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13 09:55
王相卿(生卒年不详),人称“王二疤子”,山西太谷县武家堡人。清代山西旅蒙商人。
王相卿,人称“王二疤子”,武家堡人。身材高大,力量过人。清康熙年间,王相卿和祁县城东南街人张杰,祁县祁城村人史大学3人一起在康熙统率下的费扬古部做军厨,服杂役。后肩挑货物做起了随军生意,并随清兵进驻乌里雅苏台(前营)、科布多(后营)。战争结束后三人在杀虎口成立了吉盛堂,王相卿任掌柜。清雍正二年(1724),吉盛堂改称大盛魁,并设总号于科布多,后设归化城,王相卿继任掌柜。大盛魁的业务,以放印票帐为主。主要业务除应付各王公向清廷纳贡和进京值班期间的各项费用外,就是赊销货物给内、外蒙古牧民。把货物作为贷款的本钱,再加利息,并以作价极低的羊、马等货物收取本息。经营种类为牲畜、皮毛、茶叶、药材、日用百货等。经营范围北至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外蒙四大部所属各旗,南至晋、豫、湖广等地。从业人员连同常年雇用的牧民总计为六、七千人。每年的贸易总额在1000万两白银左右。晚年,王相卿回到武家堡,寿终故里。大盛魁是完全由“人力合股”的商号。为纪念创始人王相卿、张杰、史大学,嘉庆十年(1805)大盛魁为其3人在万金帐内各记入股银100 两。道光年间增加为银股各1股,1股为 2000两白银。另外因王相卿功劳特殊,另给予世袭身股半个,即5厘生意,合计白银1000两。王相卿作为大盛魁的首创者,担任掌柜30余年,奠定了大盛魁的发展基础,使大盛魁成为辉煌数百年,闻名于世的旅蒙商号。民国十三年(1924),历经200余年的旅蒙商号大盛魁歇业。
经营策略
蒙古牧民以肉食为主,故而喜欢砖茶,“大盛魁”为此就自设茶庄,进行砖茶加工;蒙古牧民喜欢穿结实耐用的斜纹布,“大盛魁”就专门为其组织货源,并将斜纹布按蒙古牧民习惯,裁成不同尺寸的蒙古袍料;蒙靴、马毡、木桶、木碗、奶茶用壶等蒙古牧民日用必需品,“大盛魁”也按照蒙民习惯专门加工。因此,蒙民只要是见到“大盛魁”商号的货,便争相购买,“大盛魁”品牌在蒙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蒙民是过游牧生活,居住分散,没有定居,“大盛魁”就采取流动贸易方式,组织骆驼商队,把货物运到牧民居住的帐蓬去买卖。蒙古牧区,因经济不发达,牧民手中少有货币,“大盛魁”就采取以物易物或赊销方式交易,甚至以牧民的羊、马、牛、骆驼和畜产品、皮张来折价偿还货款。正是由于“大盛魁”采取这些极其适应蒙古牧民实际生活的灵活经营策略,才使得他大获成功。
道光、咸丰年间,“大盛魁”总号的经理王廷相,通过市场分析,果断地购进大量白、蓝绸缎,号内伙计都认为是冷门货,怕造成巨大积压,都反囤积这些货物,而他却力排众议,坚决进货。不久,皇帝驾崩,全国上下为了举丧戴孝,都争相抢购白、蓝绸缎,因此,白、蓝绸缎脱销,此时,“大盛魁”抓住商机,高价抛出存货,结果赚了一笔巨利。
“大盛魁”订购货有一套独特的办法,凡订购大宗货,合价在300两银以下,现货交易,不驳价,表示厚待“相与”,但如果价高货次,则以后永远不与其共事,由于这种做法名声在外,也就无人敢来骗他。对订购手工业品,凡他选中的手工业户,代代相传,不随便更换,当手工业户资金短缺,周转困难时,便借垫银两,予以扶持。这样做,可取得对这些加工户的手工业品的优先购买权。
“大盛魁”相与”商号,每逢账期,予以宴请,以表示厚待“相与”商号,但宴请时,有厚有薄,凡共事年久或大量供货的商号,则请该号全体伙计,并请经理到最好的馆子吃酒席,一般的“相与”。只请一位客人,在较次的馆子吃普通酒席,吃好酒席的“相与”,觉得与“大盛魁”的交情厚,则引以为荣。“大盛魁”则通过这一做法,扩大自身影响。
可见,“大盛魁”的经营策略,真是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