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9 14:33
1994年春,陕西省西安、咸阳来的一批犯罪分子携带炸药来到西燕川,运用爆破手段和挖竖井的方法盗开王处直墓,在进入前室后,洗劫了前室及左右耳室的随葬品,同时将镶嵌在甬道和前室四壁的十块浮雕盗走,而后将这批文物贩卖到香港。
1995年7月12日,由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文物部门组成的考古队,正式对坟山大墓进行清理发掘。
地理环境
王处直墓所在的西燕川村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村庄。距村庄约2千米的西部山峦中,有一座被群众称之为“坟山”的山脉,海拔400余米。依唐制,墓室修建在一块三面环山的风水宝地之中,其北面是一座形若屏幕的山峦,左右两侧是逶迤平缓的山岗,喻意青龙、白虎拱卫。南面有案山与北面遥遥相对,墓穴设在开阔舒展的平地之下。整个墓葬布局科学合理,完整统一。
五处直墓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墓门、雨道、墓室几部分组成,由墓门至后室全长12.5米。从考古发掘发现看,当年造墓时是先挖好墓圹,然后在圹内用青石砌筑而成,除了前后墓,还有两个耳室。此墓很坚固。墓室四壁直立,用一层长方形石错缝平砌,有一尺多厚,石缝较大的地方则用铁楔填塞,然后灌以石灰。墓顶有人工封土,现存封土厚约5米,系用较粘的红褐土,掺杂灰白沙土,分层夯打筑成的。在封土西部距地表深2.1米处,还发现了5件放在一起的完整的石杵,即夯打工具。每一夯层厚度8~10公分。在夯筑的封土中,夹杂有大量的大小不等的石块,石块形状各异,在距地表约1米处,又平铺了一层约8公分厚的小石块。在下面的45公分处,又设一层约15公分、稍大点石块的层。两层石块的分布有规律,显示是有意搀和平铺的。这些碎石都是就地取材,将大块石头打碎使用的。
王处直墓规模较大、结构严紧,在形制、结构上明显体现了晚唐、五代特点。一方面承袭中原晚唐墓葬的特征,将墓地选在三面环山的“风水宝地”,墓室用青石砌筑,墓道是短斜坡式,甬道和墓室开小龛,龛内置十二生肖浮雕。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特点,如四神形象,唐墓中多绘于墓道、甬道或墓室四壁,该墓却浮雕于志盖四斜面上;十二生肖在唐墓中多阴刻于志石四周,该墓却以浮雕形式置于壁龛之中;耳室顶部用大条石砌成叠涩顶而不用券顶;后室棺床面积很大,呈凹字形,受五代时期凹形平面之木床的影响,棺床中间还有方形腰坑等。这说明,该墓虽承袭唐制,但已有新的变化。
综述
王处直墓出土墓志一方和8件十二生肖人物浮雕,还出土了一批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石器等文物。
浮雕武士石刻
浮雕武士石刻其中一个武士身着戎装,顶盔贯甲,怒目圆睁立于牛身之上,肩和头部卧一只凤凰。武士手握宝剑,剑尖指向卧牛口中的荷花。雕像用红色、赭石、黄色进行了彩绘。另一尊武士浮雕像,脚踏麋鹿,手握宝剑,剑尖指向麋鹿口中的荷花,肩上青龙盘卧,龙首爬上武士头顶。两块武士浮雕的形象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门神:唐太宗时期的大将秦琼叔宝和尉迟恭敬德。
志盖雕刻
志盖四坡面雕出了四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
壁画浮雕
王处直墓墓室除后室顶部未绘壁画外,其余各个部位皆绘壁画,面积约100平方米,内容包括男女奉侍、山水花鸟、云鹤、星相图等。尤其是墓中18块曲阳汉白玉浮雕武士门神、生肖、散乐、奉侍等几组雕刻装饰于墓室各壁,构成墓葬的一大特点。
彩绘散乐浮雕长 136厘米,高 82 厘米,由一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 此浮雕表现的是乐队吹奏表演的热闹场面:由 15人组成,右边第一人为女性,穿男装,头戴黑色幞头,身穿褐色圆领长袍,双手交叉于胸前,手中横握一棒,棒上有双环丝带,似为乐队指挥。 右下角2 名男性头缠布带, 好像在进行表演或在队前导引。12 名演奏者均为女子,分为前后两排,分别持有箜篌、筝、琵琶等乐器。
墓志
由墓志可知,墓主人为唐末、五代时期的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王处直其人在《旧唐书》、《旧五代史》有传,是当时河北藩镇势力之一。志文除详细记载了他的家世和生平外,也反映了当时藩镇割据战争的一些重要史实,对研究河北地区的藩镇割据,补正文献记载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王处直
王处直其人在《旧唐书》《旧五代史》均有传,生前官拜义武军节度使,节制易、定、祁三州,为河北地区的重要藩镇将领。后养子王都发动兵变,王处直被软禁,忧愤而死。王都夺权后,为了脸面和名声,他请来了最好的工匠为其养父修建陵墓,进行厚葬。
北方地区发现的有明确纪年的五代墓较少,王处直墓是研究五代北方地区墓葬形制的珍贵材料。墓室壁画浮雕对中国雕塑史和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材料,也是曲阳石雕艺术历史发展的重要实物佐证。
2013年3月5日,王处直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2月,王处直墓被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公布为“河北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
王处直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灵山镇西燕川村。
自驾:自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王处直墓,路程约31.5千米,用时约4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