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更新时间:2023-01-12 07:58

王娜,女,1965年11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台长、党委委员,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基地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政协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自治区科协常委,新疆天文学会理事长,新疆留学生联谊会副会长。

人物介绍

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1996年−1997年澳大利亚国家天文台访问学者,2001年获北京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2004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澳大利亚国家天文台博士后。

主要从事天体物理研究,在专业研究领域中,获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脉冲星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在我国率先开展脉冲星的导航研究,是利用国内射电望远镜做出脉冲星观测研究成果最多,水平最高的专家。1997年,作为“海归派”的一员,怀揣着报效祖国的美好愿望,从澳大利亚归国后,马上紧张地投入到由澳大利亚ATNF(澳大利亚国家射电天文台)、英国Jodrell Bank天文台、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乌鲁木齐天文站(新疆天文台前身)共同组成的研究组中,主持国际合作课题“脉冲星观测与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科研方向

是国内重要的脉冲星观测研究基地的建立者,领导的团队使用新疆天文台25米射电望远镜开启国内脉冲星观测研究的先河,获得在国际上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先后主持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脉冲星观测研究及其计时导航应用”,973/863子项目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从事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观测研究、脉冲星射电多波段辐射特性观测研究、星际闪烁、银河射电暂现源观测研究、毫秒脉冲星监测及脉冲星内部结构和演化研究、X射线脉冲星导航应用、脉冲星计时和引力波探测等。已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独立引用480余次。

近年来还承担新疆110米射电望远镜QTT(QiTai radio Telescope)的概念设计、科学目标预研究、关键技术研究等工作。

研究领域

新疆天文台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射电天文、光学天文与技术应用和应用天文,主要从事脉冲星、恒星的形成与演化、星系宇宙学、高能天体物理、微波接收机、卫星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与观测。新疆天文台在脉冲星观测与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对推动相关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与王娜在这一领域中做出的努力有着重要关系。

脉冲星具有超高密度、超强磁场、超强电位、超强辐射、超高温度等物理特性,其中最突出的特点还是它超高稳定的时间特性,因此脉冲星被称为“最稳定的天文钟”。针对脉冲星的这一特点,研究者提出了利用脉冲星计时的设想。但是,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还不是十分理想,只有新疆天文台十几年坚持对几百个强源脉冲星进行监测、复测和相关研究。王娜在乌鲁木齐成功建成了国内重要的、具备国际水平的脉冲星到达时间观测系统。由新疆天文台主持的“乌鲁木齐25米射电望远镜脉冲星观测系统”项目获得200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被国家天文台评为当年“十大天文科技进展”之一。该项目与其取得的重要成果一起,填补了我国在脉冲星观测方面的空白,开创了我国脉冲星理论研究与实测相结合的新领域,带动了我国脉冲星实测的发展,使新疆天文台成为国内及国际上重要的脉冲星实测基地之一。

成就与奖励

作为主要人员主要参与的“乌鲁木齐2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和“乌鲁木齐25米射电望远镜脉冲星观测系统”项目分别获得1999年和200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分别排第九和第二名)。荣获新疆政府颁发的首届“新疆青年科技奖”、新疆第九批有突出贡献专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中科院第三届“十大杰出妇女”、“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奖、“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