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青

更新时间:2023-10-20 11:15

王晓青,1900年7月2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汪家冲,区域地质学家、地质制图学家。早年从事湖南省和中南地区的地质、矿产调查及研究工作,发现和评价了几十个不同矿种的矿产地,特别为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和矿产资源应用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湖南通”。1955年以来,以地质编图、制图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进行了中国区域地质综合研究,是对中国地质资料的全面系统总结,对提高全国地质研究程度和对地质找矿工作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本词条还介绍了我国第一代通俗歌曲歌手王晓青和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王晓青。

人物经历

王晓青,曾用名王震,1900年7月2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汪家冲。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获理学士学位。1926 年回到湖南长沙,在修业中学当了两年教师。1928年春,他进入湖南省地质调查所,在该所负责人刘基磐等领导下从事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他参与了湘潭上五都锰矿、益阳板溪锑矿、湘乡梓门桥煤矿、新化锡矿山锑矿等矿产地质调查,也参与了湘中六县的区域地质调查与填图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34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应四川省政府的邀请,组织考察团赴四川进行工业、交通及地质矿产综合考察。王晓青为赴川考察团成员。他对四川彭县多金属矿床进行了详细考察,并提交了考察报告。他还提出应尽快成立“四川省地质调查所”,并拟订了建所组织大纲与人员配备方案。3年多以后,留德归来的地质学家李春昱,在翁文灏推荐、指示下,筹创、建成了“四川省地质调查所”,并担任所长。王晓青等人早年的合理化建议很快得以实现。

王晓青由四川回湖南后,又对各地矿产地质做了很多调查,取得了很多成果。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日本侵略军向华中地区推进。1938年夏,湖南省地质调查所为保全资料、标本、仪器设备等,迁往湘西南山区洪江县的黔城镇。王晓青在二位工友陪同下,不辞辛苦,承担护送所里物资、工作用品等的重任,随民船逆沅江而上,历时月余,才安全到达目的地。随后,他就近着重调查了湘西南地质矿产。1940年,李四光一行到达湘西南洪江、会同等地进行地质矿产考察时,王晓青陪同前往。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湖南省地质调查所迁回长沙。王晓青又着重调查了湘西北山区地质矿产。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王晓青和所有正直的知识分子一样感到欢欣鼓舞。1950年春,为了使刚刚建立的湖南省人民政府了解全省矿产资源情况,王晓青在《新湖南日报》上连续三天发表《湖南的地质》长文。同年,他作为湖南省科技界12 位代表之一,到首都北京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召开的全国首届自然科学工作省代表大会。1951年,他担任中南地质调查所长沙分所所长,又兼湖南大学教授。1953年,他被任命为常宁县水口山铅锌矿勘探队队长。1954年他任中南地质局副总工程师,担负起了中南大行政区地质事业的技术领导重任。同年,他加入“九三学社”。

1955年,王晓青调到北京,任地质部矿产普查委员会二级工程师,后又调往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1956年任该所第一研究室(即区域地质及综合地质编图研究室)主任。从此参与领导了全国的区域地质综合研究及地质图件编制事业。1959年他又担任了“中国地质图编审委员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由于他出色的工作在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领导编制的很多图件都获得了多项大奖。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虽受到严重冲击,但他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最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以后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90年1月25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0岁。

技术成就

王晓青于1928年至1954年的26年间,一直从事湖南及邻区的地质、矿产调查研究工作,踏遍了几十个县的山山水水,调查了20多个矿种的上百个矿产地,编写了几十份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报告,并编制了10张局部地区的地质、矿产图件,为填补湖南及其邻区的地质、矿产资料空白,为提高湖南及其邻区的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做出了显著贡献;掌握了本区丰富的地质、矿产实际资料,在地质界老一辈中被誉为“湖南通”。

