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6 09:06

牲,汉语一级字,读作牲(shēng),本义指古代供祭祀用的全牛。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牲shēng

⒈ 家畜:牲口。牲灵。牲畜。

⒉ 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献牲。

基本词义

◎ 牲 shēng

〈名〉

(1) (形声。从牛,从生。本义:古代供祭祀用的全牛)

(2) 同本义 [cattle sacrifice]

牲,牛完全也。——《说文》。按,牛完全当为字之训。

全曰牲,伤曰牛。——《谷梁传·哀公元年》

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是牲者,祭祀之牛也。——《周礼·庖人》注

用大牲。——《易·萃》。郑注:“大牲,牛也。”

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左传·僖公三十一年》

(3) 又如:牲体(古时祭祀用的牺牲的躯体);牲礼(祭祀时的用牲之礼);牲玉(供祭祀用的牺牲和玉器);牲事(古代祭祀中有关准备牺牲的事)

(4) 泛指供祭祀、盟誓及食用的家畜,包括牛、羊、豕、马、犬、鸡等 [animal sacrifice;livestock]

掌牧六牲。——《周礼·牧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左传·庄公十年》

(5) 又如:牲犊(古代诸侯向天子供膳的小牛);牲饩(所献赠的活的牛羊豕);牲醪(牲体);牲头(祭祀用的牲畜之头);牲糈(祭祀用的牲畜和精米);牲币(牺牲和币帛);牲号(牺牲的名号)

(6) 指野生动物 [ wild animal]

是故为礼以奉之: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7) 通“腥”。生的肉食 [flesh]

凡诸侯之礼,上公五积…鼎簋十有二,牲三十有六,皆陈。——《周礼·掌客》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所庚切《集韵》《韵会》《正韵》师庚切,𠀤音生。《说文》牛全完。从牛,生声。《易·萃卦》用大牲吉。《书·微子》今殷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用。《传》色纯白曰牺,体完曰牷,牛羊豕曰牲,器实曰用。《疏》经传多言三牲,知牲是牛羊豕也。《周礼·天官·膳夫》膳用六牲。《注》马牛羊豕犬鸡也。

又《庖人注》六畜,六牲也。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春秋·僖三十一年》四卜郊,不从,乃免牲。《左传》牛卜日曰牲。《注》即得吉日,则牛改名曰牲。

又叶仓经切。《班固·东都赋》荐三牺,效五牲。礼神祇,怀百灵。◎按周礼秋官典客云:上公牲三十有六。注云:牲当为腥,声之误也。释文依注音星,盖周礼本当作腥,误作牲。郑注明言其误。正韵引此,另音星,非是。

方言集汇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ang1 sen1 [梅县腔] sang1 sen1 [海陆丰腔] sang1 sen1 [东莞腔] sang1 [沙头角腔] sang1 [宝安腔] sang1 [陆丰腔] se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g1 sen1 [客英字典] sang1 sen1

粤语:saang1 sang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