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9 17:57
王道夫(1235~1279年),字以行,号见雷,番禺县东圃车陂乡(今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车陂村)人,祖籍山西省太原市,在江浙祖居至宋末已四五代之久。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在新会崖门海战中,王道夫因抗击元军宁死不屈,为国捐躯,名垂青史,成为后世传颂的宋末贤臣三忠五烈之一。
王道夫生于南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出身书香门弟,生于乱世,父母对此子寄予厚望,愿他成长为国,取名道夫,字以行,号见雷。其名为道夫者,正道以行,尽忠报国;号见雷者做事雷厉风行,为人轰轰烈烈。道夫乡试取为秀才,省试取为举人,第一次临安赴考落榜,后更为苦读,修文习武,深通忠孝仁义正道,常以岳飞作楷模。
南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临安秋试,道夫于策论国策吏治。行文中深表为臣之道,一举得中进士,时年33岁。同年官任连山县尉。
咸淳五年(1269年),粤北盗贼流寇为患,朝廷曾多次出兵围剿均不能治,王道夫制订剿策:“胁从招安,首恶必伐”。又和县丞商议减税济贫,深得民望。聚民团防,举兵剿寇,数战数捷,消除贼寇,维护境内稳定,得到县民感戴,县丞上表奏道夫剿寇丰功,度宗亲笔御旨嘉勉,赐以金铸碗盘,自此道夫政声开始闻名于朝野。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皇太后带着年幼的宋恭帝宣布投降。南宋益王赵昰逃至福建,即位为宋端宗,改年号为景炎,号令各地组织抗元勤王。王道夫积极响应,升调为广东道转运判官,职负疏通广东官道,保兵备粮草之转运。王道夫拜会居于番禺永泰乡(今车陂)苏刘义氏族兄弟。为尽忠报国,道夫令长子应孙居车陂东岸,令次子寿孙居广州城中高第街,时两子已长成人,皆可安家立室。至此道夫已无后顾之忧,便一心护国勤王。
此时,广州已为元兵占领。张镇孙(番禺人,状元、曾任浙江金华通判)在广州集结南宋溃军,被宋端宗任命为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统辖广东军政大权。王道夫被任命为权兵部侍郎(代理兵部侍郎)、转运判官,与都统凌震在张镇孙率领下重新整编各路散兵游勇。
景炎二年(1277年)四月,王道夫、凌震在张镇孙率领下分两路进攻广州。镇守广州的元军元帅吕师夔因军饷不继先自退走。结果,宋军打败留守的元将梁雄飞,收复广州。
十一月,元将塔出率援兵与吕师夔会师,反扑广州。张镇孙率战船在珠江海面迎击元军,战败退入广州。守城月余,终以元军不屠城的条件投降。其后。张镇孙在被押解途中自尽。广州城被攻陷时,王道夫和凌震突围走脱,收拾残兵共数千人,兵分两路,各据东圃和番禺茭塘,互为犄角。
景炎三年(1278年)二月,因元朝中央发生变乱,驻守广州的元军主力北撤。当时,文天祥收复惠州,王道夫遂与凌震商议:“文公(指文天祥)既克土疆,吾等宜乘势大举,事机不可失也。”凌震十分赞同,于是两人率兵乘虚进攻,再次收复广州。宋端宗下诏嘉奖,任命凌震为广东制置使、光禄大夫,加封一品,王道夫为兵部侍郎、广东转运使。诏书中还嘉奖王道夫与凌震:“敬于事上,忠于谋国,缅惟纯诚,深用咨叹。”并将广州府提升为祥龙府。是年四月,宋端宗病逝,卫王昺即位,加封王道夫为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十月,元军主力数路并进,王道夫与凌震迎战失败。十一月,元将李恒攻陷广州城,俘获战船三百多艘,官员二百多名,王道夫与凌震再次突围,退走东圃。十二月,王道夫率军进攻广州,大败,凌震率军救援,亦败。凌震再战于番禺茭塘,又败。之后,凌震退至东圃,收集军队,继续作战,但均失败,之后忧愤而死。而王道夫则率残兵撤退到广东新会崖山,与宋军大本营汇合。
元将李恒结束广州战事后,也率军到新会崖山,与元军主帅张弘范会后,南北合围宋军大本营。宋军主帅张世杰命王道夫率蛋船迎击,王道夫与元将李恒相遇再战,王道夫负伤战败。二月初六,宋元崖山海战正式打响。元军南北夹攻,宋军大败。张宏范突围而出,丞相陆秀夫背负小皇帝投海而死。王道夫亦跟随投海殉国。
王道夫殉国后,其留在东圃车陂的后人将其生前衣冠葬于番禺县茭塘司员岗南岸山(今广州市番禺区茭塘乡陈边村),碑刻:“大宋忠勋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讳道夫王公衣冠墓”。现车陂村仍有“尚书王公祠”,仍有王道夫后人在此居住,至2000年已达26传,700多人。其长子王应孙官至宋县尹、文林郎、大国舍。当得知其父殉国,誓不降元,悲愤而卒。
尚书王公祠位于天河区车陂街道车陂村祠堂大街20号,为纪念先祖宋代尚书王道夫而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2009年公布为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王公祠坐东南朝西北,三间三进,硬山顶,青砖石脚。屋内修缮良好,盘香的烟雾缭绕花灯,背后映衬着雕刻有文官出行纹饰的山墙墀头。天井处两侧的米色花岗岩栏杆,从清代留传至今,下午阳光斜照,朱漆木门、龙头大鼓,一切都显得格外沉静、古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