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桐

更新时间:2023-09-04 01:09

王凤桐(1822~1898),字阴轩,绰号老编先儿,清代洛阳人。曲剧奠基人之一。

人物生平

15岁中童子试进县学,后到南阳乡村私塾教书,常为村中业余曲子清唱班同乐社抄录剧本、修改唱词,渐生兴趣,遂记录整理诸曲调,改进唱腔,第一个将古筝引入曲子伴奏中。改编后的传统戏《蓝桥会》上演后,颇受欢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返回故乡洛阳,将本地流行的高跷曲子与清唱曲子相互糅合,以高跷形式进行演出,曲调柔和委婉而质朴明快,打破了原来憨哼憨扭的局限,为洛阳曲子的形成及高跷曲子表演的戏剧化奠定了基础。晚年,潜心于洛阳曲子的探讨,移植改编了《小姑贤》、《卖瓦盆》、《翻车》、《小两口观灯》、《梅绛雪》、《拾玉镯》、《春香闹学》等30多个上演剧目。

人物介绍

王凤桐(1822——1898),字阴轩,绰号老编先儿。是洛阳郊区王屯村(现归划洛阳市洛龙区)人,父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佃户人。6岁入私塾,15岁中童子试,入县学,随后考中秀才。因豫西瘟疫流行,父母双亡,生活无依无靠,17岁只身逃荒到南阳,在一个偏远乡村教书。

期间,南阳各村镇曲子流行,地摊说唱与清唱班蓬勃兴起,同村曲子清唱班“同乐社”演出活动也很频繁。他为了糊口,常为说唱艺人抄录剧本,改编唱词,记录整理曲牌,并同老艺人研讨和改进唱腔。从此便逐渐迷上了这个古老的娱乐形式,成为“同乐社”一名类似于当代的“艺术顾问”。

在不断是艺术实践中,他勇于探索。锐意进取,当时他深感曲子伴奏三大件(紫板、坠子、三弦)过于单调,不易渲染和烘托演出气氛,于是长途跋涉到临汝风穴寺,向古筝名手道宣和尚学习琴艺,他勤学苦练,潜心研究,较快时间内掌握了古筝的演奏方法。第一个把音色柔美,音域宽广的古筝引用到曲子的伴奏之中,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伴奏的表现能力。

在对曲子的曲调、音乐、唱腔及伴奏不断改革的同时,他还利用他秀才的文学才能,悉心研究剧本的改编于创作。经他改编的《蓝桥会》则由原来的喜剧改编为悲剧。把魏世秀、蓝瑞莲的爱情故事改成为双双殉情的结局,极大地增强了戏曲的感染力。首次演出就博得了满堂彩,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赞赏。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南阳知府为其母做寿,命“同乐唱堂会助兴。因王凤桐为人耿直,不屑于趋炎附势,不为五斗米折腰,拒绝了要求,而被南阳知府以“一代斯文,浪迹倡优,有伤风化”的罪名,革去了他的秀才功名。消息传开,众位父老乡邻无不为他感到惋惜,但他却说:“摘掉这半文不值的铜顶子,我就好像孙悟空摘掉了头上的紧箍帽,再也不怕如来佛的紧箍咒了。”从此以后,他便潜心于曲子的研究与发展了。

同治十二年(1873年),王凤桐因19岁的独生子不幸夭亡,顿生孤凄之感,他思乡心切,第二年,便回到阔别35年的故土洛阳,开始了又一段人生历程。回来后不久,于光绪三年(1877年),饥饿又夺取了与他相依为命的老伴的生命,他虽感老年的孤独与悲凉,但他痴心未改,在设馆教书维持生活之余,仍积极组织曲子清唱班,致力于曲子戏的研究。

他逐步认识到,这种“坐堂清唱”的曲艺形式,演唱艺人只是坐在那里憨弹傻唱,场面呆板,情趣单调。于是通晓曲艺、熟谙河洛大地俗语俚曲的他便突发灵感,于清光绪初年(约1879年,也是他返乡后四年),便把这种曲艺形式“嫁接”到扭高跷上,把演唱与民间舞蹈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彻底改变了原有曲牌过于缠绵、深沉的基调,使之具有质朴、明快、轻柔、委婉的特点,创造出洛阳曲剧的雏形——高跷曲。为曲子的形成与搬上舞台,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所以我们说他是河南曲剧的开山祖师毫不为过。

王凤桐把古老的“高跷”和清唱曲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高跷曲子”是他的巨大贡献。这种由演员分别扮成相公(生)、小姐(正旦)、丫鬟(小旦)、和尚(丑)等戏曲人物,踩着高跷,合着铿锵的锣鼓点边唱边舞,或男女追逐,或调情逗趣,边舞边唱,来表现戏曲故事的娱乐形式被农民所接受。王凤桐先生还根据洛阳老调曲牌,吸纳南阳曲子的调式,糅合搀兑成60多个新的曲牌,运用到高跷曲的表演中,并整理、改编、移植了《小姑贤》、《卖瓦盆》、《翻车》、《小两口观灯》、《春香闹学》、《拾玉镯》《梅绛雪》等30多个剧目。后来加进去从别的剧种学来的程式动作,演出了人物少,戏曲故事简单,表现男女爱情、家庭生活的“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如《兰桥会》、《王三姐拜寿》、《小姑贤》等)。因其已具有戏曲人物造型,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宛转的曲子唱腔,优美的高跷舞蹈,形式新颖,赏心悦目,而大受欢迎。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王凤桐老先生因积劳成疾,治疗无效,以77岁的高龄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结束了整整60年的艺术生涯。

由他创造的高跷曲一直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在王凤桐老先生死后,曲剧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艺术水准,在长期演出实践中,涌现出朱六来、李九常、朱双奇、张五魁等一大批曲子戏的爱好者(河南话称为玩友)。任何新生事物都要经历一段生长过程,直到1926年,洛阳艺人朱六来、张五魁等人在洛阳南郊车圪塔村演出时,才首次不绑跷腿,在奶奶庙的台子上演出了《蓝桥会》及《小姑贤》两出小戏,开创了曲子戏登台演出的历史,从此以后,曲剧才进入了高台演出阶段。

河南曲剧有两个分支(或称为两个地域流派),一个是洛阳(小调)曲子,一个是南阳(大调)曲子。王凤桐老先生一生在这两个地方从事曲子戏研究工作的年数,基本上是五五平分。所以他是属于洛阳观众的,也是属于南阳观众的,在这两个分支的形成过程中,他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都抛洒过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