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拱璧

更新时间:2024-02-22 14:53

王拱壁(1886~1976)原名璋,以字行,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孝武营村(今属漯河市召陵区静乡)人,王拱璧幼时聪慧,17岁考中秀才,后又以第一名考入陈州中学堂。1904年考入河南大学堂。1906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中国体育专科学校深造。由革命党人万仞千介绍加入同盟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南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民盟河南省委委员。1976年病故,享年90岁。

人物生平

王拱壁1910年从上海回到河南,在汴,郑、洛、宛之间从事革命活动,策动武装起义。1911年与革命党人王偨(西华人)、万仞千等志士策划炸毁清军火药库,对打击清王朝在河南的统治起了很大作用。

1917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教育和社会科学。任中国留日学会干事,河南省留日学会会长,在反对皖系政府签订《中日共同反帝协定》的斗争中,他率领留日学生在东京街头游行示威。与日警展开械斗。

1919年受留日学会总会的派遗,回国参加“五四“运动。此间,为揭露日帝侵华阴谋,将留日观感写成《东游挥汗录》两集及《河南人的头等大事》等,对于唤醒民众爱国热情起了一定作用。

1920年留日回国,改本村孝武营为青年村,以农村为阵地,以教育为中心,搞村治,办教育。改本村崇实小学为青年公学,实行政教合一,1925年青年公学被土匪焚毁。王拱璧忍痛携眷迁至开封,任河南大学教授。因思想“左”倾,1935年与嵇文甫。王毅斋八名进步教授被学校当局解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积极参加抗战,在开封,准阳等地讲演数十次,讲述日本侵华史和抗战必胜。

1938年河南部分地区沦陷,王拱璧赴四川和著名历史学家顾颛刚等组织“边疆建设协会”,冀图开发边疆,巩固后方。曾撰有《川康资源初探》及《川康经济建设刍议》。后被军阀所阻,未能实现。又写《看重庆、望中原》一文,登载于《大公报》上。王拱璧险遭迫害,1942年被迫返乡。改青年公学为青年中学,培养大批人才,支援抗日战争。建国后,王拱璧先后被选为河南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民盟河南省委委员。1951年王拱璧调任河南省图书馆副馆长,钻研业务,改革管理制度。他在建设新馆和设计馆内结构布局上,付出了大量心血。1976年病故,享年90岁。

主要作品

王拱璧在公余时著有《版本常识》《版本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