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5 13:16
王朝闻(1909年~2004年11月11日),原名昭文,四川泸州合江人,中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有浮雕毛泽东像、圆雕刘胡兰像等。
1909年,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1915年至1924年,入私塾和县立高等小学。1925年初考入泸县中学。1926年,暑假自动退学回乡。
1927年至1930年,先后在私立成都艺专、岷江大学、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习美术,曾在成都报纸副刊上发表习作,与人合作剧本和中篇小说。
1932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雕塑,入学前创作的木刻《三等车厢》在上海春地美术研究所展览会展出,受到鲁迅的关注;期间,因经济困难一度辍学;同年,在小学代课半工半读。
1935年,根据鲁迅小说《伤逝》编绘木刻连续画《噩梦》。1936年,《噩梦》参加全国木刻展览会展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放弃未完成的学业参加“浙江流动剧团”,先后在浙江龙泉和湖北、安徽等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画了抗日宣传画、连环画和漫画连环画《姆妈》等作品,散发于群众之中并发表在武汉《漫画》杂志上;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在成都私立南虹艺专和复兴美专任教。1940年,兼任成都民众教育馆艺术部主任,参加中国抗敌协会成都分会;其间创作了雕塑《汪精卫与陈璧君》跪像,以及反映战地服务队生活的报道《二十五个中间的一个》和连环画《民族战士》等。1940年,由重庆赴延安前,将自选的百余幅战地速写交友人拟转往香港出版,不幸在战争中散失。
1940年12月,经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介绍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期间创作了毛泽东像、斯大林像、鲁迅像等许多雕塑和速写作品。1943年,为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坐落设计毛泽东浮雕像。
1945年,抗战结束,参加华北文艺工作团到达张家口,在华北联合大学(后改为华北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任教,期间创作张家口解放纪念碑。1948年,创作《交公粮》《埋地雷》等年画,同时开始创作圆雕《民兵》。
1949年初,参加北平艺专的接管工作,北平艺专和华北大学美术系合并为中央美术学院后,任教授兼副教务长,承担全校文艺理论创作方法课和雕塑系的创作课教学。
1949年,连续十个月在《文艺报》和《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美术评论文章52篇,由雕塑创作转向文艺理论研究。1950年,为《毛泽东选集》封面创作了毛泽东浮雕像。1951年,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创作了圆雕《刘胡兰像》,兼任《人民美术》主编。
1952年,由中央美术学院调到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工作,参与组织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1954年,调至中国美术家协会,主编《美术》月刊,并受文化部委托筹组民族美术研究所,任副所长、所长。
1960年,为《列宁选集》封面创作列宁浮雕像。1961年,开始主编高校文科教材《美学概论》,并多次在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演和座谈,着重探讨群众的审美兴趣和需要,此后对美学理论的研究更为系统和深入。
1974年,分配到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后改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1977年,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任美术理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4月,阔别故乡49年的王朝闻回到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向合江县图书馆赠送亲笔题签的《王朝闻集》,为《四川曲艺选》作序。1988年,离休后,以“夕不甘死”的精神进行研究和写作。
2001年,获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颁发的的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成就奖。2002年,获文化部颁发的第一届造型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2004年11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王朝闻妻子为解玉珍;儿子为牛牛(小名)。
王朝闻喜爱奇石。即使在武汉穿小街窄巷,他也兴致勃勃。在藏石家蔡静安的小平房里,一边欣赏奇石;一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谈锋正健,见解独到,风趣诙谐。
2023年5月,国家文物局网站公布《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王朝闻在列。
王朝闻的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又坚决反对一切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和先验主义,始终坚持从文艺欣赏与创作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文艺欣赏和创作中的各种问题。他坚决反对盲目拜倒在西方现代派的脚下,鄙视以至否定民族优秀的文艺传统。
在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中,王朝闻深刻地认识到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对此,王朝闻深刻领会,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大脑去切身发现、感知、体会生活中的真、善、美。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完善自我,让自我和人民的感情和趣味息息相通,创作的作品更能令广大人民接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创作雕塑《刘胡兰》,王朝闻不仅查阅与刘胡兰相关的大量资料,而且还不辞辛劳,深入实践,探访了许多刘胡兰家乡群众。
创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王朝闻他很重视自己的直接经验,认为这是不盲从任何既有的理论,使自己的研究具有独创的见解的重要依据。英国的美学家休谟认为,建筑中的柱子上细下粗,能引起安全感,因而能使人有愉快感;王朝闻则依据自己的实际观察指出,一些桌凳的腿的设计是上粗下细的,却也可以给人以一种活泼而有变化的愉快感。
王朝闻的美学研究,坚持他认为是在自身审美与艺术的经验中获得了证实的东西。如果他觉得尚未得到证实,那就暂时置而不论,继续思考。同时王朝闻又十分重视从他人得来的间接经验。这包含从对他的同行和战友的创作实践的成败得失的观察思考中得来的经验,也包含从对古今中外卓越的美术家、文学家﹑戏剧家,还有他所接触到的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研究中得来的经验。他研究历史上一系列卓越的文艺家的作品,不仅是为了让读者能充分地欣赏与体验这些作品的杰出与微妙之处,同时也是为了通过这种研究来具体地探讨文艺创造与欣赏的规律,由此阐发和证实他提出的论点。
王朝闻在《艺术札记》中就相当明确地提出了一个看法,即认为古今中外一切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耐看,即经得起反复欣赏。这看来好像是一个很平凡通俗的字眼,但却准确地把握住了艺术对生活的反映和艺术区别于生活的重要特征。大量的事实说明,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成功的艺术作品,都具有耐看这一根本特征,也就是马克思所说艺术的永恒的魅力所在。
王朝闻的“耐看”说的提出,既是他对艺术欣赏的规律、特征的研究必然得出的结论。同时也是对中国美学一贯重视欣赏者的能动性和艺术的“”含蓄”美的优秀传统的继承,这是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王朝闻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也是有卓越贡献的雕塑家和艺术教育家。在70余年的艺术、学术生涯中,他出版了数十部著作,字数接近千万。他的文艺理论和美学著述,关注文艺创作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融为一体,文字亲切随和,切合艺术工作者和读者的诉求。(《光明日报》 评)
王朝闻是一位富于实践品格的美学家,也是一位具有真知灼见的文艺理论家。他一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把全部光和热都献给了文化建设事业,为当代中国文化艺术树立起一座学术丰碑。其美学思想和学术建树,影响了几代文学艺术工作者,也是当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值得重视的学术资源。(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梁江评)
王朝闻的美学思想丰富广博又相互关联。今天我们既要研究王朝闻多样而杰出的创作和理论成就,更应该学习他的品格,学习他熔化学问的能力,这对于当前文艺界经常出现的宏大题目、理论空转、掉书袋、重复引用等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阎晶明评)
2017年5月,王朝闻半身铜像揭幕仪式在家乡——泸州市合江县尧坝古镇王朝闻故居举行。
2019年5月10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和《美术观察》杂志社主办的“王朝闻文艺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纪念王朝闻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