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7 23:04
王祥,字休征,东汉末年琅琊临沂人。晋人干宝所著《搜神记》中,记王祥在严冬季节卧冰求鲤奉母的故事。《晋书·王祥传》亦记其“风雨守柰”、“黄鸟入幕”等孝行。元郭居敬将王祥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其异母弟王览以友于兄弟闻名,官至太中大夫。王览之孙王导,为东晋开国功臣。其曾孙王羲之,系蜚声海内外的“书圣”。
王祥以“孝”著称。有三个故事是赞扬他的孝行的。其一是卧冰求鲤,据说王祥生母薛氏早逝,父亲王融继娶朱氏为妻。朱氏心地偏狭忌刻,虐待王祥,王祥却一直对父母非常孝敬。据晋干宝《搜神记》记载:王祥继母生病,想吃鲜鱼,时天寒地冻,捕鱼困难。王祥来到河上,解衣,欲卧冰求鲤,冰忽自解,有双鲤跃出;其二是黄雀入幕,是说王祥继母想吃黄雀肉,让王祥去捉黄雀,捉多日不得,继母严笞王祥,受王祥孝行感动,突然黄雀数十只飞入室帐,让王祥捉来做食供母;其三是风雨守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说:王祥家有一柰树,结子殊好,后母朱氏让王祥看守,风吹柰落,朱氏就鞭打王祥。此后,每当风雨来临,王祥就抱树痛哭,而风雨很快停歇。这三个故事,是对王祥孝行的高度赞扬。
由于行孝,王祥被选官任职,历仕汉、魏、西晋三朝,晋代魏后,拜太保,进封为公爵。晚年辞官,晋武帝司马炎诏以睢陵公就第,并赐安车驷马,府第1区,舍人6人,官骑20人,可谓恩崇有加,权位至为炽盛。但他临终前,却谆谆告诫子孙说:“生之有死,自然之理。”因此,死后不要铺张,不要用珍贵器物陪葬,墓穴不用石砌,不起坟垄,不作前堂,不布几筵,亲属不要送葬。在汉、魏、西晋时期,厚葬之风盛行,王祥能不为时俗所染,实行薄葬,应当说是比较开明的。
孝河
孝友村前有一小河,自东向西流过,称为王祥河或孝感河,习称“孝河”。《临沂县志》记载,其发源于茶山南麓之桃花岭,东南经孝友村,至诸葛村入于沂。寒冬季节,小河上下冰封如玉,称为“孝河凝冰”,列“琅琊八景”之一。明人有“银屏皎洁连川合,碎玉楼层映月寒”诗句予以赞美。偏西有一处河床,泉水上涌,水面从不结冰,据说,这里就是当年王祥卧冰求鲤的地方。南岸原有石碑,上题“晋王祥卧冰处”。北岸原有孝友祠,正殿三间,端庄古雅。殿内供有王祥、王览和王羲之的塑像,院内古槐参天,别有幽趣。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地政府曾对王祥故里进行过初步开发。在原址上恢复了孝友祠,并对王氏宗祠进行了规划,在河边开辟了孝园,修建了孝河广场。此处现已成为临沂旅游的重要景点。 孝河水清澈甜润,河底为黑紫淤泥,盛产白莲藕、红莲藕、茭白、菱角、鱼虾等,尤以白莲藕最为出名。它与沙沟芋头,塘崖大米并称临沂市的三大土特产,素有“沙沟芋头孝河藕,塘崖大米香满口”的美誉。
2008年10月25日,兰山区白沙埠镇孝河文化广场上,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人潮如涌,万众期待的首届中国临沂孝河文化节在这里隆重开幕了!
首届孝河文化节划分为若干个系列活动,除开幕式外,还包括由王羲之铜像揭幕仪式、万名群众同书万“孝图”、孝河莲藕品藕大赛、荷花笔会、孝文化研讨会、大型文艺演出等8个主题活动和14项配套活动组成,共设立一个主会场4个分会场,各项活动创意新颖,异彩纷呈,吸引了许多省内外的嘉宾和各界人士前来观看。此次孝河文化节将持续2天,10月26日举行闭幕式。
本次孝文化接以“书圣故里、魅力孝河”为主题,以“文化活动、经贸活动、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白沙埠是书圣王羲之、孝圣王祥的故里,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浓厚的孝德文化氛围。孝子王祥卧冰求鲤、侍奉继母的故事感动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王祥卧冰求鲤的孝河也成了历史敬仰的孝贤圣地。本次文化节的举办重新挖掘王祥的亲孝故事,并以此为契机,打造孝河文化,振兴旅游产业,从而带动白沙埠镇各项经济的快速发展。
俗话说:“百行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走进白沙埠,你会感觉到处处都洋溢着孝文化的氛围。白沙埠中心小学就把“孝文化”搬上了课堂,把一个个感人的孝子故事编成教材、印成壁画,从小培养孩子们孝敬的美德,让孩子们从小知孝、懂孝、做孝,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周围的人,白沙埠小学的办学特色也值得推广。在此举办的“孝河荷花书画笔会”也让参加文化节的人大开眼界,来自省内外47位书画名家当场挥洒笔墨,纷纷留下自己的墨宝,文化节期间共展出200余件书画作品,给文化节增添浓浓的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了孝文化的魅力。
走出“书画笔会”走进孝园,这边的“莲藕品藕大赛”更是给文化节增添了几分乐趣。来自孝河周边4个村子的藕民,纷纷拿着自己最大最脆的藕宝来参加比赛,评委更是忙的不亦乐乎,根据藕的重量和口感紧张的评选,最终东孝友村的王氏后裔王友绪以单只藕2.365公斤的重量和脆甜的口感,摘得了本次“藕王”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