当王晓青于1928年春进入湖南地质调查所后,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随田奇等调查湘潭县上五都(地名)锰矿的特征和远景。他们在调查报告中明确指出,该锰矿是红土中的硬锰矿结核,矿石呈肾状、肠状和网结状,因而不同于沉积型的层状和似层状锰矿床,其规模和远景都逊色于沉积的层状锰矿床。接着他们调查了湘潭县五里堆纤维石膏和岩盐矿,查明了该膏盐矿产在第三系,石膏矿层的顶板和底板均为含岩盐的青灰色页岩,膏盐层共厚1米左右,从而查明了此矿的地质特点并评价了其价值。他们又调查了益阳县板溪锑矿,进而对著名的新化县锡矿山锑矿做了研究,指出矿床产出的构造部位是由上泥盆统锡矿山灰岩组成的背斜轴部,远景颇大。此后在20世纪30年代初,王晓青对桃林铅锌矿、黄金洞金矿、大文山锡砷矿和湘乡县铅锌矿等,均一一做了调查研究,并分别写出调查报告。在掌握了大量矿产地质实际资料的基础上,为了把“点”连成“面”,王晓青等在粤汉铁路沿线及其以西地区长沙、宁乡、湘潭、湘乡、衡山、邵阳六县进行了区域性的地质调查,编写了六县地质志,编绘了相应的地质图。这是湘中地区首份大面积的区域性地质成果,对提高本区地质研究程度和开展找矿工作起了重要作用。王晓青在临湘地区的地质调查中,在浅变质的板岩中发现了三叶虫化石,从而确定此板岩层时代为寒武纪;在涟源地区的考察中发现了奥陶纪的笔石化石;在浏阳县的调查中发现了二叠纪乐平煤系底部硅质岩中含磷高,颇有远景。此后不久其他地质学家在湖北襄阳和贵州开阳也相继发现了磷矿层,于是“三阳(浏阳、襄阳、开阳)开泰”流传一时。王晓青在湘东北临湘、平江和浏阳等县地质矿产调查的基础上,跨越洞庭湖到达湘北的华容和常德等县开展野外路线地质填图工作,编写了长沙—常德地区地质报告,并编制了相应的地质图。

1934年王晓青去四川考察回来以后,对湘潭县谭家山、永兴县马田圩和白头狮等地煤矿,资兴县三都煤矿和瑶岗仙白钨矿,郴县柿竹园多金属及钨锡矿,茶陵县邓埠仙钨矿,桂阳县黄沙坪铅锌矿,以及湘东南的汝城和桂东等县的矿产资源概况,均一一做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其中有些矿产查明了其成矿时代和特点(如煤矿,有些确定为属上二叠统乐平煤系——马田圩、白头狮;有的确定为属侏罗系——谭家山、三都),有些查明了矿床成矿特征和规模,对进一步认识和开发湘东南地区的矿产资源奠定了良好基础。20世纪30年代,王晓青在对湖南各地各种矿产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与编写了总结性的巨著——《湖南铁矿志》(1934)、《湖南锰矿志》(1935)、《湖南钨矿志》(1937)及《湖南锑矿志》(1938),后三部他都是第一作者。

抗日战争初期,王晓青对湘西南地区元古代板溪群中的金矿和邻省贵州锦屏、天柱等县的金矿,进行了广泛调查,首次发现了南方变质岩系中有金的成矿作用和形成金矿的有利条件。找到了板溪群中的含金石英脉,进而编写了“湖南的板溪群”和“湖南金矿的分布”等研究报告。抗日战争中期至后期,王晓青填制了北起泸溪县,南至湘桂二省交界的道县,西至湘黔省界,包括九个县范围的湘西南地区地质图和矿产图,这是本区的第一张地质图和矿产图,从而填补了湘西南地质的空白,为开发边远的湘西南作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王晓青领队赴湘西北石门和桑植等县进行地质填图和矿产资源调查。在石门地区的调查中他发现了有工业意义的锰矿;在桑植地区的调查中他发现了由泥盆系砂岩构成的风景奇美的石林和石炭系灰岩形成的溶洞,溶洞中赋存有奇特壮丽的石笋、石钟乳和地下暗河等,现今这些地区已被开辟为湘西北的风景旅游区——张家界。因此,他是揭开湘西北地质—地貌特征奥秘和开辟张家界旅游区的先驱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晓青满腔热诚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50年,王晓青赴河南调查平顶山煤田,他在调查报告中确切地肯定“平顶山是个好煤田”,从而为国家开发平顶山煤田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常宁水口山铅锌矿勘探队队长任上,为评价和肯定水口山是中国大型铅锌矿之一做出了可喜的成绩。王晓青于1954年被任命为中南地质局副总工程师后,深入各普查、勘探区进行全面调查、指导工作,认真审阅各普查、勘探报告,严把质量关,向上级和有关部门积极提出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合理化建议,为推动中南地区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