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

更新时间:2024-10-11 21:13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又名特应性湿疹,曾被称为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根据是否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可将特应性皮炎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两种。其中,单纯型特应性皮炎仅表现为皮炎,又可分为内源型和外源型。目前,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近30余年全球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发展中国家患病率明显增加,可能与城市化、工业化有关。

分型

根据是否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可将特应性皮炎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两种。

仅表现为皮炎。又可分为内源型和外源型,外源型患者有血清总IgE升高、特异性IgE水平升高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而内源型上述变化不明显或无变化。内源型特应性皮炎容易漏诊,应引起重视。

除了有皮炎的表现外,还合并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等。

特应性皮炎按照年龄段的表现不同,还可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以及老年期。其中,婴儿期多呈现急性或亚急性湿疹状,儿童期、青少年与成人期则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状。

病因

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环境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异常有关。

发病原因

患者通常有特应性疾病家族史,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有研究显示,父母一方有AD者,子女出生后3个月内发病率可达25%以上,2岁内发病率可达50%以上;如果父母双方均有特应性疾病史,其子女发病率高达79%。

特应性皮炎患者免疫异常,表现为血清IgE水平增高、外周血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等。

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可引起皮肤通透性增加和经表皮水分丢失增多,导致皮肤干燥、脱屑,并且变应原、病原体容易经皮肤进入人体,从而诱发或加重免疫和炎症。

诱发因素

变应原

季节

大多数患者受季节影响,一般夏季改善而冬季剧增。

温度变化

冷、热及环境气候的急剧变化,及突然大量出汗也可为恶化或诱发因素。

不良情绪

如紧张、焦虑、抑郁等,可诱发或加重特应性皮炎。

发病机制

特应性皮炎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变应原(又称过敏原)进入人体和微生物在皮肤定植(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马拉色菌),导致皮肤免疫异常反应和炎症,引发皮疹和瘙痒,搔抓和过度洗涤等不良刺激可进一步加重皮肤炎症。

流行病学

特应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已成为全球一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 1~7 岁儿童患病率达 12.94%,1~12月婴儿患病率更是高达 30.48%。

特应性皮炎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死亡,目前暂无死亡率方面的统计数据。

本病通常初发于婴幼儿期,1岁前发病者约占全部患者的50%,近30余年全球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发展中国家患病率明显增加,可能与城市化、工业化有关。该病呈慢性病程,部分患者病情可以迁延到成年,但也有成年发病者。

症状

不同个体的特应性皮炎的症状有很大的差异,最基本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炎和剧烈瘙痒。

好发于手、手腕、脚、脚踝、颈部、躯干、眼睑、肘窝和腘窝(即肘部和膝盖的弯曲处),以及婴儿的面部和头皮。

典型症状

特应性皮炎在不同的年龄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可分为三期:

又称“婴儿湿疹”,首先在面颊部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密集成片,皮损呈多形性,境界不清,搔抓、摩擦后很快形成糜烂、渗出和结痂等。

皮损可迅速扩展到头皮、额头、颈部、四肢等。瘙痒剧烈,常引起婴儿哭闹、睡眠不安。病情时轻时重,一般可在2年内逐渐好转、痊愈。

可由婴儿期发展而来或直接发病,皮损多发生在肘窝、腘窝、腕屈侧(指腕部手背那一面),也可见于颈部、面部及眼睑。皮损呈暗红色,渗出较婴儿期轻,常伴有抓痕,久之形成苔藓样变,若瘙痒仍很剧烈,可形成“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

可由儿童期发展而来或直接发病,好发于肘窝、腘窝、颈前等,也可见于躯干、四肢、面部、眼睑。皮损常表现为局限性苔藓样变,有时呈急性、亚急性湿疹样改变,部分患者皮损表现为泛发性干燥丘疹。瘙痒剧烈,皮损周围可见抓痕、血痂、鳞屑、色素沉着等。

