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11 15:14
王震之,河北定县人。原籍湖南长沙,中共党员。1935年考入同济大学。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抗战前在上海参加中国剧作者协会,后赴延安,历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教师、副主任及实验剧团主任,延安留守兵团部队艺术学校副校长,西北联防军政治部部队艺术工作团团长。1946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编剧。1949年调入中央电影局,次年任电影局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此期间,创作电影剧本《白衣战士》《卫国保家》和《内蒙人民的胜利》,均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1953年调回东北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1927年入北平第四中学读书。王震之在校学习时,因爱好文艺,曾用节省下的饭钱办了一个儿童刊物《校友》,出刊两期,受到教师的称赞。后来王震之又创办文艺刊物《野篱》和《长矛》,各出刊一期。十四五岁时在这些刊物上发表了短篇小说。王震之入高中后,适逢“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葬送了东三省,并用法西斯手段镇压爱国群众运动,迫害抗日分子。王震之积极参加抗日活动,领导了该校的学生救国会。这时,王震之接触到一些马列主义的书籍,对革命思想有所追求。高中三年级时,由于参加学生运动,耽误了不少功课。古北口战役中,王震之又参加北平抗日后援会领导的救护队,因长时间不到校上课,毕业考试名列最末。高中毕业后,投考几个大学都未被录取,自惭对不起寡母、家人,加上国事日非,救国无门,因而精神颓唐。1934年报考同济大学,又未考取,只得在南京家兄处闲住。这期间,王震之读了大量文艺书籍,对戏剧发生了浓厚兴趣。1935年,王震之终于考上了同济大学。入学不久,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上海也发生了“一二·二四”学生入京请愿事件,使王震之的抗日热情又焕发出来。王震之秘密参加了上海学生联合会的工作,并在学校领导戏剧、音乐研究会,用文艺形式宣传抗日。在校庆纪念会上,演出了王震之写的以抗日为主题的独幕话剧《骨肉》,收到很好的效果。
1937年,王震之参加了上海学生组织的晓光剧社,并为剧社写了一个揭露日本浪人走私活动的三幕话剧《关员》。王震之的活动,受到学校当局的警告,剧目被下令禁演,王震之愤然离开学校,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戏剧宣传活动。王震之曾参加抗日剧月《黑地狱》赴杭州演出的活动。此活动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王震之几乎被捕。
抗战爆发后,王震之与马彦祥、凌鹤共同创作了话剧《保卫芦沟桥》,初露头角。接着,王震之又连续发表了两个抗日独幕剧,并加入中国剧作者协会。同年8月,加入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一队,从上海经南京、武汉、郑州到西安,沿途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4月,经八路军临汾办事处介绍,王震之和崔嵬、丁里、欧阳山、贺绿汀等一起到了延安,被分配到鲁迅艺术学院任戏剧系教员。同年7月,王震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延安,王震之先后担任过鲁艺实验剧团主任、鲁艺戏剧系副主任、部队艺术学校副校长、文工团团长等职务。这一时期,王震之写了许多话剧、京剧、活报剧剧本,如《顺民》《咆哮的河北》《八百壮士》(与崔嵬合写)《矿山》《大丹河》《流寇队长》《一心堂》《松林恨》《打虎沟》《冀东起义》《潞庄战斗》《沉冤》《把兄弟》《摩擦鉴》《平江惨案》《佃户》《过节》《剿匪》《老辈子》《保卫边区》等。这些剧目,从不同侧面宣传了党的团结抗日主张,揭露了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的面目,反映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和生活,起到了革命文艺的战斗作用。