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粒钻石

更新时间:2023-06-29 10:18

独粒钻石是一种风靡世界的益智游戏,起源于法国,与中国发明的“华容道”、匈牙利人发明的“魔方”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它类似于跳棋,但不能走步,只能跳。走棋时棋子跳过相邻的棋子到空位上,并把跳过的旗子吃掉。棋子可以沿棋盘的格线横跳、纵跳,但不能斜跳。

起源

距今大约两百多年,在法国大革命前夕,著名的巴士底监狱关着一位贵族,他独自一个人关在铁窗里,为了打发时间, 就设计出一种能够自己玩的游戏,就是“独立钻石”(Solitaire),这位贵族囚犯,每日 沉迷于自己发明的游戏,后来更是在整个巴士底狱盛行,公元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攻破巴士底狱,而使得这个游戏在社会各阶层流传开来。 这个玩意在十八世纪末才传至英国,及后渐渐流行于世界各地。

规则

这游戏的棋盘有多种式样,不过最流行的式样,是一个圆形的板。板上有三行平行的小孔,和另外 三行平行的小孔,相交织成十字形。每行的孔数有七个,故此一共有33个小孔。而棋子一般是一些头略粗的木粒子或玻璃弹子。

玩法是在棋盘33孔中,每孔都放下一棋,但是取中心的一孔是空着的。玩的时候是像跳棋一样行子。一棋子依直线在平行或垂直(不能依斜线)的方向跳过一棋子,而放在此棋子之后的一个空格内。故此,棋子后必要有空的孔才可跳过。每次棋子跳去一个空孔,被跳过的棋便移离棋盘。这时棋盘上便少了一只棋子。如此一直玩下去,使剩下来的棋子越少越好。

独立钻石的棋盘有很多种变形,这个棋盘就是最初的样子,走法就是按照跳棋的走法,但是被跳过的棋子全部被吃掉,这样每跳一下棋盘上的棋子就会少一颗,而如果像跳棋那样连跳,每步就可能吃掉很多颗棋子。游戏的目的是要使棋盘上留下来的棋子越少越好。如果最后剩一子,而且正好位于棋盘正中心的第44号洞孔上,那就是最好的结果。此种局势称为“独立(粒)钻石”。之所以把这种游戏取上这一名称,是因为人们喜爱“金鸡独立”,视为祥瑞之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西方人评判优略等级如下:

5颗棋子——不错

4颗棋子——更好

3颗棋子——聪明

2颗棋子——高手

1颗棋子——大师

而最高最高等级是最后剩下一颗棋子,且是在正中央——天才 。

解难

天才也是分不同的等级的。由于连跳的存在,达到天才的步数也是不一样的,1908年,游戏大师刁丹尼曾提出一个19步的走法,他的记录后来被布荷特发现的18步所取代了,他还自信的说:18步是最少的步骤了,后来果然由剑桥大学的比斯尼证明了这个问题最少需要18步。 1986年,在上海举行的「独立钻石」征解赛中,中国女工万萍萍,找到另一种不同于布荷特的18步取得「天才」的方法。后来上海计算机研究所开动了大型的计算机,希望找出用18步取得「天才」的各种方法,结果得出令人惊异的答案:「独立钻石」以18步取得「天才」的方法只有两种,一种是布荷特的,另一种便是万萍萍的!

中国人发明的“华容道”, 法国人发明的“独立钻石”和匈牙利人发明的“魔术方块”(简称“魔方”)被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都含有很深的数学原理。

同名书籍

本书是乌拉圭著名短篇小说作家基罗加的精选短篇小说集,其中既有描述大森林故事的寓言童话,也有反映阿根廷北部原始森林地区艰苦严峻的伐木生活的篇章,还有独特奇妙的爱情故事等。基罗加深受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影响,在作品中着力表现大自然的神秘与恐怖,以及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的抗争与奋斗。他被誉为拉丁美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出版信息

作者: (乌拉圭)基罗加译者: 刘玉树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2-06-01

页数: 269

定价: 13.6

装帧: 平装

丛书: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新版)

ISBN: 9787501601691

图书目录

1 巨龟

2 一只懒蜜蜂

3 盲鹿

4 两只美洲浣熊崽和两个幼童的故事

5 一只被拔了毛的鹦鹉

6 鳄鱼们的保卫战

7 抢渡亚贝比里河

8 火烈鸟的长筒袜

9 虎孩

10 野蜂蜜

11 羽毛枕头

12 猎狐小犬之死

13 蟒蛇阿娜孔达

14 漂流

15 死者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