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超白

更新时间:2024-05-23 15:22

狄超白(1910年4月17日—1977年11月7日),生于江苏溧阳,原名狄幽青,又名狄操诚,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前是《政治经济学辞典》编辑部负责人。

人物经历

1910年4月17日,狄超白出生于江苏溧阳。

1930年,毕业于苏州中学;同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政治系。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任中共溧阳县特别支部书记;3月,被捕入狱。

1934年7月,被营救保释出狱。

1935年—1937年,在南京从事救亡运动。

1938年—1939年,任安徽省抗敌动员委员会宣传部长。

1940年1月,转移到重庆,从事文化宣传和统战工作。

1941年—1944年,任中共桂林文委书记。

1946年,任中共香港工作委员会学术小组组长。

1947年,任香港达德学院教授。

1949年3月,任中央财政经济部统计处处长。

1953年,任国家统计局综合处处长,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

1953年—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总支书记。

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代理所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6年,遴选为经济学副博士研究生导师。

1958年,遭受错误处分,被开除党籍。

1977年,任《政治经济学辞典》编辑部负责人;11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1978年8月,被中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总支恢复党籍,撤消处分。

1986年6月,被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彻底平反。

2010年1月,入选广东经济出版社“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之一。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纪50年代,狄超白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就过渡时期的经济方针政策和经济规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性的研究。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主要的表现在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性,就是因为它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一部分人的剥削利益,也不是为了脱离现实的唯心主义的所谓“崇高理想”,而是为了全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才能发挥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才能使生产和消费之间不会产生对抗性的矛盾,才能以其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发展速度在竞赛中战胜资本主义并限制其活动范围,改造其企业而最后达到消灭资本主义。

狄超白对中国农村社会问题也有研究。他认为,要解决中国土地问题,既不能走欧美各国所走的白由资本主义道路,又不能立即像苏联那样走社会主义道路,要走“耕者有其田”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改革道路。他主张政府要鼓励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集体化道路,对合作农场、集体农场予以积极支持,给予优惠贷款,优先借给各种工具和原料,优先向合作农场订购农产品,限制个体生产扩张,形成对富农、地主竞争优势,使合作经营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导形式。

在关于中国过渡时期经济规律的讨论中,狄超白进行了系统的论证。他指出:一、过渡时期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谁战胜谁的时期;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国营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基本的运动规律;三、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逐渐缩小,然而它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对立的、始终进行斗争的经济成分。“剩余价值规律是导致资本主义生长发展的规律也是导致资本主义没落死亡的规律,它与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一同存在”;四、个体经济是自己占有生产资料并以自己的劳动力为主而进行生产的小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是调节依靠商品交换实现劳动价值而进行单纯再生产的小商品经济的规律;五、“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成分与资本主义成分相互结合具有过渡性质的经济形态”。“资本家愿意接受各种合作形式,是资本家在斗争中认识到:这样做才能够生存,并且不违背剩余价值规律的要求”;六、“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经济,是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相结合的经济形态。由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部分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技术基础较低的生产力性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范围受着集体所有制的范围的限制,也受着物质基础较落后的限制。社会主义工业化才是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决定意义的步骤”;七、“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改造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步骤和方法。能够体现出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前途的,只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狄超白编著的著作有《中国土地问题讲话》《战后中国农民问题》《政治经济学讲话》《中国土地问题》《经济学讲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论城乡关系》《新中国的合作社》等。

人才培养

狄超白在北京大学经济系兼课期间,授课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结构谨严,层次井然,讲理论不失之浮泛,谈实际不流于芜杂。他虽然是来校兼课,却每堂必到,而且分秒不爽。狄超白不仅在课堂上循循善诱,而且在课外也给同学予以帮助。北京大学经济系师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到中财委统计处去实习,他就和统计处里正式工作的同志一样地对待。在进行保密教育的同时放手让他们阅读资料(包括应该看的绝密资料)和整理统计资料参加有关的会议。对于实习人员中的共产党员,还让他们参加党内有关会议。

狄超白在香港达德学院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概况”“合作经济”等课程;在北京大学经济系任教期间,开设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课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狄超白的妻子的名字是何兆铃。

人物评价

“狄超白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践行者。他是学者,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大众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进行理论总结。他也是革命家,在革命活动中努力团结各种进步力量积极抗日,在解放战争中揭露国民党政府经济政策的剥削性和腐朽性。他一生孜孜不倦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探求解答中国现实的经济问题,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中国社会科学报》评)

“狄超白对于创建中国第一个经济研究机构和发展新中国经济研究工作,投入了很多的心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