1938年7月1日,在延安军民庆祝建党二十七周年文艺晚会上,演出了王震之执笔写的以反对流寇主义为内容的《流寇队长》和根据《打鱼杀家》改写的以抗日为主题的《松花江》受到党中央的鼓励,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还设宴招待了王震之们。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震之曾任吕梁军区宣传部副部长。不久,随延安联政干部大队到东北。1946年10月,到东北电影制片厂任编剧、编译组长、剧团团长。1949年7月,调到中央电影局,1951 年4 月被任命为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所长。1953年调回东影任编剧。这期间,王震之创作了表现野战医院医务人员忘我的工作精神的《白衣战士》,描写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翻身农民踊跃参加人民军队的《卫国保家》和《内蒙人民的胜利》等电影剧本。
顺民 崔嵬、王震之著 汉口生活书店1938年。剧本集。收入独幕剧《顺民》《血祭九一八》《保卫上海》3个剧本。
流寇 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王震之执笔。上海建社1939年3月版。84页,为戏剧丛书之一。
戏剧系第一期学生毕业后,为保证话剧活动深人持久地开展下去,鲁艺于1938年8月1日组建了实验剧团。作为一个“高度的研究艺术的学术团体”,实验剧团的宗旨,“不仅是要加深研究抗战戏剧的理论,而且要成为抗战戏剧实际行动的模范”,使剧团的每一个成员,“能够在艺术理论上或在某项舞台工作上,有特殊的造诣,担负起比较艰巨的工作”。王震之、田方、钟敬之、王彬、于敏、沙蒙等人,先后担任过实验剧团的正、副团长。实验剧团的工作常常是与戏剧系的教学结合在一起的,但剧团的主要任务是编演新戏,组织晚会。王震之与戏剧系双管齐下,继续保持了鲁艺建校初期话剧演出颇为频繁的局面。从剧团成立到1939年底的一段时间内,鲁艺实验剧团和戏剧系便主要演出了下列话剧:独幕剧《一心堂》(王震之编剧、崔嵬导演)、《游击队的母亲》(王震之编剧、姚时晓导演)、《信号灯》(崔嵬编导)、《林中口哨》(姚时晓编剧、张庚导演)、《人命贩子》(王震之编剧、崔嵬导演)、《今天》(姚时晓编导)、《被踩确的女性》(崔嵬编导)、《红灯》(王震之编剧、张庚导演)、《买卖》(胡苏编剧)、《棋局未终》(姚时晓编剧、张庚导演)、《闲话江南》(姚时晓编导)、《良民》(刘因编剧)、《绿包袱》(崔嵬编导),活报剧《国际玩具店》成荫等集体编导、《鲁迅之死》(钟敬之编导)、多幕剧《打虎沟》(王震之编剧、崔嵬导演)、《冀东起义》(王震之编剧、张庚导演)等。
1951年,北京表演艺术研究所为培养电影文学人才,决定增设编剧系(教育部确认为电影编剧编辑专修科,下简称编剧班),与此同时,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也改名为中央电影局电影学校。
在编剧班的筹备中,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王震之兼任主任,后由林艺接任。不久,林调回剧本创作所,又调来耿西担任主任。专职教师有许之乔,鲁军、戴江为助教,徐庄为思想辅导员。
编剧班的课程,以专题讲座为主要形式,除学校教师外,还邀请社会上著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他们是:田家英,主讲政论课;王震之,主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贾霁,主讲《文艺学问题》;秦兆阳、艾青、胡风,讲《文艺和文艺创作问题》;陈荒煤,主讲《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周扬、林默涵,主讲文艺形势问题;俞平伯、端木蕻、于敏,评论《红楼梦》;冯雪峰、聂绀弩,评论《水浒传》,冯还结合有关人物形象,讲了典型问题;孙伏园,主讲鲁迅及其作品;李何林,讲中国文学史的有关问题;钟敬文讲民间文学;孙家琇,主讲莎士比亚剧作;吴达元讲法国文学及《费嘉罗婚礼》;赵少侯讲巴尔扎克著作;金人,讲苏联文学。在电影专业方面:蔡楚生、史东山,主讲了电影的特性;岳野讲电影编剧问题;孙谦,讲了《葡萄熟了的时候》的创作问题。王震之为中国电影历史上由专科学校培养的第一批电影文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