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13 08:39
王松良,男,1967年8月生,福建福安市佳浆人,农业生态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副院长, 兼任中国农学会立体农业与庭院经济分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学、农业生物技术,从事的农业生态学研究分微观、宏观2个方向,前者以作物为材料,研究作物生理与分子(进化)生态学,后者主要是以生态学为理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的战略研究。
1990年7月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1997年获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0-2001年度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荷兰Wageningen大学;
2004年6月获得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
2005-2006年度再次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加拿大Nova Scotia农学院 ;
2012年获得福建省人事厅资助赴台湾中兴大学访学;
2018-2019年度获福建省教育厅学科带头人项目资助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学。
2023年3月,中国致公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
2023年3月,当选为中国致公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
1990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相继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至今,从事农业生态学教学和科研20年,分为3阶段:
1990-1995年,教学与科研都围绕“农业生态学”,以生态系统管理思维俯瞰农业及其微观科学,逐成独立的学术视野。期间参加过国家级生态农业或农业生态系统管理方面研究课题2项,发表论文5篇;
1996-1999年,继续农业生态学的教学及其改革事业,发表教改论文1篇。科研上,以“水稻旱育稀植”为研究主题,参加农业部“丰收计划”课题并主持省厅项目各1个,完成硕士论文并发表4篇学报级论文。以此研究与同事同获2001省科技进步2等奖一项(排名第五);发表论文10篇,其中1篇发表在《农业现代化研究》上,并被中国人民大大《农业经济》全文转载;
2000-至今,从教育部公派赴荷兰进修回国后,逐形成以农业生态学为主题,向其宏观和微观拓展的研究方向:前者依托农业生态学本科课程教学,拓展创立3门研究生课程。以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用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研究,发表宏观农业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2部,其中一部任副主编,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4年开始与加拿大合作双语农业生态学教学,因此获得2005-2006年 “中加政府合作学者”项目奖学金赴加拿大合作研究“中外农业生态学学科和教学体系比较”。该课程2007年获得福建省“精品课程”称号,其成果获得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该课程成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后者以作物为对象,研究其生理生态适应与分子(进化)生态学。先后主持了5个研究课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1项),参加过10多个国家、省厅级课题的研究。完成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省优秀博士论文2等奖),并发表8篇论文,其中3篇一级学报论文。作为子课题主持人参加农业部1项国家转基因专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1、1997年《农业生态学》荣获省优秀课程(排名第二);
2、1998年荣获校教师教学优秀奖三等奖;
4、1999年荣获“中荷交换学者”项目奖学金;
5、2000年荣获校“社会实践工作积极分子”称号;
6、2001年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
7、2002年荣获超大现代农业集团“超大奖研金”二等奖 ;
8、2004年荣获校优秀教师称号;
9、2005年5月荣获“中加政府合作学者”项目奖学金 ;
10、2005年度获得福建优秀博士论文2等奖 ;
11、入选2006年度福建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教厅;
12、2005《生态学》省级精品课程,第二完成人;
13、2005《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校级精品课程,第二完成人;
14、2007《农业生态学》省级精品课程,第二完成人;
15、2008年《中加合作农业生态学双语课程》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16、2008年荣获“2008年福建农林大学“教学名师”称号;
17、2008年荣获“2008年福建农林大学“师德之星”称号;
18、2009年荣获“2009年福建农林大学教学质量贡献”特等奖(全校第一名);
19、2009年《参与式学习机制创新—宏观农学类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制度的引进、改造与实践》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成员:王松良教授、陈冬梅副教授、郭玉春副教授等;
20、2009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五;
21、2009年农业生态学获”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称号(第一负责人);
22、2010年荣获”福建省教学名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