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1 07:29
王太岳(1722年-1785年)字基平,号芥子,直隶定兴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六十一年,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擅文名,卒于高宗乾隆五十年(1785年),年六十四岁。
王太岳生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生有至性,每当有人说到古来有忠义的事,就为之感慨流涕,即使看剧也如此。生性喜欢交友,与邵齐焘、郑虎文、顾汝修等人关系尤其好,互相写信直率地劘切文章的道义。每次与他们分别,他必然情不自禁地泫涕。他议论经典同时致力于训诂,论学兼收陆九渊、王守仁,作诗取法于魏晋,下及唐人,纯古淡泊,时称高格。开始时喜欢写骈体文,见到了邵齐焘的作品,惊叹其为上天所授,于是辍笔不再创作,而规《史记》、《汉书》及韩愈、柳宗元,气格高简,卓然名家。尤其对经世之务有意向,所到之处必然爬梳剔抉,据今考古,咨询人民疾苦来考证议论。
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
十二年(1747年)丧父,此后和颜悦色侍奉母亲四十年如一日。无论他去哪任官,都必然带上母亲。
十五年(1750年),担任日讲起居注官。
十八年(1753年),担任江南乡试副考官。
十九年(1754年),授侍讲,转侍读,担任会试同考官。
二十年(1755年),补甘肃平庆道。
二十三年(1758年),调西安督粮道,在平庆和西安任官都施行惠民政策。
三十三年(1768年),被提拔为湖南按察使。
三十六年(1771年),调到云南担任按察使,忧心铜政的弊端,于是旁搜博讯,指出其中利害的由来。他说铜政的要务,必宽给价,给价足,然后厂众聚;厂众聚,然后开采广;广采则铜多,铜多则用裕。又说云南山高脉厚,山广矿砂,如果加以人力,穿峡成堂,则初辟之矿,入必不深,而工亦不费,兼地僻林萃,炭也容易得到。论尤切中当时,补救釐剔,厥功甚伟。云南人在七贤祠祀之。
三十七年(1772年),升迁为布政使。同年,因审问拟罪逃兵宽容放纵而落职。
四十二年(1777年),皇帝命他在四库全书馆担任总编纂官。
四十三年(1778年),像之前一样授他检讨一职。
四十七年(1782年),升迁为国子监司业,丧母,悲伤异常而毁损其身如壮年人一般。
三年之后(1785年)去世,年六十四。
《泾渠志》三卷,《清虚山房集》、《芥子先生集》,共二十四卷。
《清史列传卷七十二·文苑传三》原文
王太岳,字基平,直隶定兴人。乾隆七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十五年,充日讲起居注官。十八年,充江南乡试副考官。十九年,授侍讲,转侍读,充会试同考官。二十年,补甘肃平庆道,。二十三年,调西安督粮道。三十三年,擢湖南按察使。三十六年,调云南按察何。三十七年,擢布政使。是年,以审拟逃兵宽纵落职。四十二年,命在四库全书馆为总纂官。四十三年,仍授检讨。四十七年,擢国子监司业。后三年,卒,年六十四。
太岳生有至性,每言及古来忠义事,辄为感慨流涕,即观剧亦如之。二十六岁丧父,事母色养,四十年如一日。官辙所至,必与板舆俱。比居丧,年已六十一,哀毁一如少壮。性好朋友,与邵齐焘、郑虎文、顾汝修诸人尤善,寓书往复,率以文章道义相劘切。每别,必泫涕不自已。言经兼训诂,论学兼取陆、王,诗宗魏晋,下及唐人,纯古淡泊,时称高格。初好为骈体文,见齐焘作,叹为天授,遂辍不作,而取规史、汉及韩、柳,气格高简,卓然名家。尤有志于经世之务,所至必爬梳剔抉,据今考古,咨民之疾苦而考论之。在平庆及西安,皆有惠政。又留心水利,著《泾渠志》三卷。在云南,闵铜政之弊,于是旁搜博讯,指利害所由来。其言铜政之要,必宽给价,给价足,然后厂众聚;厂众聚,然后开采广;广彩则铜多,铜多则用裕。又言云南山高脉厚,山广矿砂,诚使加以人力,穿峡成堂,则初辟之矿,入必不深,而工亦不费,兼地僻林萃,炭亦易得。论尤切中当时,补救釐剔,厥功甚伟。滇人祀之七贤祠。著有《清虚山房集》、《芥子先生集》,凡二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