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

更新时间:2024-10-29 20:19

王建国,1957年7月2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建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学会第十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人物经历

1957年07月23日,王建国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

1978年10月至1982年10月,就读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学本科,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11月至1985年06月,就读于南京工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刘光华钟训正张致中许以诚教授组成的导师指导小组,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11月至1989年06月,就读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齐康院士,并获得博士学位。

1989年07月至1990年10月,在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工作。

1991年01月至1991年07月,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任教。

1990年11月至1992年12月,担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助理。

1995年05月至1995年07月,前往日本爱知工业大学进修。

1993年01月至1997年08月,担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副所长。

1997年09月至2001年09月,担任东南大学建筑系副系主任。

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担任东南大学建筑系系主任,以及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3年11月,担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以及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入选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王建国在中国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构建了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从技术层面揭示了城市空间形态的建构机理,初步破解了城市建设中有关高度、密度和风貌优化和管控等方面的城市设计难题。主持完成广州总体城市设计、南京总体城市设计、郑州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牛首山游客中心等数十项重要工程实践。王建国的主要学术成果包括:

一、在中国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构建了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为现代城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创立和发展、城市设计工程实践及专业教育作出了开拓性贡献。首次建构了基于城市“型”、“类”、“期”属性的城市形态分析方法、凝练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二种城市设计方法论;首次提出了城市设计实施操作的“双重过程论”和“绿色城市设计”的学术思想。

二、针对中国特定国情,研发了系列大尺度城市设计的量化技术方法并应用于工程实践,从技术层面初步破解了中国城市高层建筑布局紊乱、建筑开发强度失控及景观科学优化等方面的科学难题。首次提出城市高层建筑合理布局的量化引导管控方法;原创建构了城市用地开发强度和容积率科学判定的技术方法;首次提出并实践了基于动态随机视点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法。成果应用实施于南京、杭州、郑州等地的城市设计工程项目。

三、系统开展城镇建筑遗产保护改造研究并取得多项创新成果。针对全球城市发展转型面临的重要挑战,开展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再生研究,继而拓展到城镇历史环境保护领域。主持开展针对城镇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研究;研究建立了遗产建筑综合价值评估标准和定量评估方法,初步廓清了中国传统木构和砖构建筑的结构机制和材料退化机理,研发出建筑遗产价值评估决策支持系统和既有建筑更新保护可视化的软件并获著作权。

四、理论探索、教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相长,王建国及团队先后大尺度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创作、绿色城市设计、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四个方面的工程实践。

截至2019年12月,王建国先后出版论著7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出版著作

期刊论文

1. 王建国, 高源, 胡明新. 基于高层建筑管控的南京老城空间形态优化[J]城市规划, 2005(1): 45-51

2. 王建国, 张彤. 上海世界博览会规划设计[J]世界建筑导报, 2005(4): 66-67

3. 王建国. 上海世界博览会产业历史遗产保护和浦西内港码头区设计[J]世界建筑导报,2005(4): 78-79

4. 王建国, 陈宇. 盐城中学南校区规划和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5(6): 34-37

5. 王建国. 21世纪初中国建筑和城市设计发展战略研究, 建筑学报2005(8): 5-9

6. 王建国. 山水相依、清雅素裹――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建设印象[J], 时代建筑2005(4): 112

7. 王建国, 徐小东.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生态策略[J], 建筑与文化2006(8): 11-19

8. 王建国, 彭韵洁, 张慧,王彦. 瑞士产业历史建筑及地段的适应性再利用[J], 世界建筑2006(5): 26-29

9. 王建国, 蒋楠.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J], 建筑学报2006(8): 8-11

10. 王建国, 程佳佳. 海峡两岸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比较研究[J], 城市建筑,2006(9): 6-10

11. 王建国, 安宁. 继往开来,把握机遇 回应新世纪挑战――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十年发展[J], 建筑与文化2007(10): 19-24

12. 王建国. 江宁区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园公共教学楼设计[J], 建筑与文化2007(10): 38-39

