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10 13:44
独角犀属(学名:Rhinoceros):是犀科下一个属,仅有爪哇犀和印度犀两种动物。与大部分犀牛不同的是,它们只有一个角。体肥笨拙,体长2-4米,肩高1.5-1.9米,体重900-3000千克之间。前后肢均三趾;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体长2-4米,肩高1.5-1.7米,体重1.5-2吨之间。独角。门齿2对。与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区别在于后者体型更大,且皮肤更粗糙。除了耳边和尾端有硬毛外,全身无毛, 很厚的皮肤像盔甲一样。身体肥大,四肢短粗,显得很笨拙。雄犀有一只角,雌犀没有角。角没有与头骨的骨骼结构相连。有细长的上唇,该上唇向外延伸并超过下唇。有大的门牙齿。外皮由大皮块连接组成,像是披了厚重的盔甲。
爪哇犀:喜欢生活在野草密布、有大片芦苇的低地雨林环境中,以小树上的叶子、嫩芽为食物,也吃一些果实。清晨和傍晚是采食的主要时间。爪哇犀有泥浴的习惯。身躯庞大的爪哇犀胆子却很小。受惊时,爪哇犀常常采取逃避的态度,迫不得己需要防御时,用的也不是角,而是用尖锐的撩牙去对付敌害。
印度犀:喜欢栖息在高草地、芦苇地和沼泽草原地区。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觅食草、芦苇和细树枝等。皮褶之间的皮肤容易受到蚊虫叮咬,因而它们几乎每天都进行泥浴,清除并防止蚊虫叮咬。
分布于尼泊尔、印度东北部、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
2-4月是独角犀属的生育高峰。雌犀成熟在3-4岁间,雄性成熟在6-9岁之后,怀孕期间是16-17个月,每次交配间隔达4-5年。每胎只生一头幼犀,幼犀哺乳为1-2年。幼犀和母亲一起生活2年左右。爪哇犀平均寿命35-40年,爪哇犀寿命最长的可达50多年。
(参考资料来源:)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 ver 3.1——易危(VU)。
爪哇犀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哺乳类)——RE(区域灭绝)。
印度犀历史上在中国境内也广泛分布。但由于人类居住地的扩大,分布范围大大收缩。托马斯·C·捷尔顿曾于1874年这样描写这种印度的哺乳动物:“这种巨大的犀牛居住于喜马拉雅山的尼泊尔山脚。它在西藏地区的东部比西部分布更为广泛,在阿萨姆(印度东北部一邦)的种群最为繁盛。”
约20世纪初,印度犀剩不到200头存活于印度阿萨姆邦。经过保育后,2010年,约有2700余头存世,其中四分之一被限制在印度北部和邻近尼泊尔的十个小型保护区内,其余约2000头几乎生活在布拉马普得拉河上的加济兰加国家公园内。2012年,世界上印度犀的数量大约有3000只左右,它们生活区域也被限制在印度北部的阿萨姆邦和邻国尼泊尔的一些地区。
造成印度犀日益减少的原因有盗猎,栖息地的消失和种群的分离。犀牛的最大威胁是人类。由于国际市场还是对犀牛角有所需求,盗猎者因此可获得非常高的经济利益。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一些东亚国家和地区,犀牛角被制成传统药材。阿拉伯国家把犀牛角看作社会级别的象征;在也门和阿曼,犀牛角被用来制作仪式上使用的匕首手柄。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许多盗猎者为了利益不惜任何手段,犀牛的数量因此而锐减。
由于人口的增长,犀牛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在亚洲,因农业和人类定居而对雨林的破坏也正在大幅度地摧毁犀牛的栖息地。种群的分离是因为人类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林地,犀牛群特别是亚洲犀牛,被村庄和农场分离。这导致很小部分的犀牛群独自生活和近亲繁殖,基因弱化和出生缺陷。
印度犀属于易危珍稀类保护动物,全世界现存3200头左右,但仍是亚洲数量最多的犀牛。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卡齐兰加森林公园生活着1600余头独角犀,被公认为“独角犀的乐园”。卡齐兰加国家森林公园紧邻中国西藏,北依雅鲁藏布江,南濒孟加拉湾,拥有广阔的热带草原和丛林,特别适宜印度犀繁衍生息。自森林公园成立后,印度犀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数量日渐增多。
1922年,爪哇犀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头被杀。此后,再也没人在中国见到过犀牛。
由于大量捕杀,爪哇犀只分布在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和越南的吉仙国家公园(越南亚种),数量非常稀少。越南战争后,越南境内的爪哇犀被认为灭绝。后来WWF在越南拍下了爪哇犀的照片,展示并证明了越南仍然存在爪哇犀,但专家估计全为雄性,如果估计正确,那么越南爪哇犀野外种群复兴的可能性将为0。或许会有1-2头未被拍下的雌性,但如果在这些年里它们被捕杀或死去,就能意味爪哇犀在越南境内分布的结束。而爪哇岛上的野生种群也可能因近亲繁殖的次数增加,而使幼犀先天缺陷增加或抵抗疾病能力低下,最终不能维持整个种群的延续。
2011年10月25日,WWF宣布越南的爪哇犀亚种灭绝。截至2019年,全球估计只有72头。
2018年6月,中尼双方签署关于《赠送两对亚洲独角犀牛的谅解备忘录》后,两对亚洲独角犀牛(印度犀)已先后落户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和上海野生动物园。9月26日,尼泊尔首次向中国赠送两对亚洲独角犀牛(印度犀)用于繁育研究和展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