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庆

更新时间:2024-10-17 14:58

王广庆(1889-1974),字宏先、我居。河南新安人。1911年参加同盟会,参加武昌起义。后任四川开县知事。1914年留学日本东京法政专门学校经济科,1917年毕业回国。任教于开封甲种农业学校。1918年任陕西靖国军司令部讲习所教员。1921年回河南从事实业。1925年初任临颖县县长。同年7月,任国立河南大学校长。1928年后,任河南省建设厅科长、省政府总务处处长、国民政府监察院参事、监察委员等职。1938年10月,任国立河南大学校长。其间,率校迁豫西、陕西等地坚持办学;根据战时情况调整院系,增设园艺系,合并文史系和数理系:开办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医院和中小学,为地方服务。促成学校于1942年3月改为国立,继任校长。1945年后任立法院立法委员。1949年去台湾。著有《河洛方言》《河洛近年石刻出土记》《语文发微》《复音互用发微》等。

人物生平

王广庆(1889-1974) ,字宏先、磁涧乡掌礼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10月“西安起义”成功后,张钫率军东征,王广庆与河南同盟会盟友于是年年底投军潼关,参加东征军,任职幕府。1912年,随陕西陆军第二师(原东征军)到川东,出任开县(今四川省开县)县长。

1914年,东渡日本,入私立政法学校攻读政治经济学,毕业后回国,羁留北京。1917年,随张钫由北京至陕西,在靖国军总司令部参赞戎机,谋划军事。1923年,在上海大学担任校务员。1924年,“北京政变”后,胡景翼任河南督军。王广庆返豫,先后担任开封和临颍县县长。1928年,任河南省建设厅第一科科长。此后一直在省内政界供职,并曾任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

1938年10月,王广庆于民族危难中接任河南大学校长。当时,河南大学各院为躲避日本侵略军,已分别迁至鸡公山和镇平县。王广庆接任校长后,为集中办好学校,即带领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以及校本部从鸡公山来到镇平,与先行搬来的农学院、医学院汇合,借住官舍、寺庙,并租用一部分民房,安顿上课。在国难当头,财政窘迫,教育经费很难保证的情况下,王广庆竭力争取河南省主席程潜以及张钫等人的支持,保证了学校经费如数拨给,使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数千名师生眷属的生活得以维持。

1939年5月,日本侵略军进攻新野、唐河,镇平危在旦夕。王广庆又带领河南大学师生,携带图书、仪器,翻越伏牛山,行程300余公里,抵达嵩县。

河南大学在流亡途中,历经迁徙,人员物资有不少流散,加之嵩县地处伏牛山腹地。穷山僻壤,交通不便,维持一所大学十分困难。但是,在王广庆主持下,把各分院分别安顿在县城和潭头镇,因陋就简,复学上课。王广庆又多方聘请教师,加强师资力量。学校每年送毕业生,招收新生不辍。除坚持正常教学秩序外,学校还帮助当地创办了中小学、简易师范、幼儿园、体育训练班,发展山区教育。农学院深入实地调查,举 行“知识讲座”,帮助农民防治小麦病虫害;医学院在县城创办医院,为群众防病、治病。广大师生理论联系实际搞科学研究,先后创办了《大学论坛》、《农学院季刊》等刊物1940年,文学院创办《学术月刊》、王广庆在发刊词中号召教师、学生“以中原文化之发扬,世界学术之介绍,以及发抒心得,交换所学”为宗旨,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1941年10月,中共党员、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嵇文甫,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进步师生无比愤怒,立即掀起抗议运动。王广庆也积极多方联系,设法营救,嵇文甫终于在1942年3月获释。

1942年,河南大灾,学校经费不给。王广庆力请来校视察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前任校长刘季洪帮助,把河南大学改为国立,增加了学校经费来源,扩大了招生区域,使陷于困境的河南大学获得了新的发展。

1944年5月,日寇进攻嵩县,医学院300余名师生奔向潭头 。日寇侵占嵩县县城之后,接着进攻潭头,河南大学遭受寇军袭击,教师、学生,家属10余人遇难,理学院图书、仪器尽毁于战火:逃离潭头的师生眷属,在崇山峻岭之中,历尽艰辛,跋涉月余,才陆续到达淅川县的荆紫关。河南大学遭此大劫,广大师生悲愤不已,王广庆作为一校之长,也沉痛万分,遂于10月引咎辞职。此后,王广庆曾任国民党“国民大会”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员。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王广庆由上海去四川,后到台湾。1958年,美国士兵在台湾驱车轧死中国公民刘自然,激起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愤怒。王广庆愤然在民众抗议书上答名,要求严惩凶手,踊跃参加了台湾人民反对美军暴行的爱国群众运动。

1974年2月14日,王广庆因病去世于台北,终年85岁。

学术成就

王广庆一生,酷爱金石和语言学。1923年,洛阳城南出土《三体石经》,王广庆亲往察看,视为瑰宝,并精拓数本、分送章太炎、于右任诸人鉴赏。章太炎经过仔细考证,作《洛阳新出十三体石经考》,确定为曹魏正始年间邯郸惇所书,并为之题诗曰“正始:“传经石,人间久不窥。洛七无故发,孔碑到今垂。八体追秦刻,千金笑华笔。中原文武尽,麟出竟何为?” 接着,王广庆发表《洛阳先后出土正始三体石经记》,介绍了《正始三体石经》的出土情况,引起国内识家的重视。他在任河南大学校长期间,曾精心研究金石和语言问题,著成《河洛方言》1卷、《洛阳近年石刻出土记》(《洛阳访古记》卷和《语文发微》等文章。抗战胜利后,又著《复音互用发微》1卷。可惜,这些著作未能刊行。到台湾后,王门庆仍埋头著述,曾出版《复音词声义阐微》一书,在学术界颇具影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