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樟

更新时间:2024-07-30 16:52

猴樟(学名:Camphora bodinieri (H.Lév.) Y.Yang, Bing Liu & Zhi Yang )是樟科、樟属乔木,高达16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圆柱形,暗紫色,末节有角棱;叶互生,厚纸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圆锥花序腋生或侧生,长10-15厘米,2回又状分歧;总梗长4-6厘米;花被6裂,花被管漏斗状;裂片卵形,先端反曲,内面有白色绢毛,早落;果球形,直径7-8毫米,绿色,无毛;果托浅杯状,顶端宽6毫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分布于中国贵州、四川东部、湖北、湖南西部及云南东北和东南部。中国江西有栽培。猴樟生于海拔700-1480米的路旁、沟边、疏林或灌丛中。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6米,胸径30-80厘米;树皮灰褐色。枝条圆柱形,紫褐色,无毛,嫩时多少具棱角。芽小,卵圆形,芽鳞疏被绢毛。叶互生,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8-17厘米,宽3-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锐尖、宽楔形至圆形,坚纸质,上面光亮,幼时被极细的微柔毛老时变无毛,下面苍白,极密被绢状微柔毛,中脉在上面平坦下面凸起,侧脉每边4-6条,最基部的一对近对生,其余的均为互生,斜升,两面近明显,侧脉脉腋在下面有明显的腺窝,上面相应处明显呈泡状隆起,横脉及细脉网状,两面不明显,叶柄长2-3厘米,腹凹背凸,略被微柔毛。

圆锥花序在幼枝上腋生或侧生,同时亦有近侧生,有时基部具苞叶,长(5) 10-15厘米,多分枝,分枝两歧状,具棱角,总梗圆柱形,长4-6厘米,与各级序轴均无毛。花绿白色,长约2.5毫米,花梗丝状,长2-4毫米,被绢状微柔毛。花被筒倒锥形,外面近无毛,花被裂片6,卵圆形,长约1.2毫米,外面近无毛,内面被白色绢毛,反折,很快脱落。能育雄蕊9,第一、二轮雄蕊长约1毫米,花药近圆形,花丝无腺体,第三轮雄蕊稍长,花丝近基部有一对肾形大腺体。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心形,近无柄,长约0.5毫米。子房卵珠形,长约1.2毫米,无毛,花柱长1毫米,柱头头状。果球形,直径7-8毫米,绿色,无毛;果托浅杯状,顶端宽6毫米。种子千粒重100-125克,每千克纯净种子8000-10000粒,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猴樟生于海拔700-1480米的路旁、沟边、疏林或灌丛中。分布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要求不高,排水良好即可。

分布范围

猴樟分布于中国贵州四川东部、湖北湖南西部及云南东北和东南部。中国江西有栽培。

生长习性

猴樟果实出籽率30-33%,种子发芽率70-75%。猴樟1年生实生苗平均苗高为1.06米,苗木最高为1.43米;平均地径为1.01厘米,地径最大为1.18厘米;>5厘米的Ⅰ级侧根数平均为6条,最多为14条;平均单株鲜重118.21克,平均单株干重67.13克。

繁殖方法

猴樟采用播种法繁殖。

母树选择

猴樟8-10年的树木开始开花结实,经检测在刚进入结实的树上采集的种子空粒较多,虽能发芽但发芽率较低,采种应选择生长健壮、主干明显、通直、分枝匀称、树冠发达、无病虫害、结实多的15-40年生优良母树。

采种处理

当果实由青色变紫黑色时采集,用纱网或塑料布沿树冠范围铺一周,用竹竿敲打树枝,成熟浆果落下收集即可。将果实在清水中浸泡3-7天,使果皮软化,用手揉搓或棍棒捣碎果皮,淘洗出种子,再用草木灰脱脂3-5小时或用细沙轻擦种皮去除蜡质,洗净阴干后即可贮藏,种子安全含水量控制在20-25%。

种子储藏

猴樟种子在中国江西及其以北地区不宜冬播,可混沙进行储藏越冬,有露天挖坑储藏和室内储藏2种。

露天储藏:①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坑。②坑深60厘米,宽100厘米,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③坑底铺10厘米厚小鹅卵石,再垫10厘米厚沙子,然后将种子与沙按1:3混合堆放,离地表20厘米处盖10厘米厚沙子,最上层用黄心土堆成馒头形即可。储藏期间要防止坑内积水,否则会引起种子腐烂。

室内储藏:①选不被阳光直射、室内阴凉通风的地方。②在地面先垫5-10厘米厚沙子,再按种子与沙1:3比例混合或分层堆放,最上层盖5-10厘米厚沙子,堆放高度不宜超过50厘米。③储藏期间要经常检查沙子湿润度,如沙子湿度不够要及时用喷壶撒水。④发现种子有霉变,要及时筛出种子,消毒处理后再藏。

露天储藏或室内储藏时间为4个月,到翌年2月下旬至3月初筛出播种。

播种方法

整地作床:圃地应适当深翻,翻土深度30厘米;做高床,苗床宽1米,床高20-30厘米,步道宽30-40厘米,床面要平整,中央略高,以利排水。做床前施足基肥、施用厩肥或堆肥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饼肥150千克/667平方米、磷肥50千克/667平方米。

苗床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土,用量1.5克/平方米,或用代森锌5千克/平方米与12千克/平方米细土拌匀后撒于床面上,1‰辛硫磷(原液浓度40%)喷洒床面杀虫。在耕地时还可翻入50千克生石灰,利于改良土壤和土壤消毒。

