更新时间:2023-10-23 16:04
物质民俗,一个民族或一定区域的社会群体,在一定生存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俗文化。是与可感可见的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工艺制作等物质文化传承相伴随的民俗事项的总称。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长期与自然的交流过程中,逐渐懂得利用自然物质为自己服务。
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的原始工具石器进行狩猎,产生了最早的物质民俗。进入新石器时代,木制、石制、骨制的生产工具相继出现。
除了采集、渔猎外,出现了原始农业生产,人工栽培水稻、黍类;用兽皮缝制衣饰,用大树制作独木舟;出现早期的居住场所;由于火的使用,陶制的生活用具出现。随着历史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经验的积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种生产活动全面展开,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物质民俗的内涵日益丰富,各国、各民族之间物质民俗的交流、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大。
物质民俗包含内容广泛,大致可分为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两大类。物质生产民俗 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民俗事项。按照不同的生产门类可分为农业民俗、狩猎民俗、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民俗和交通民俗等。
各个不同的分类物质民俗,又都大致包括3个内容:
①生产工具的制作与使用习俗。生产工具种类繁多,每一生产门类长期以来都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代代相传的传统工具,具有较为稳固的传承性。生产工具的制造,尤其是大型工具,对制造者而言是一件大事,往往要择吉日开工,祭供神灵,完工后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当制作某些特殊部件时,仪式更为隆重,如为渔船安装“船眼”和“船灵魂”。农家新置大农具,在完工时,也要以简单祭品,点烛插香,祈求上苍。或求“一年拖破”,如稻桶之类;或求“高搁千年”,如水车之类。意在望上天给予风调雨顺,年岁稔熟。在工具的使用方面,各行业都有一定的习俗惯制。如浙江西部山区,有一种靠赚脚力钱度日的挑工,所用工具是一根扁担和一个担柱、两只箩筐或麻袋,俗称松阳担。担柱底端嵌有朝下的铁锥,可插入地面,底端所挖洞孔内装三五枚铜钱以“铃啷”发声。松阳担多为结伴而行,途中每当歇力和换肩,须提醒招呼。第一人先放下担柱着地并拖一段,后面的人听见此声,便知要歇担停步,继前者拖动担柱,如此逐一相传,十数人或几十人的队伍顺利有序地一一以担柱撑托停住担子休息。担柱的特殊使用习俗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业者对生产工具都颇为尊重,甚至认为每种工具都有神灵。如船有船神,锄头有锄头神,床有床公床母等。即使一根扁担,农民也敬若神明,决不让妇女从扁担上跨过去,认为不吉利。
②生产仪式习俗。生产活动的周期有长有短,农业生产、畜牧业生产、林业生产等一年甚至数年一个循环,狩猎、手工业等可能只有几小时、数天时间。无论周期长短,每种生产活动都有一个完整程式。如狩猎活动从出行前的祭神,进入猎区后的种种行为规范,到猎取猎物后的谢神、猎物的分配等,都有约定俗成的规定(见狩猎祭);商业活动中年初迎财神、年末送财神(图1)。这种程式同生产活动紧密结合,成为物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协调人员关系、规范生产程序等都起到重要作用。
③生产技艺习俗。人们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积累起丰富的生产技艺。如水稻生产中田间管理技术、抗旱技术、抗病虫害技术,渔业生产中追踪鱼群技术、预测风浪技术,猎民发现野兽踪迹技艺、捕捉不同猎物的不同方法,商业习俗中的招徕顾客技术、买卖技巧等。各行各业都有具有自身行业特点的技艺,起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它们代代相传,成为从业人员传承和提高技能的重要手段。
指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各种习俗,贯穿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最先源于维持生活的需要,如饮食满足生存的需要,服饰满足遮身蔽体、防寒保暖的需要,巢穴房屋满足抵御风雨侵袭、防御野兽伤害的需要,器物用具扩展人体器官功能、实现增强生活能力的需要等。最初,在无意中自然形成,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主要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复杂化、等级身份的严格化、生产条件的差异,各民族生活民俗也日趋多样化,它所满足的已不仅是生理需要,同时也包含了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较高层次的需要。包括:
