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7 17:17
吴川状元坊,原来是清代状元林召棠的故里,吴川著名景点。
吴川状元坊,原来是清代状元林召棠的故里。林召棠是广东的三个状元之一。也许是“名人效应”的缘故,180年来,当地人都把林召棠作为人文文化的“根”保全下来了。状元坊虽然劫难重重,但是林召棠的好学精神和高尚品格却永远埋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霞街人意识到“状元坊”是粤西人文文化的一块瑰宝,便自觉集资把它重新装点起来,使之成为吴川市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旅游景点。 一进入霞街村,大门牌坊便跃出“状元”两个红字。据说,这两个坚实有力的传统楷书,是当年林召棠亲笔所书。 一百多年来,粤西各地关于林召棠中状的传说,版本不一。一说:他中状后,传胪(殿试后宣读皇帝诏命唱名叫传胪)那天,因过分激动,传胪官开始唱名“广东省高州府——”林召棠即时心跳加速,血撞脑门,竟没有听到后面“林召棠”三个字。唱胪官唱完名,林召棠还在那里傻等,多亏主考官大声叫他上前谢恩,他才回过神来,迟了一步才叩拜皇上,几乎犯了欺君之罪。在旁的主考官为其辩解说:“此乃重听”,这就成了“废状元”的话柄。另一说:林召棠不懂得北京话,传胪叫他的名字,也不知晓,以致不及应答,后来便把他作聋子看待,斥为“废状元”……这些都是孩提时听到的传说。但传说终归是传说,往往与事实是大相径庭的。
林召棠(1785—1872),字爱封,号芾南,吴川霞街人。出身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叫林泰雯,乾隆时,两次乡试均中副榜,在当地文人中甚有名气。林召棠是他的长子,幼承庭训,聪明好学。18岁便考上秀才,被称为“海滨俊才”,28岁拔贡士,31岁中举,道光三年(1823)成进士,进而状元及第。道光皇帝审阅了他的试卷后,批其卷曰:“今科得一佳士,一字笔误偏旁,非关学问”。皇帝阅卷时,看出林召棠写“本”字时,中间一竖因提笔较快而带出了一个小钩。历来科举考试,因笔误而落榜者不乏其人。这是道光皇帝网开一面,格外施恩的一次。随后,即授职翰林院修撰。这是高州府破天荒的事情。当时吴川属高州府管辖,所以林召棠中状便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林召棠在翰林院工作达8年之久,到道光十一年调任陕甘正考官。道光十二年以奉母为由,辞官归故里。次年,两广总督卢厚生邀请他担任端溪书院院长兼主讲,一干就是15年,培育出顺德罗 衍、高要冯誉骥、信宜刘汝新、梁巍等一批优秀人才。正如状元坊楹联写的:“召伯甘棠长留遗爱;公门桃李蔚起英才”。到了59岁,因母亲去世而离开教席回家,“遂杜门不出,筑寄庐于金莲庵……结茅布石,杂莳花木,携童策杖,徜徉林霭间……观书临帖,意态超然”(见《高雷文献专辑》)直到同治十一年(1872)辞世,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