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8 14:57
狗尾草属(学名:Beauv. Ess. Agrost.)是禾本科下一个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圆锥花序顶生,圆柱状或疏展呈塔状,小穗无芒,有1-2小花,全部或部分小穗托以1至数枚刚毛,脱落于极短而呈杯状的小穗柄上,刚毛宿存,第一颖卵形或圆形,比小穗短1/4至1/2,第二颖约与小穗等长,第一小花雄性或中性,外稃与第二颖同质,第二小花两性,外稃革质,平滑或有皱纹。约140种,分布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约17种,分布甚广。最常见的有狗尾草S. viridis (L.)Beauv.,金色狗尾草S.glauca(L. )Beauv. 和粽叶狗尾草S. palmifolia(Willd. )Stapf等,茎叶可作饲料;粟(小米)S. italica(L. )Beauv. 为我国很早就栽培的一种粮食作物,有很多品种和品系。
狗尾草,一年生草本。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100cm,基部径达3-7mm。叶鞘松弛,边缘具较径的密绵毛状纤毛;叶舌极短,边缘有纤毛;叶片扁平,长三角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钝圆形,几成栽状或渐窄,长4-30cm,宽2-18mm,通常无毛或疏具疣毛,边缘粗糙。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状或基部稍疏离,直方或稍弯垂,主轴被较长柔毛,长2-15cm,宽4-13mm(除刚毛外),刚毛长4-12mm,粗糙,直或稍扭曲,通常绿色或褐黄到紫红或紫色;小穗2-5个簇生于主轴上或更多的小穗着生在短小枝上,椭圆形,先端钝,长2-2.5mm,铅绿色;第1颖卵形,长约为小穗的1/3,具3脉,第2颖几与小穗等长,椭圆形,具5-7脉;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先端钝,其内稃短小狭窄,第2外稃椭圆形,具细点状皱纹,边缘内卷,狭窄;鳞被楔形,先端微凹;花柱基分离。颖果灰白色。花、果期5-10月。
叶鞘较松弛,无毛或具柔毛;叶舌具长1~2毫米的纤毛;叶片扁平,长5~30厘米,宽2~15毫米,顶端渐尖,基部略呈圆形或渐窄,通常无毛。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形,长2~15厘米,微弯垂或直立,绿色、黄色或变紫色;小穗椭圆形,先端钝,长2~2.5毫米;第一颖卵形,具3脉,第二颖具5脉;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有一窄狭的内稃。谷粒长圆形,顶端钝,具细点状皱纹。花果期夏秋间。
生长于荒野、道旁。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西藏地区使用的狗尾草,为金狗尾草的全草。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30℃。种子出土适宜深度为2~5cm,土壤深层未发芽的种子可存活10年以上。中国北方4~5月出苗,以后随浇水或降雨还会出现出苗高峰;6~9月为花果期。一株可结数千至上万粒种子。种子借风、灌溉浇水及收获物进行传播。种子经越冬休眠后萌发。适生性强,耐旱耐贫瘠,酸性或碱性土壤均可生长。生于农田、路边、荒地。
在植物学分类上,谷子Setariaitalica(L)Beauv,是禾本科(Gramineae)、禾亚科(Agrostidoideae)、黍族(Panicatae)、狗尾草亚族(Setariinae)、狗尾草属(Setaria)的一个二倍体栽培种。
狗尾草属约有13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甚至分布至北极圈内,多产于非洲。狗尾草属的绝大多数种是野生植物,此属的重要性在于它包括了在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种植历史十分悠久的粮食作物谷子,同时其野生种也常被作为粮食或饲料加以利用。狗尾草届内大约有50余个种进行过细胞学鉴定,已知有2n=18的二倍体种,包括谷子和青狗尾草等;2n=36的四倍体种,包括金色狗尾草、轮生狗尾草、莠狗尾草等;2n=54的六倍体种,包括六倍体的轮生狗尾草等;还有2n=72的八倍体种的报道,如莠狗尾草。
一般认为在中国分布有狗尾草属的15种、3亚种、5变种,其中列入中国狗尾草属分种检索表的有9种、1变种。
1.尾草的穗像狗尾巴是无疑的,就连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宝典《本草纲目》中都说:“莠草,秀而不实,故字从秀。穗形象狗尾,故俗名狗尾。
2. 嫩的狗尾草肥了家畜们的肚肠,老的狗尾草也没有枯死在乡间地头。干枯的狗尾草是绝好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