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5 13:09
姓名:王弘立
职业:物理化学家
籍贯:江苏昆山人
1940-1944年 在重庆中央大学化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46-1951年 在美国奥斯丁得克萨斯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硕士及博士学位。
1952-1953年 美国达拉斯美孚石油公司油田研究所高级研究化学家。
1953-1955年 美国奥斯丁得克萨斯大学高级研究科学家。
1956-1982年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历任题目组长、副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7-1995年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7-1996年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弘立,1922年8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县。初中就读于昆山中学及其父王谨之执教的上海澄衷学校。在上海光华附中念高中时,李锡恩(今名李嘉音)老师激起了他对化学的浓厚兴趣。1939年以同等学力考取重庆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入学一年后,转入化学系。1944年被征调为译员,1945年去美。二次大战结束后,进奥斯丁得克萨斯大学化学系攻读物理化学,获硕士及博士学位。1951年9月在旧金山为美国移民局所阻,未能实现回国的意愿。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并安装成功了历史上第一台以热敏电阻为温度检测元件的微量热器,后来应用于润湿热的测量。1955年10月回国。
1956年,王弘立到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1962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及题目组长、研究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1983~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先后任表面物理、催化基础研究、分子动态及稳态结构,以及羰基合成及选择氧化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1987年起任《分子催化》主编。
60年代初,国家有关部门确定合成氨工艺改造为重大科研项目之一,并组织了全国力量进行攻关。其中的关键之一是:由大连化物所承担的合成氨原料气净化新流程3个催化剂的研制。王弘立负责其中脱硫新催化剂的工作。他和同事们开发出了新型脱硫催化剂,达到了尾气中硫浓度低于1×10-6的技术指标要求。这种原料气净化新流程,为把中国的合成氨工艺,从40年代的落后面貌一举提高到当时60年代的国际水平,作出了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激发了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工作热情,也焕发了王弘立的科研活力。在蛰伏了许多岁月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催化表面化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其主要特点和核心内容是,以表面化学的手段和观点去研究催化作用。从本世纪30~40年代P.H.Emmett等提出了测量催化剂表面积的方法,并把催化剂的表面积同催化活性相关联开始,近代催化表面化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的关键性问题包括:(1)担载金属催化剂中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2)反应物小分子的活化;(3)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王弘立在这三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担载金属催化剂普遍应用于工业实践,十分重要。载体(多数为氧化物)和其担载的活性金属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催化剂性能的重要因素。载体并不单纯起个分散及支撑金属组份的作用,而是通过金属载体的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调变了金属的性质,使其催化性能得到提高。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是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中的一种。80年代Tauster等人在过渡金属/TiO2催化剂体系中发现,经400~500℃的氢处理后,过渡金属上的氢及CO吸附性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甚至可以一直下降为零。这个现象经确认为由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所引起,被称为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并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门课题。当时的流行看法是,TiO2经高温氢处理后还原为TiOx,其中X<2,此TiOx物种迁移到过渡金属表面,将其覆盖,从而影响其对氢及CO的吸附性能。
王弘立等通过对用溅射法制备得到的Pt/TiO2体系的细致考察,肯定了TiOx向金属表面的迁移。而且,同时还发现了Pt向TiO2内的扩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SMSI的金属载体双向扩散模型。在其后进行的Fe/TiO2单晶体系的工作中,进一步验证了这个双向扩散模型,并测定了迁移物种TiOx中的X≈1。通过以上工作,扩展并深化了人们对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的认识。
在兰州化学物理所进行的对甲烷氧化偶联体系氧活性物种的考察中,使用XPS对La2O3/MgO体系取得的数据表明,此种体系的氧活性物种,是带电荷的分子氧而不是通常文献上根据Li2O/MgO体系所报道的带电原子氧物种O-。不同的甲烷氧化偶联体系可能具有不同的活性氧物种现已成为催化界的共识。另外,王弘立等在TiO2(110)单晶表面上,沉积不同数量的铁原子,再观察其CO吸附性能后发现,孤零零的单个铁原子不吸附CO,当然也就不能活化CO。在Fe(110)上的CO吸附研究表明,先在低温(170K)吸附CO再升温到室温,同直接在室温吸附CO 所得到的结果不同,前者全部为分子吸附,而后者部分CO已经解离。这是由于在低温时进行吸附,CO可将Fe(110)表面全部覆盖,升温至室温并没有改变这种CO分子紧密排列的状态。由于缺少CO分子解离所必需的空间,即一定数量相互邻近的裸露铁原子,在此条件下,CO并不发生解离,从而得到了与在室温直接吸附CO不同的结果。这项工作揭示了CO在Fe(110)上的吸附态,不仅决定于温度、压力、覆盖度等这些人们所熟知的因素,还取决于过去人们所忽视的该体系的吸附历史。并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需要几个铁原子在一起才能吸附和活化一个CO分子并使之解离,而单个铁原子不具有这样的能力。
王弘立对新事物敏感,勇于开拓。他在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任职期间办过几件影响深远的事,如①1983年开辟了酶催化这一前沿研究领域,并委托李树本负责。现已购置了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已开始出高质量的成果。②于1985年开始,同兰州炼油厂洽谈协作,设想由兰炼资助兰化所进行共同商订的研究项目。实验室工作完成后,在兰炼做中试,最后在兰炼投产。这种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模式,在兰化所与兰炼之间已发展成相当规模,使双方都有收益。③为了更好地沟通国内的催化研究工作,并争取加强同国际同行间的联系,于1987年创办了《分子催化》杂志。
王弘立在研究工作中选题不拘一格,富有挑战性,在以表面化学的手段和观点来考察催化的目标下,向各个方面渗透。他所开展工作的催化体系,从担载金属到担载氧化物,从溅射薄膜到单晶,从合金到分子筛,围绕着催化表面化学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有益和有力的探索。这对他的学生在科学创新方面是个很好的锻炼,为他们的成长,他倾注了很多心血。他认为搞研究工作无所谓上班还是业余时间,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时刻准备着迎接工作中出现的难题。
王弘立为人正直,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奋发图强,努力创造新的局面。为创办《分子催化》,他呕心沥血,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有时为了弄清楚文章中的疑点以及审稿人之间的不同意见,常常多方查阅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