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6 20:08
王赤军(1916年5月—1967年8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湖南省平江县人。1916年5月生于平江县清水乡一个贫农家庭。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3年6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震、郭林祥:王赤军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人民军队的优秀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无产阶级革命家。
1916年5月生,湖南省平江县人。原名王能寿,曾用名王赤兴。贫苦农民家庭出身。8岁起在本村小学读书,10岁因家贫辍学务农。
1927年,参加儿童团任团长。
1929年,参加少年先锋队,任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2年,任红十七师第五十团党总支书记。
1934年,任侦察连政治指导员,后任连长。同年7月任红六军团侦察科科长。
1935年,任红六军团直属队党总支书记。同年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第四十九团政治委员。同年11月至1936年7月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政治部副主任。参加根据地反“围剿”作战和红军长征。
1936年7月至10月,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军第十七师政治部主任。
1937年1月,进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期学习。
1937年8月至1938年4月,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队队长、第九队队长、第一大队政治协理员。
1938年4月至1939年6月,任抗大第一大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7月至1940年4月,任抗大总校第二团政治处主任。
1940年4月起,任抗大总校第二团政治委员。被选为出席中共七大代表,5月奉命返回延安。因会议延期,担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直属政治部副主任。
1941年9月至1942年2月,任中央军委第三局副局长。
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直属政治部主任。
1943年2月至1944年11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一旅第一团政治委员。发现第三连排长马仁义爱兵的事迹,总结出带兵经验,总政治部将马仁义树立为“爱兵模范”,教育了部队干部,推动了部队团结。
1944年12月至1945年6月,任警备第一旅兼关中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1945年8月,王赤军担任晋绥军区5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解放朔县战斗,他作为副总指挥,亲临前线勘察地形。5分区两个团,打了8个小时,歼灭国民党守军300余人,俘国军1000余人,解放了朔县。
1945年9月至1946年11月,任晋绥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兼东路纵队司令员。
1946年11月至12月,任绥蒙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同年11月至1949年2月任晋绥军区野战纵队(1947年7月改称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独立第五旅政治委员。
1949年2月至7月,任第一野战军第三军第九师政治委员。后因病疗养。
1951年9月至1953年1月,任公安部第六局副局长。
1953年2月至1954年9月,任公安部政治部副主任。
1954年10月至1955年9月,任公安部交通保卫局局长。
1955年10月至1957年10月,任交通部政治部主任。
1958年1月至1959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副政治委员兼通信兵学校政治委员(至1960年1月),1958年10月至1960年1月任通信兵学校党委书记。
1959年4月至1961年2月,任总参通信兵部副政治委员兼通信兵学校政治委员(至1962年1月)。
1960年1月至1961年2月任解放军总参通信兵部党委常务委员。
1961年2月至1966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副政治委员、党委常务委员(至1962年4月)。
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文化大革命”中,王赤军受到残酷迫害,但他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刚正不阿,至死不渝。
1967年8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1岁。
1975年,获平反昭雪。
《论领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