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复孔绦虫

更新时间:2022-08-26 11:21

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Linnaeuss,),是双壳科圆叶目的一种寄生虫。它们是犬和猫的常见寄生虫。偶可感染人体,引起复孔绦虫病。 成虫为小型绦虫,长10-15cm,宽0.3-0.4cm,约有200个节片。头节近似菱形,横径约0.4mm,具有4个吸盘和1个发达的、呈棒状且可伸缩的顶突,其上有约60个玫瑰刺状的小钩,常排成4圈(1-7圈),小钩数和圈数可因虫龄和顶突受损伤程度不同而异。

形态和生活史

颈部细而短,近颈部的幼节较小,外形短而宽,往后节片渐大并接近方形,成节和孕节为长方形。每个节片都具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两套、呈两侧对称排列。两个生殖腔孔对称地分列于节片两侧缘的近中部。成节有睾丸100-200个,各经输出管、输精管通入左右两个贮精囊,开口于生殖腔。卵巢两个,位于两侧生殖腔后内侧,靠近排泄管,每个卵巢后方各有一个呈分叶状的卵黄腺。孕节子宫呈网状,内含若干个储卵囊,每个储卵囊内含20-40个虫卵。虫卵圆球形,直径35-50μm,具两层薄的卵壳,内含一个六钩蚴。

成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内,孕节单独或数节相连地从链体脱落,常自动逸出宿主肛门或随粪便排出并沿地面蠕动。犬栉首蚤、猫栉首蚤和致痒蚤是重要的中间宿主,当节片破裂后虫卵散出,如被中间宿主蚤类的幼虫食人,则在其肠内孵出六钩蚴,然后钻过肠壁,进入血腔内发育。约在感染后30天,当蚤幼虫经蛹羽化为成虫时,六钩蚴也发育成似囊尾蚴。一个蚤体内的似囊尾蚴可多达50余个,被感染的蚤活动迟缓,当犬、猫舔毛时将其食人而感染。病蚤中的似囊尾蚴在其小肠内释出,经2-3周发育为成虫。人体感染常因与猫、犬接触时误食病蚤引起。犬栉首蚤、猫栉首蚤和致痒蚤是重要的中间宿主。

致病与诊断

犬复孔绦虫成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内,人多因误食含似囊尾蚴的病蚤而感染,患者多为婴幼儿。人体感染后临床表现主要与感染的数量有关。一般可无明显症状,感染严重者尤其是儿童可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间或有腹痛、腹泻,因孕节自动从肛门逸出而引起肛门瘙痒烦躁不安等。诊断主要依靠粪便检查,发现虫卵或孕节即可确诊。

流行与防治

犬复孔绦虫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地。犬和猫的感染率很高,狐和狼等也有感染;但人体复孔绦虫病比较少见。全世界至今报道仅200例左右。患者多为9个月-2岁的婴幼儿。

我国仅有数例报告,散在北京、辽宁、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除2例为成人外,其余均为9个月~2岁的婴幼儿,这可能是因为儿童与犬、猫接触机会较多的缘故。

防治措施同膜壳绦虫,即注意治疗患者,灭蚤和讲究卫生。家庭饲养犬、猫的尤应注意定期给动物灭蚤和驱虫,以防人体受感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