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科

更新时间:2022-05-08 15:11

犀科(学名:Rhinocerotidae):是哺乳纲、奇蹄目的一科动物。有4属5种。体长2.2-4.3米,肩高1.0-2.1米;体重500-3600千克。分双角和独角两种类型。所有的犀类基本上是腿短、体粗壮笨拙,皮厚粗糙。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物种学史

犀牛在地质时代中的第三纪时已在全球广泛地分布。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犀牛化石是在始新世(距今5500-3600万年前)早期的地层中挖掘出来的,此种犀牛的祖先与现代类的大小差不多,犀牛祖先之一森林犀牛在欧洲曾广泛存在过,个体很小且善于奔跑。

体型大的犀牛在渐新世(约距今3600-2500万年前)出现,其中包括当时最大陆生动物——巨犀,它体格健壮、高大,腿长,颈也比现代犀牛长一些,体长约8米,身高5米。巨犀在中国最早出现在渐新世早期,至中新世初期就已经全部灭绝了,生存了约3300多万年。现代在亚洲的苏门达腊犀牛的祖先也是在渐新世出现的。

中新世(距今2500万-1200万年前)的后期,出现了独角犀牛的祖先。独角犀牛仅存爪哇犀牛和印度犀牛,均分布在亚洲。在中新世以后出现的犀牛体型与现代犀牛相接近。其中有下唇比上唇略大些的大唇犀,下颌有两颗大牙向前伸出,生活在沼泽地带,以水中的植物为食。

上新世后期(约300万年前),双角犀牛出现。而现今的双角犀牛有苏门达腊犀牛、白犀牛黑犀牛

第四纪(180万年前起)时期人类已经出现,早期的犀牛以板齿犀披毛犀为代表。板齿犀个体巨大,5米长,身披厚甲,在额部生有大角,约2米长,牙齿的齿冠高,呈方柱状,草地上生活,更新世时期在中国华北的及欧洲等地曾有板齿犀生活;披毛犀和猛犸象外形相似,巨大的身体及长着粗毛的厚皮可以抵御寒冷,长鼻上有一对巨角,前面一支最长可达1米,生活在寒冷地带。这两种犀类先后在不同的时期都已经灭绝了。

形态特征

犀科是最大的奇蹄目动物,分双角和独角两种类型,白犀、黑犀、苏门答拉犀为双角。印度犀和爪哇犀为独角。也是仅次于大象体型的陆地动物。

所有的犀类基本上是腿短、体粗壮。体肥笨拙,体长2.2-4.3米,肩高1.1-2米;体重500-3600千克,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除耳尖及耳缘外,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其中白犀牛的颜色较淡。犀牛的身体就像一个大盔甲。灰色或棕色为多。现存犀牛的特征是蹄有3短趾,趾尖有宽而钝的趾甲。前脚和后脚都有3个趾头。

栖息环境

犀牛在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都有分布。多数生存于开阔的草地﹐稀树草原﹐灌木林或沼泽地﹐其中苏门答腊犀牛只能在森林深处找到。黑犀栖息于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地区。

生活习性

生活区域从不脱离水源。食性因种类而异,以草类为主,或以树叶、嫩枝、野果、地衣等为食物。喜爱在泥塘中打滚,可保持凉爽干燥、驱虫。晨昏等凉爽时段活动。它们会以撒尿及散布粪便的方式来标识自己的领域,在争夺领域时,会互相用角攻击。

犀牛视觉差﹐但嗅觉与听觉灵敏。多独居﹐个体之间很少接触﹐只有白犀牛以约10只的数目群居。犀牛大多性格温顺,多数时候都会避开人类﹐但在交配季节,雄犀牛稍受刺激就会攻击任何目标﹐包括人类。黑犀牛也比较暴躁,会主动攻击任何陌生的气味或声音。犀牛奔跑速度都很快﹐即使在荆棘中时速也可达到45公里/小时。

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哥拉、孟加拉、博茨瓦纳、文莱布鲁萨兰、布隆迪、中非、乍得、刚果共和国、厄立特里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马拉维、马来西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卢旺达、索马里、南非、南苏丹、斯威士兰、乌干达、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犀科动物在第三纪时化石分布很广泛,在很多地区有发现,现代仅存留在南亚、东南亚及非洲。如印度犀,产在印度,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森林中也曾发现过。

中国:爪哇犀和苏门答腊犀曾经在中国有分布,中国境内已灭绝。

世界:现存犀科的4属5种,所有5种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亚洲的温暖区域。

黑犀有三个亚种,分布在东非和南部非洲国家,包括纳米比亚,安哥拉,博茨瓦纳,南非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到南非北部都有分布。

白犀分为两个亚种,北方亚种只剩4个人工圈养个体;南方亚种则主要分布在南非。

爪哇犀现分布于印尼的爪哇岛,曾经广布于马来半岛和孟加拉、泰国、老挝、中国等地。

苏门答拉犀曾经广布于东南亚,现代只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腊。

印度犀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

繁殖方式

野生

雌犀3-4岁成熟,雄犀7-9岁成熟。每产1仔,2月底至4月底出生。母兽妊娠期18-19个月。寿命30-50年。幼犀每天可增重2公斤,约两岁断乳。

人工

中国:近年来许多城市动物园野生动物园都引进了一定数量的白犀牛作为观赏之用。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于2001年6月由南非引进6只白犀,并成功繁育后代。

大连森林动物园已饲养3只犀牛10年。

海南三亚的白犀养殖场,曾经养殖一百多只犀牛。

深圳野生动物园里也有饲养白犀。

云南野生动物园也有饲养。

下属分类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8年 ver 3.1。

极危(CR)——3种;近危(NT)——1种;易危(VU)——1种。

全部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种群现状

犀科是一个繁盛的古老类群的孑遗,在现存的犀类中,分布在亚洲的犀牛,已经濒临绝种。其中以爪哇犀牛的数目最少﹐约50头左右﹔犀牛体型粗壮,有一个或两个角,是强有力的武器,在自然界没有天敌,但是犀牛却因为犀牛角的装饰和药用价值而被人类大量捕杀,使犀牛处于灭绝的边缘。虽然世界各国政府已经对它们采取了严格的保护,但是偷猎现象依然常有发生。

黑犀:曾经数量巨大,20世纪前半期数量在85万只左右,1960-1995年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随后在某些国家有稳步增长,到2010年12月,黑犀数量约为4,880只。

白犀: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野外共有20,170只,截止到2008年12月共有750只圈养个体。

苏门答腊犀:野生种群数量大概200只左右,另有20多只圈养个体生活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美国,种群处于下降趋势。

爪哇犀种群整体数量大约50只,且无圈养个体存在,越南野外2010年已经灭绝。

印度犀:2007年5月估计数量为2,575只,其中尼泊尔378只,印度2,200只。种群呈上升趋势。

截止到2012年3月20日,南非有关官员表示,已有135只犀牛被偷猎,这个数字已达到了2011年被盗猎犀牛数量的三分之一。

2007年南非境内有13只犀牛被猎杀,2008年猛增至83只,2009年更增至122只,2010年有333只犀牛在南非被杀害。

201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际犀牛基金会发布报告,称越南最后一只爪哇犀牛在2010年遭偷猎者猎杀。

2011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告非洲西部黑犀牛于11月10日灭绝。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