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5 11:18
猪腰豆(Padbruggea filipes (Dunn) Craib),又名大荚藤、细梗惠特木、白藤花,为蝶形花科大型攀援藤本植物,长可达20余米。羽状复叶长为25-35cm;小叶6-9对,近对生,纸质,长圆形,全缘;小托叶无毛或有时被丝状毛,早落。总状花序生于老茎或当年侧枝上。大型荚果,纺锤状长圆形,密被银灰色绒毛,表面具明显斜向脊棱,果瓣木质;种子猪肾状,熟后暗褐色。花期不同地区有差异,《中国植物志》上记载为7-8月,但版纳地区一般在每年的2-3月开花。
大型攀援灌木;长达20余米。嫩茎圆柱形,密被银灰色平伏绢毛或红色直立髯毛,皮赭黄色,光滑无毛,折断时有红色液汁,老茎树皮条裂,灰褐色。羽状复叶长25-35厘米;叶柄长占5-8厘米;托叶狭三角状线形,长约6毫米,先端长渐尖,脱落;小叶 (6-) 8-9对,近对生,纸质,长圆形,长6-10厘米,宽2-3.5厘米,先端钝,渐尖至尾尖,基部圆钝,两侧不等大,全缘,初时两面疏被银灰色平伏绢毛,后秃净,仅中脉有毛,侧脉7-9对,近边缘处弧曲上弯,两面均隆起,细脉网状,甚清晰;小叶柄长3-4毫米,被毛;小托叶无毛或有时被丝状毛,早落。总状花序生于老茎或当年侧枝上,先花后叶,长8-15厘米,数枝聚集成大型的复合花序,密被银灰色绒毛,干后变黄褐色;苞片大,膜质,卵状椭圆形,长达2厘米,渐尖头,被绢毛,小苞片几不明显;花长约2.5厘米;花梗细,长约2厘米,花萼浅杯状,长约7毫米,宽约8毫米,密被细绒毛,上方2齿大部分连合,具双尖,下方3齿三角形,等长,无短于萼筒;花冠堇青色至淡红色,旗瓣圆形,外被细毛,基部两侧具耳,有2囊状附属体,瓣柄长约4毫米,翼瓣和龙骨瓣狭镰状长圆形,弓状弯曲,基部内侧有耳,瓣柄长约8毫米,花瓣均近等长;子房线形,被柔毛,具长柄,花柱细,斜叶,与子房等长,胚珠2粒。荚果大型,纺锤状长圆形,长约17厘米,宽约9厘米,密被银灰色绒毛,表面具明显斜向脊棱,果瓣木质,内果皮白色,海棉质甚厚,内具斜向木质纤维,果梗甚粗壮,通常有种子1粒;种子猪肾状,长约8厘米,宽4.5厘米,熟后暗褐色,光滑。种脐甚狭长,长3.5-4厘米。
花期7-8月,果期9-11月,果宿存于枝上。
产广西、云南。生于山谷疏林中,海拔250-13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思茅东山。
猪腰豆的花,在滇南的思茅、版纳及滇东南的绿春等地常被当地村民用来炒吃,炒熟后颜色及口感都不错,是一种可口的食花野菜植物。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食法,如思茅的景谷一带将花拿来炒韭菜吃及煮蚕豆、豌豆吃;绿春一带拿来炒酸菜、豆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