伴随症状

皮肤表面粗糙,有细屑及皲裂

较常见,表现为手掌、足底纹理粗乱。

用钝器在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用适当的压力划过,15秒后出现血管收缩反应而呈现出白色的划痕。一般在皮损部位或下肢容易出现。

指在眉的外半侧眉毛稀少或缺失,可能与摩擦、搔抓有关。

指双眼下眼睑下方的皱褶,偶也见于单侧。可能与眼睑皮炎有关。

指眼周有棕色或灰色阴影,可能由于结膜炎或眼睑皮炎,瘙痒搔抓等因素造成的炎症性色素沉着。

某些特应性皮炎患者可出现额部及颞部发际变低。

就医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就医时,医生可能询问以下问题:

医生会根据病史、家族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全面体检进行诊断,必要时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过敏原特异性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及斑贴试验等检测。

就诊科室

特应性皮炎首诊科室为皮肤科;也可到变态反应科(过敏科)进行相应的检查。

诊断标准

目前常用的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有Hanifin-Rajka标准、Williams标准和中国标准(张氏标准)。现在国内多用“中国标准”,相对于其他的诊断标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有很大提高。

张氏中国成人/青少年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如下:

符合第1条,加第2条或第3条中的任何一条,即可诊断特应性皮炎。

需要排除接触性皮炎、Wiskott-Aldrick 综合征、高IgE综合征、淋巴瘤等疾病。接下来,医生会观察皮损分布的范围、大小、颜色等,作出初步诊断。医生还可能建议行血液学检查、过敏原检测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关检查

血清IgE水平常增高,但未必每个特应性皮炎患者的IgE都高,约20%成年患者的IgE正常甚至较低。皮炎的严重程度和IgE水平无明显关系,皮炎缓解时IgE常不下降。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包括斑贴试验或点刺试验,阳性者有助于确定特异性触发因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过敏原皮肤试验阳性不能证明某一种特殊食物或吸入性过敏原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有临床意义,而仅表明该过敏原致敏,过敏原皮肤试验阴性有助于排除过敏性触发因素。

鉴别诊断

皮损为苔藓样变及多角形扁平丘疹,无个人和家族遗传过敏史,无特殊的皮损发生与发展规律,无血清和皮肤点刺试验的异常发现。

皮肤或黏膜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

湿疹的皮肤损害与特应性皮炎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湿疹的发病部位并不一定,常无家族史。

常见于出生后不久的婴儿,头皮局部或全部有灰黄色或棕黄色油腻状鳞屑覆盖,有时可累及眉区、鼻唇沟、耳后等处,瘙痒较轻。无遗传过敏性家族史。

治疗

特应性皮炎是慢性、复发性疾病,治疗原则是恢复皮肤正常的屏障功能,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寻找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多采用外用药物,如果涂抹外用药无效或临床症状较严重者,医生可能会开一些口服药物或建议物理治疗。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外用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及患者年龄选择药物。

1、糖皮质激素:特应性皮炎治疗的一线药物。

2、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用于面颈部及其他薄嫩部位,长期使用安全性较好。少数患者使用他克莫司软膏会有一过性局部刺激症状和灼热感。

3、抗生素:如莫匹罗星、夫西地酸软膏,可减少细菌和真菌定植,避免加重局部炎症。

4、其他外用药物:

口服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当瘙痒严重且影响睡眠时,可考虑抗组胺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咪唑司汀、依巴斯汀等。

2、抗生素:继发细菌感染或病情严重者,可系统使用抗生素,如红霉素族、四环素族或喹诺酮类抗菌素。尽量少用易致过敏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磺胺类等。

3、抗病毒药物:继发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医生会给予抗病毒治疗。

4、糖皮质激素:尽量不用或少用,病情严重者可采用中小剂量短期用药,好转后及时逐渐减量直至停药,避免长期使用引起不良反应或停药太快引起病情反跳。

5、免疫抑制剂:对于病情严重,外用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法控制的患者,可选用环孢素、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

