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平

更新时间:2023-10-01 12:36

王柯平,男,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曾先后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人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法语系、瑞士洛桑大学哲学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西和哲学系;现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国际美学协会(IAA)跨国执委;曾任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访问研究员、悉尼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访问教授、希腊奥林匹亚哲学与文化中心荣誉成员、国际普适对话学会(ISUD)副会长。迄今出版中英文著作10余部,主要包括:《<法礼篇>的道德诗学》、《<理想国>的诗学研究》、《旅游美学论要》、《跨文化美学初探》、《流变与会通》、Rediscovery of Sino-Hellenic Ideas (中希思想重估)、Reading the Dao: A Thematic Inquiry (老子道论精义)、Chinese Way of Thinking (中国人的思维)、Spirit of Chinese Poetics(中国诗学精神)、Ethos of Chinese Culture(中国文化精神)、The Classic of the Dao: A New Investigation (老子思想新释) 等,其中Ethos of Chinese Culture被雅典大学教授翻译为现代希腊文正式出版。另发表中英文论文90余篇,翻译理论著作约10 部,主要有《美学理论》、《艺术的真谛》、《艺术哲学新论》、《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与《牛津西方哲学史》首卷《古代哲学》等。

人物简介

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学学会外国美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普世对话学会理事, 希腊奥林匹亚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2000年获英国学术院王宽诚奖学金。

主要研究中西美学(古典诗学)与文化哲学。曾先后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堪培拉大学人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法语系、洛桑大学哲学系、多伦多大学东亚学系与古典学系、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社会兼职包括国际美学协会(IAA)执委,中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外国美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国际普适对话学会(ISUD)副会长,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访问院士(visiting fellow),悉尼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访问教授(visiting professor),雅典大学奥林匹亚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honorary member)。

其主要中文著作包括《<法礼篇>的道德诗学》,《<理想国>的诗学研究》,《古希腊诗学遗韵》,《流变与会通——中西诗乐美学释论》与《走向跨文化美学》等。其主要英文著作包括《老子道论解读》,《中国人的思维》,《中国诗学精神》与《中国文化精神》等。近年来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英文版《中国哲学前沿》、《美国经济学与社会学杂志》、英国《中国哲学杂志》、希腊《怀疑与探索杂志》、《国际美学协会美学年刊》和澳大利亚《文学与美学杂志》等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专著《旅游审美活动论》、《走向跨文化美学》和《<理想国>的诗学研究》先后获得北京市第二届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1993年),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4年),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9年)。

个人荣誉

曾获“第四届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2012年),“北京市劳动模范奖章”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首都劳动奖章”(2009年),“雅克布森奖”(Jacobsen Award, 2010年),国家教委与人事部颁发的“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1997年),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和北京市颁发的“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1993年)等多项荣誉。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研究”(批准号03BZX058)与“柏拉图晚年的道德诗学研究”(批准号07BZX069),承担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与中国社科院重点项目“西方美学史”(批准号0182ZX046)等。

研究领域:中西美学(古典诗学)与文化哲学

出版图书

人物著作

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法礼篇>的道德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专著《落日的余晖——重思十九世纪英国诗学与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专著《流变与会通——中西诗乐美学释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专著《古希腊诗学遗韵》,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年。

专著《理想国的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专著《美之旅》,南京出版社,2006年。

专著《走向跨文化美学》,中华书局,2002年。

专著《旅游审美活动论》,旅游教育出版社,1992年。繁体字版,台湾地景有限公司,1994年。

专著Reading the Dao(老子道论解读), 英国Continuum国际出版公司,2011年。

专著Chinese Way of Thinking (中国人的思维),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

专著Spirit of Chinese Poetics (中国诗学精神),外文出版社,2008年。

专著Ethos of Chinese Culture (中国文化精神),外文出版社,2006年。

专著The Classic of the Dao (老子思想新释),外文出版社,1998年。

主要学术译著有《美学理论》(1998年);《艺术的真谛》(2004年);《艺术哲学新论》(1988年);《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1998年);《美学导论》(2005年);《鉴赏的艺术》(2006年)等。

主编全国高校旅游专业教材《旅游美学》(2006年第二版)。

主编《跨世纪的论辩:实践美学的反思与展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主编《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哲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澳大利亚《文学与美学》、希腊《哲学探索》、美国《经济与社会学》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

应国外学者之邀,合作撰写《中国当代哲学》、《幸福的再发现》、《神化与逻各斯》、《比较美学探索》、《跨文化美学新论》、《广岛之后的哲学》,《全球化的挑战》、《在全球暴力与和平伦理之间》,《探寻和谐之道》等英文著作。

开设课程:《西方美学专题》,《中国古典美学基本范畴》和《柏拉图诗学研究》等。

主要科研课题:

1、 主持全国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多学科美育模式研究”

2、 主持北京市“百人工程项目”“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研究”

3、 承担全国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方美学史”(第三卷)

4、 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走向21世纪的中国美学”

5、 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现代艺术哲学与国民素质的提高”

奖励: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1993年)

“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1995年)

“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7年)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

“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人选(2001年)

希腊奥林匹克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2006年)

专著《旅游审美活动论》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1992年)

专著《走向跨文化美学》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

专著《理想国的诗学研究》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