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菊

更新时间:2024-08-26 13:41

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 (L.) Makino),是菊科芙蓉菊属半灌木植物。分枝多,有柔毛;叶聚生于枝顶,狭倒披针形或狭匙形,两面密被灰色柔毛;头状花序盘状,形成带叶的总状花序,盘花两性;瘦果有棱,先端有撕裂状的鳞片。花期为11月至次年1月,果期为12月次年2月。

形态特征

半灌木,高10-40厘米,上部多分枝,密被灰色短柔毛。叶聚生枝顶,狭匙形或狭倒披针形,长2-4厘米,宽5-4毫米,全缘或有时3-5裂,顶端钝,基部渐狭,两面密被灰色短柔毛,质地厚。

头状花序盘状,直径约7毫米,有长6-15毫米的细梗,生于枝端叶腋,排成有叶的总状花序;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层,外中层等长,椭圆形,钝或急尖,叶质,内层较短小,矩圆形,几无毛,具宽膜质边缘。

边花雌性,1列,花冠管状,长1.5毫米,顶端2-3裂齿,具腺点;盘花两性,花冠管状,长1.5毫米,顶端5裂齿,外面密生腺点。

瘦果矩圆形,长约1.5毫米,基部收狭,具5(-7)棱,被腺点;冠状冠毛长约0.5毫米,撕裂状。花果期全年。花期为11月至次年1月,果期为12月次年2月。

生长环境

芙蓉菊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15-30℃,较耐寒,一般能耐-5℃低温。喜阳光充足且不耐阴、不耐水渍及不耐寒,光照过强或过弱均不利生长。喜潮湿环境,空气湿度大有利生长;且整个生长期可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耐涝且较耐干旱。喜腐殖质深厚、疏松、排水透气性好、保水保肥力强的砂质土;以有机质丰富的疏松土壤为佳。土壤酸碱度为中性至微酸性,最适pH值6.5。

分布范围

产中国中南及东南部(广东(仙湖植物园(李沛琼1850))、台湾),中南地区时有栽培。中南半岛、菲律宾、日本也有栽培。

繁殖方法

芙蓉菊繁殖可采用圈枝、播种和扦插法。圈枝在3-4月进行,中国华南一带降雨较多,空气温度大,在枝条成熟部位环状切除茎上的皮,轻轻刮去形成层,3天后用泥浆包裹伤口,外包塑料纸,待新根生出后,可剪断枝条,脱离母株,单独栽培;播种繁殖通常在4-5月进行。一般采种后即行播种,大约2周后可发芽。在幼苗阶段最忌骤雨侵袭,往往造成全部幼苗毁于一旦。苗期防雨成为育苗阶段成败的关键,莫等闲视之;扦插法以春、秋季为适期。

栽培技术

地栽

地栽是制作芙蓉菊树桩盆景的首要环节。因为将扦插苗定植露地,待其长到一定大小时才能上盆栽植养护,继而嫁接菊花制作盆景。

整地做畦:选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灌排方便且土壤肥沃的地块种植芙蓉菊或建造日光温室。然后深翻整地,施足基肥(每畦内可施入腐熟农家肥10千克和炉渣、磷酸二铵、尿素各50克。),深翻约20-30厘米,最好作高畦(防雨季积水),畦长6-8米、宽80-100米。

适期定植:芙蓉菊定植适期在清明前后,最迟不超过6月份。可按30-40厘米株、行距穴植栽培畦中。扦插苗应尽量保湿,多带土以利护根。栽植深度与移植前相同。定植后浇透水,并用遮阳网遮阳3-5天,待缓苗后去除遮阳网,此后随植株长大逐渐加强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浇水应掌握见干见湿原则,考虑栽培方式、生育阶段、植株长势等确定芙蓉菊的浇水量及浇水次数。如日光温室栽培的相对露地栽培,其所需水分主要靠人工浇灌满足,并在其整个生育期要经常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

施肥:芙蓉菊的不同生育阶段,其施肥种类、用量不同。经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饼肥等有机肥多在定植时施入;生长期多追施速效性化肥、人粪尿、饼肥水等,化肥施用浓度一般在0.1%-0.3%,同时掌握薄肥勤施原则。其次,不同生育期、施肥种类不同,一般苗期多施氮肥,花期多施磷钾肥,以防徒长。同时;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