应用免疫抑制剂时必须注意适应证和禁忌证,并且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6、其他口服药物:甘草酸制剂、钙剂和益生菌可作为辅助治疗。

手术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可有效改善皮损,一般采用窄波UVB(NB-UVB)和UVA-1治疗,12岁以下患儿慎用。紫外线治疗有良好安全性。

治疗进展

近年来欧美有报告称使用抗IL-4和IL-13单克隆抗体dupilumab治疗难治性特应性皮炎获得成功。

预后

治愈性

特应性皮炎多跟遗传因素相关,目前暂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是通过科学规范的资料,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症状可以完全消退或显著改善,患者可以正常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儿童病情会逐渐减轻,皮疹可完全消退。

严重性

特应性皮炎病程长、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一般无生命危险。但是可能有严重并发症。多数患儿在2岁内可逐渐缓解,少数可持续进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儿童期患病者可迁延至成人期或暂时痊愈,但可复发。

并发症

多数患者皮损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可引起毛囊炎淋巴结肿大。

患者常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可并发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

预防及日常护理

预防

日常护理

患者日常须遵医嘱坚持用药,确保剂量、疗程足够,同时注意皮肤的保湿,减轻皮肤的干燥。避免食用易产生过敏的食物,远离使皮肤恶化的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家庭护理

沐浴:有助于清除或减少表皮污垢和微生物,在适宜的水温(32~40℃)下沐浴,每日1次或2次,每次10~15min。建议使用低敏无刺激的洁肤用品,其pH值最好接近皮肤正常生理(pH约为6)。

外用润肤剂:有助于恢复皮肤屏障功能。润肤剂不仅能阻止水分蒸发,还能修复受损的皮肤,减弱外源性不良因素的刺激,从而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和严重度。每日至少使用2次亲水性基质的润肤剂,沐浴后应该立即使用保湿剂、润肤剂,患者需选用合适自己的润肤剂。

特应性皮炎会使患者感到紧张、沮丧或尴尬,尤其是青少年和年轻人。瘙痒严重者会扰乱睡眠,甚至导致抑郁。家属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且遵医嘱正确选取和使用外用药物和口服药,不随意停药或减药。

注意事项

日常监测指标

患者应密切观察与疾病相关的症状,特别在是接触一些新的可能的致敏源之后。已经出现干燥、瘙痒、皮疹的患者应关注患处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发展史

1933年,Fred Wise和Marion Sulzberger在整理湿疹这组疾病时,将婴儿湿疹起病,局限于面部和弯曲褶皱等区域,并有特应性疾病家族史的疾病称为特应性皮炎。由此,特应性皮炎与神经性皮炎、瘙痒类疾病区分开来。

随着1967年免疫球蛋白E(IgE)被发现,1978年证明了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血清IgE水平升高,我们对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认识。1980年,Hanifin和Rajka提出了第一套被广泛使用的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特应性皮炎的诊断得以标准化。

尽管古代就有特应性皮炎症状的描述,但大部分研究进展发生在20世纪以来,近年来关于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药物的研发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会有更精准更有效的AD治疗方法。

研究进展

2021年9月4日,在北京启动的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长期综合管理项目,通过建立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长期综合管理示范中心,开展学术交流,设立特应性皮炎长期疾病管理平台,提升医生和患者对 AD 疾病主动预防、长期管理的意识。

2023年,一篇发表于国际著名SCI杂志《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的综述提到,间充质干细胞独特的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特性,使其成为免疫相关疾病(如特应性皮炎)的潜在替代疗法。

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陈文教授介绍了由他团队开展的《中国特应性皮炎及2型炎症性疾病儿童患者与照顾者疾病负担研究》结果。调查显示,我国2型炎症患儿因相关疾病导致的人均医疗费用为11,931.28 元 / (人·年),人均医疗费用约为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

2024年5月14 日,《特应性皮炎治疗药物应用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发布。

参考来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