13. WANG Jianguo, JIANG Nan. Conservation and adaptive-reuse of historical industrial building in China in the post-industrial era. Frontier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of China. 2007,1(4):474-480 (Translated from Architecture Journal, 2006,(8):8-11)

14. 王建国, 张愚, 沈瑾. 唐山焦化厂产业地段及建筑的改造再利用[J], 城市规划2008(2): 88-92

15. 王建国, 徐小东. 基于可持续发展准则的绿色城市设计交通策略[J], 城市发展研究, 2008增刊8-13

16. 王建国, 王湘君, 徐宁. 江宁博物馆[J], 建筑与文化, 2008(10): 30-31

17. 王建国, 龚恺. 关于建筑学办学国际化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育, 2009(1): 29-31

18. 王建国. 城市再生与城市设计[J], 城市建筑 2009(2): 3

19. 王建国. 基于城市设计的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中国科学(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20.Technological Sciences, Vol 39(5)830-839)E辑:技术科学, 2009,39(5): 830-839

21.Wang J.G. A research into the large-sdaled spatial forms of cities based on urban design,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 52(9): 2486-2496

22. 王建国. 如何欣赏城市天际线[J], 中国国家地理,天际线增刊, 134, 2009

23. 王建国、冷嘉伟, 杨俊宴. 特大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的思考――以郑州二七中心区为例. [J]建筑学报2009(12): 1-6

24. 王建国, 魏羽力. 南京2007-2009[J], 建筑创作, 2010()2: 29-30。

25. 王建国, 赵烨. 无锡惠山森林公园景观修复规划探讨――在空间疏理中提升环境价值[J], 规划师2010(4): 30-35

26. Wang J G, Zhang Y, Feng H, A decision-making model of development intensity based on similar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attributes intervened by urban design. Sci China E-Tech Sci,2010,53(7):1743-1754

27. 王建国, 张愚, 冯瀚. 城市设计干预下基于用地属性相似关系的开发强度决策模型[J],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 2010, 40(9): 983-993

28. 王建国, 王鹏, 徐小东, 孙海霆, 姚欣悦. 绵竹市广济镇文化馆[J], 建筑学报2010(9): 74-76

29. 王建国. 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现状及其可能性[J], 城市中国, 2010(44): 106-108

30. 王建国, 王兴平. 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新型城市化下的趋势[J], 城市规划, 2011(2): 20-21

31. 王建国, 魏羽力, 汪坚强. 大尺度城市设计中的时序问题――以南京东山新市区中心为例[J], 城市规划, 2011(2): 64-67

截至2019年12月,王建国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世界高校讲学交流,在世界城市论坛等18次国际学术会议做主题发言。

截至2019年12月,王建国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郑州等40多个城市主持完成了100余项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

截至2019年12月,王建国先后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2003)、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3)、二等奖4项(1998、2000、2016、2017)、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2018);全国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部省级设计一等奖7项,国际奖2项。

人才培养

王建国为本科四年级主讲《城市设计》,五年级《毕业设计》和一年级《设计初步概论(城市设计)》。承担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现代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和博士生《城市设计文献选读》课程。

2016年2月11日至15日,王建国率团访问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与城规学院和哈佛大学设计学院。2月12日,王建国应邀在哈佛大学做了题为《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与成就》的演讲。

截至2015年11月,王建国已培养博士和硕士80余人,其中指导博士生获2013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截至2019年12月,王建国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导师)等;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等称号。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出版图书

人物评价

王建国潜心研究,为教学教材奠基、为科学发展把脉;锐意教改,立足传承东南特色,融汇创新开放视界;参加实践,学有所长发挥特色,贯穿教学培养后学。为全国建筑专业教育事业发展和创新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华网评)

王建国儒雅谦虚,团结同道,尊重长辈,爱戴学生。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因材施教,是一位具有传统情怀又不乏现代思想的知识分子典范。(东南大学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