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7 17:37
特发性黄斑部前膜(IMEM)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增生性疾病,表现为黄斑部视网膜前膜形成及其收缩导致的继发性改变。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有缓慢进展的视功能损害。特发性黄斑部前膜与各种眼部病变无关。从病程上讲,特发性黄斑部前膜一般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当突然的视物变形或视力下降等症状出现后,90%以上的患者视力开始稳定。少数呈进行性发展,视力严重下降。
发病原因不详。根据临床和细胞学研究,原发性黄斑前膜的形成主要与玻璃体后脱离和来自视网膜的细胞向黄斑区迁移积聚有关。
1.症状
特发性黄斑部前膜的常见症状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小、视物变形和单眼复视。疾病早期可无症状。当黄斑前膜影响到黄斑中心凹时可出现视力改变,通常为轻度或中度下降,很少低于0.1,当出现黄斑部水肿皱褶时,可引起明显的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Amsler方格表可查出视物变形。当发生玻璃体完全后脱离、黄斑前膜与视网膜分离时,症状可以自行缓解,视力恢复。
2.体征
特发性黄斑部前膜的眼部改变主要在眼底黄斑部。多数病例伴有玻璃体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后脱离。此外,特发性黄斑部前膜多发生于老龄人群,常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或晶状体核硬化。
1.FFA检查
FFA能清晰地显示黄斑区毛细血管拱环的形态,病变小血管的变形、扭曲现象,以及来自病变区域的异常强荧光、荧光遮蔽或点状、不规则状的荧光渗漏。
2.OCT检查
OCT检查对特发性黄斑部前膜的观察非常直观、确切,显示率达到90%以上,可以诊断菲薄的透明黄斑前膜,提供黄斑前膜及其深部的视网膜切面特征,分析黄斑前膜的位置、形态、厚度及与视网膜玻璃体的关系确定是否存在黄斑囊样水肿、全层孔、板层孔或假性黄斑裂孔以及是否存在黄斑区浅脱离。
3.视野检查
视野检查作为一种心理物理学检查方法,通过对黄斑阈值的测定,可以较准确地反映黄斑部疾病的早期改变利用自动视野计,可以根据黄斑病变范围进行相应的区域性光敏感度分析。早期特发性黄斑部前膜可无视野异常,晚期的视野改变多数为不同程度的光敏感度下降。利用光敏感度及光阈值的波动,可以对特发性黄斑部前膜的病程进展及手术效果进行视功能评价。
4.视觉电生理检查
测定黄斑功能常选用的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明视视网膜电图暗视红光和明视红光视网膜电图、闪烁光视网膜电图局部黄斑视网膜电图、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视觉诱发电位等。其中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具有客观、准确定位、定量的特点能够更加精确、敏感、快速地测定后极部视网膜23°范围内的视功能。特发性黄斑部前膜对视网膜电活动影响不大,早期的视觉电生理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晚期局部黄斑视网膜电图和多焦视网膜电图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幅降低。被认为可能与黄斑前膜对视网膜组织的牵拉,造成视锥细胞的排列方向发生改变以及屈光间质透明度下降等有关。这两项检查作为评价视功能的客观和较敏感的指标,对分析病情进展和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
根据眼底改变及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以明确诊断。
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特发性黄斑部前膜的手术治疗并无统一标准。手术与否取决于患者症状视力下降程度、视力要求、是否伴随眼部其他疾病、年龄以及对侧眼情况等。以下几种情况可考虑手术:
1.视力在0.1或以下,不伴随永久性黄斑损害。
2.视力0.4以上,但有严重的复视、视物变形等症状。
3.视力较好,但荧光造影显示已有荧光素渗漏或黄斑部水肿。
4.视网膜脱离术后的黄斑前膜应待其稳定,无活动性收缩后方可手术。
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部前膜的预后一般较好,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术前已经存在的黄斑不可逆损害、明显的视力下降和(或)视物变形等症状的出现及持续时间、是否存在黄斑囊样水肿膜的厚度、膜的形态特征、手术过程中有无损伤、膜的残留程度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