①民具的制作与使用习俗。包括满足居住功能的民居及社区的公用设施,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所需各种用具,满足出行需要的车、船、桥、路等。因各地、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相异,民具也呈现出区域性特点,如民居方面的窑洞、干栏式建筑、四合院、土楼(见客家土楼)等。民具的种类,大至房屋,小至绣花针,均由各种民间工匠制作。大型民具的制造,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典型的如造房子:选地基要看风水;开工前要“暖土”,祭拜土地神,请求许可动土;开工时要择良辰吉日,避开“不宜动土”的禁忌日;上梁日,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要前去庆贺,举行隆重热闹的上梁仪式。民具的使用往往服务于生活功能,与民俗生活紧密结合。如祠堂用于供奉、祭祀祖先,车船用于运载人和物,灶具用于烧饭、烧菜,针线用于缝制衣服。从表面看,民具仅是一种物质存在,但它的建造过程、式样、使用功能无不反映当地民众的民俗观念,是民俗规范下的产物。
②生活消费品的制作与消费习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服饰等,都是根据每个民族、每个社区人们的民俗观念而制作的,是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见服饰民俗)。每个民族都有具有个性特征的服饰:中国苗族妇女常服是无领满肩衣、围裙、裤子和鞋,上面饰有著名的苗绣;景颇族女子上穿黑色圆领对襟衣,上衣较短窄,多用银币制成纽扣;日本人在传统场合多穿和服。许多服饰的式样和图案与民俗信仰有关。如给小孩戴虎头帽、穿虎头鞋,希望借虎的威力保佑孩子健康成长;端午节给孩子穿上印有蛇、蝎、蜈蚣、壁虎、蜘蛛图案的“五毒衣”,寓意以毒攻毒、镇邪驱祟;汉族妇女有簪发、插花的习惯,认为簪发可以避邪,插茉莉花能驱鬼;彝族妇女戴的鸡冠帽(图2),来源于雄鸡鸣叫吓走恶魔的传说,认为戴这种帽子可以避邪,缀饰帽上的大小银泡,则是头顶月亮星星的象征,以示光明永在、幸福长存。
③生活习惯。人们生活习惯的形成总与一定的物质基础相联系,不同的自然条件、生产方式,都会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惯。以饮食习俗为例,中国北方地区主要种植麦类,以面食为主食,喜欢用面粉做成馒头、包子、饺子、面条;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以米饭为主食,喜欢用米制成糕饼、汤圆、米粉等,用米制成的糕点品种繁多,“一年四季糕不同,每逢佳节尝新糕”。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则将炒熟的青稞面和豌豆面掺和做成糌粑,拌以酥油茶食用。酥油含热量高,很适宜高原山区耐寒的需要。除了主食不同,各地的口味也不同,中国民间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江南地区偏好甜食,菜多甜味;北方地区口味偏咸;山东、苏北等地,辣椒、大蒜常是水洗一下就生吃;西南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喜酸,常吃酸菜,鱼肉也要腌得酸酸的才觉好吃。中国有京、鲁、苏、川、湘、粤、徽、闽等菜系,每种菜系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和名菜。另如韩国的泡菜、日本的寿司等,都是在本民族的饮食习俗基础上形成的(见饮食民俗)。
早期民俗学分类中,曾将物质民俗排斥在外。后来发现,即使如民居、农具等纯物质的物品上,也同样凝聚着民俗观念,作为一种民俗物而存在。如渔船上的“船眼睛”和“船灵魂”,并不仅仅是船的一个简单构件,不仅在制作过程中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而且表达了渔民祈求丰收和安全的心愿。中国东南沿海渔船桅顶上的“乌鸦旗”,长3尺左右,前半部分是用樟木精雕而成的彩色凤凰头,后半部分是块红布,前后两部分用两条竹篾连接固定,一根铁棒自上而下贯穿凤头钉在桅顶。航行时旗悬高桅,随风旋转,指示风向。表面上看仅是风向旗,实质上积淀了鸟信仰的精神内涵和集体记忆。民俗学界逐渐打破了英国学派对民俗的狭隘定义,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的民俗学界纷纷将物质民俗列为民俗学的重要门类。在中国物质民俗的重要性渐渐成为共识,已有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莫高,吴华.汉族民间衣食住行风俗.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