合理摘心:摘心可促发侧枝,抑制主干生长。但为利于芙蓉菊养干制作树桩盆景,在其温室地养期间一般不进行摘心,否则会影响主干增粗。故芙蓉菊地栽养桩时应让其自然生长,直至上盆定植后再摘心,以利养干、造型。

环境调控:一般情况下,芙蓉菊的抗性、适应性等较强,但在温室栽培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条件的影响,其生长发育受到一定限制,为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节。

盆栽

配制培养土:芙蓉菊根系发达,株形较大,而盆栽时由于受到花盆容器的限制,其根系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土壤范围内活动。故芙蓉菊盆栽时对土壤要求严格,需人工配制培养土。首先选择原料,如选园土、腐叶土、河沙、泥炭、厩肥等;其次确定合理配比:如园土5份、腐叶土3份、炉渣灰加农家肥2份;最后为杀死培养土中的病菌可进行药剂消毒或加热消毒。

选盆:市场上出售的花盆在种类、样式、质地、大小和使用效果等方面不同。因此,应根据芙蓉菊的生态习性、幼苗大小、用途等选择适宜的花盆。现可供选用的花盆类别主要有素烧盆、塑料盆、紫砂盆等。

移栽上盆:为防拥挤,扦插苗应及时移栽于露地、保护地或盆栽养护。注意小苗一般不宜盆栽。因为小苗盆栽的不如地栽的生长快、生长健壮,且成型快、根系发达。故盆栽芙蓉菊通常采用1年生以上的成型老桩。上盆将1年生以上的成型扦插苗移入泥盆或盆景盆栽培。上盆时注意花苗与花盆大小相适宜,并注意保护成型根系的完整。上盆时,先用两片塑料纱网将盆底排水孔盖住,以防小虫钻入、粗根穿出和盆土流失;上面再用两块瓦片斜搭成拱桥形,以利通风、排水。然后装入1层1-4厘米厚的较粗基质,再装入1层培养土,将芙蓉菊根系舒展后放在盆中央,并适当提根扶正填入培养土,边填土边用手将培养土压实,上面留出1.5-3厘米的沿口,以利浇水、施肥。上盆后,立即用喷壶浇足水,连浇2次,置庇荫处缓苗。经3-5天后及时将遮阳网除去进入正常养护。

肥水管理:芙蓉菊性喜潮湿环境,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因此,盆栽芙蓉菊也应常向植株上喷水,并保持盆土湿润。此外,还要综合考虑芙蓉菊的生育期、栽培季节、选用优质水等情况,进行科学浇水。盆栽芙蓉菊喜肥,但在不同的生育期,要施不同的肥料,做到合理施肥。如苗期以氮肥为主,孕蕾期以磷、钾肥为主。

矮化处理与修剪造型:成型的芙蓉菊可劈接小菊品种而制作盆景,但要增强盆景制作效果,需控制其株高和长势;为此要进行药剂矮化处理,如选用B9、CCC、PP333等。制作盆景是经人工修剪造型和艺术创新等综合措施实现的。芙蓉菊盆景的造型方式就融入了中国五大流派的盆景造型艺术形式,如直干式、悬崖式、斜干式、提跟式和连根式等。修剪方式主要是短截、疏枝等,同时结合人工攀扎。而具体修剪手法的应用要考虑不同的造型方式,以期获得不同造型形式的芙蓉菊盆景艺术效果。

主要价值

药用

岭南民俗以芙蓉菊为辟邪吉祥植物。民间常用它作为疗病的中草药,治小儿惊风,解麻痘作痒有效。

根(芙蓉菊根):辛、苦,微温。祛风湿。用于风湿关节痛,胃脘冷痛。叶(香菊):辛、苦,微温。祛风湿,消肿毒。用于风寒感冒,小儿惊风,痈疽疔疮。

据《本草纲目》记载,芙蓉菊味辛、苦,性微温;具有祛风湿,解除消肿,止咳化痰的功能。

观赏

芙蓉菊株形紧凑,叶片银白似雪,可作为观叶植物盆栽观赏或地栽用于绿化。又因其根干苍劲古朴,枝叶紧凑,自然呈团簇状,还常用于制作各种不同造型的树桩盆景。芙蓉菊其抗逆性、适应性很强,广泛用于园林绿化;盐碱地改造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