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21 21:12
王长宝,1956年出生,自幼随兄学习快板。“文革”期间,拜高派传人王学文学习快板。1973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大兴县宣传队”。
在专业院团,他从不挑活,不叫苦,不喊累,多么艰苦的地方都去,不挣钱也要演;离开专业队伍,转行到电影院,他仍不弃不离,把全部的业余时间献给了相声,编段子、带徒弟,到小剧场说相声。他说,这辈子离不开相声。他身为北京西城区胜利影院服务部主任,但他更希望人家把他当做相声演员,他叫王长宝,今年55岁,已经从事相声表演工作38年。
当时的大兴县有7个公社,宣传队几乎天天在基层演出。“每个公社演4天,一圈下来就是一个月。”王长宝说,他以说快板为主,辅助说几段相声,正是当年每月200多场的基层演出提升了他的相声水平。尽管那时舞台上演出的内容都是宣传毛泽东思想、歌颂工农兵,但舞台下,他时刻没有放松从传统相声中汲取养分。1974年,他又拜相声演员王世臣为师,潜心学习传统相声。
1978年,北京市青年曲艺团恢复演出,他报考并被录取。22岁的王长宝走进了令人羡慕的剧团。这时的他,如鱼得水。此后的8年时间里,他不仅演遍了北京市的每个剧场、每个区县,他的相声表演之路也延伸到了除新疆、西藏和青海3个省区外的祖国大地。无论是到大中城市,还是到乡镇村社,他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在生活上严格要求。“台上的每一分钟都马虎不得。”王长宝说。演出间隙,只要有空,他就把板子拿出来背词、找节奏。有时几个节目练习多遍后,演出时容易出现枯燥和疲惫。一想到无论是打快板、说相声都是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是服务人民,给百姓送欢乐,他心里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有时候为一个节目的精彩表演,哪怕花上三天三夜不睡觉,也要努力做好。现在,《奇袭白虎团》、《一分钱,二两米》、《峻岭青松》、《挖宝》等节目,在王长宝的心里已根深蒂固。
正当王长宝演艺事业如火如荼、立志终身在演员这个职业上奋斗时,1986年,北京青年曲艺团被宣布撤销。剧团的演职人员全部被分散到西城区的基层文化单位,王长宝被分配到北京胜利电影院负责售票工作。
刚开始,王长宝情绪低落。一个舞台上受人追捧的公众人物到电影院售票,并且离开了自己心爱的相声事业,王长宝很是苦闷。一次与领导的偶然谈话,使他豁然开朗:无论在什么舞台,只要努力,同样可以服务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他很快转变了观念,除了学习新岗位的业务,剩下的时间,仍然学相声、说相声。
因为有了快板、相声特长,王长宝很快成了电影院工会的主要演员,多次深入部队、学校演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创作了一些新的相声段子。其表演的快板《祖国颂》、《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我的祖国》深受观众好评,并应邀参加了“东城周末相声俱乐部”和“相声第二班”的演出。几年来,他还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郭洋、郭亮、余骁等一批相声演员。
如今的王长宝,每周六下午都会出现在北京德外的广茗阁茶楼的相声舞台上。“有人劝我,那能挣几个钱啊,歇歇吧。我说还真不为了钱,在舞台上,我就是想给大伙儿送去一点欢乐。”王长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