播种作业:一般采用春播,当春季气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播种。采用条播,行间距20厘米,播种量15-18千克/667平方米。播种深度2-3厘米,播后覆土,并用茅草或稻草覆盖,覆盖厚度以不见床面为准。

芽苗切根移栽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苗木根系发达,提高苗木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播种后要注意淋水保湿,防止催芽床发白、发干、床内温度保持在25-30℃左右。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后,要适时揭膜换气和淋水降温,晴天的早晚、阴雨天中午揭开催芽床两头薄膜通气30分钟左右,芽苗移栽前,在晴天早晚及阴雨天进行揭膜练苗,时间由短到长,直到撤除薄膜。在催芽期间时做好防鼠防病工作。

芽苗移栽:芽苗移栽在4月中下旬开始进行,以大部分种子发芽出土后、苗木真叶展开前为宜。芽苗移栽应选阴天或小雨天进行为好。移栽时轻取芽苗,切除芽苗主根先端长0.2-0.3厘米,放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送往大田定植。定植株行距为12厘米×20厘米或10厘米×20厘米,预期产苗量1.2-1.3万株/667平方米。移栽时用竹签按定植株行距在苗床上签洞,深度略深于苗木根长,将苗根放入洞中,再用竹签在苗旁斜插入土中,将土壤朝芽苗方向压实,芽苗移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

苗期管理

猴樟播种后40天左右开始萌发出土,子叶留土。当幼苗出土1/3后揭除覆盖物1/2;出土2/3后全部揭除,以阴天或傍晚为宜;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开始第1次间苗,间苗做到间密留稀、间弱留强,在间苗的同时在苗木较少的地方进行补苗。

第1次间苗后,比计划产苗量多留20-30%,15-20天后进行第2次间苗,最后保留幼苗数量12-15株/平方米,间苗补苗应选择阴天或小雨天进行,间苗补苗以后应对苗床浇一次水,有利于补栽苗木根系与土壤密接。应适时松土除草,除草的原则是“除早、除小、除子”。当表土已经严重板结时应先灌溉再进行松土除草。适时适量灌溉,雨季应及时疏通排水沟,避免苗床积水。

追肥用复合肥或尿素,5月底至6月初追第1次肥,以后每隔20-30天追1次肥,每次追肥量为3.0-3.5千克/667平方米,沟施。速生期后期(9月中下旬)停施氮肥,苗木开始进入硬化期后追钾肥,追氯化钾20千克/667平方米或硫酸钾25千克/667平方米,促进苗木木质化。

芽苗移栽后要及时搭荫棚,荫棚高度1.5米,用透光度30%的遮阳网覆盖,覆盖时间15-20天,待芽苗扎根成活后,再逐步掀除遮阳网,试验中,芽苗移栽后遮盖遮阳网15天的,芽苗成活率达95%以上,且幼苗生长最好;遮盖遮阳网5-6天的,芽苗成活率75%,幼苗生长其次;而搭荫棚2天即撤除,芽苗成活率仅40%,苗木生长较差,大部分为不合格苗木。

生产实践中要求芽苗移栽2-3天内发现芽苗萎蔫,应及时拔除补齐。移栽一周内如遇晴天,坚持早晚各浇水一次。雨水过多则及时排水防涝,苗期其他管护工作与大田直播育苗相同。

栽培技术

由于猴樟苗期生长快,高生长、径生长可持续到10月中下旬,所以猴樟1年生苗木顶梢往往木质化程度不高,如遇早霜和严寒冰雪天气,会造成顶稍受冻,进而影响苗木第2年的正常生长。根据越冬防寒试验表明,猴樟在中国赣西北越冬如不采取防寒措施。80%以上的苗木梢头受冻枯萎,第2年春天必须剪除冻梢才能移植,用遮阳网搭建的防冻棚(高度2米的拱棚)可防霜冻和冰雪、强寒潮。顶梢受冻的苗木不超过5%,且受冻长度只有3-5厘米。第2年苗木移植,对苗木生长没有大的影响,猴樟苗木防寒从根本上来讲应在9月中下旬开始控制苗木的高生长,促进苗木木质化,使苗木形成健壮饱满的顶芽。具体技术措施如下:①在9月中旬可采取切根的方法,控制苗木对水分和氮素养分的吸收。②9月中下旬增施钾肥,施氯化钾20千克/667平方米,同时对叶面喷磷酸二氢钾溶液,使苗木体内细胞液浓度增加和干物质量增加。③防寒措施上,用遮阳网搭建的防冻棚内,苗梢部分加盖一层稻草或茅草,增强苗木对霜冻严寒的抵抗能力。

虫害防治

猴樟苗期虫害主要有樟叶蜂小地老虎等。

危害:在中国高安1年发生2代,5月上旬和6月中旬分别第1代和第2代幼虫期,幼虫啃食树嫩叶,影响苗木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各2000倍液喷杀,也可用0.5千克闹羊花或雷公藤粉末加水75-100千克制药液喷杀,效果较好。

危害:在当年4-5月,主要咬断幼苗根颈部,造成苗木死亡。

防治方法:可用75%的锌硫磷乳油1000倍液直接灌根,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用黑光灯诱杀成虫,4月下旬至5月中旬幼虫危害最严重,傍晚在苗床堆放青绿嫩草堆诱杀幼虫。次日早晨在嫩草堆下捡拾幼虫并杀死。

主要价值

猴樟树形端直,冠大荫浓,宜作庭荫树与行道树观赏;木材材质优良。既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又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珍贵用材及工业原材料树种。猴樟的枝叶含芳香油。果仁含脂肪。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