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如

更新时间:2024-06-17 21:05

王香如,围棋初段,自7岁学棋开始,王香如在追寻职业的道路上苦苦挣扎了12年,最终又经历了绝望与惊喜,从大喜到大悲,再到大喜,这个小姑娘几乎浓缩了所有求学道路上的围棋学子们的辛酸故事。

人物简介

王香如,7岁时跟父亲学习围棋。2000年获得全国少儿围棋比赛儿童(女子)组冠军,后曾多次在全国少儿比赛中取得前三名。2008年段位赛,排名第三未能打上职业初段,由于升上初段的黑嘉嘉并非中国国籍,由此在网上引发争论,最终以黑嘉嘉非中国国籍为由,王香如顺位补上,成为职业初段。首届智运会,王香如将与金立手机董事长刘立荣5段配对参加公开组混双赛

学棋经历

“一开始都是父母让我学围棋的,我个人更喜欢读书。有时候训练也喜欢看一些课外书。后来到了北京很快就拿了儿童组全国冠军,当时感觉很骄傲。但后来还是因为不用功,很多当年一起打比赛的朋友都已经在国家队打上主力了。”

绝大部分棋手都是在入段后打出成绩,一步一步成名,然而这其中也有一些例外,王香如就是其中之一。

2000年获得全国少儿围棋比赛儿童(女子)组冠军,后曾多次在全国少儿比赛中取得前三名。2008年段位赛,只差一步未能打上职业初段,由于升上初段的黑嘉嘉并非中国国籍,由此在网上引发争论。2009年智运会,王香如将与金立手机董事长刘立荣5段配对参加公开组混双赛。

在入段前王香如就已经很有名,因为她的美貌,因为她的才情,更因为她的坚持。当然,王香如的名气更多地还是来自于2008年她与黑嘉嘉“争夺”入段名额的“风波”。

回顾

2008年的定段赛,19岁的王香如位列第三,前两名为来自辽宁鞍山李小溪和来自澳大利亚的黑嘉嘉。再次与梦寐以求的职业段位擦肩而过,王香如几乎崩溃。“那个时候一直都很迷惑,是不是还要下下去,尤其是智运会后感觉有点绝望。后来也尝试去讲棋、给网站写稿等工作,但转了一圈之后还是觉得下棋最幸福。如果可以下得好的话,自己也能够获得一种成就感。”

不过,王香如是幸运的。2009年初,中国棋院以黑嘉嘉是外籍选手为名,不占入段名额。王香如终于如愿以偿,顺位增补成功入段。“这一切就像是做梦似的,当时真的很绝望,觉得打了这么多年,一次一次面对失败,这种痛苦实在是太煎熬了。”王香如说。

相关

能够在道场中打拼多年的孩子,智商都不会低到哪去。重操学业虽然会有困难,但大多数人都还能很好地做到。而达到业余6段的孩子也可以成为特长生,走入大学校门。

其实像王香如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大多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被父母送去学棋,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孩子本身对于学棋的前途之类的事情还并不理解,学棋也仅仅是因为在围棋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天赋与兴趣。随着孩子在地方的名气越来越大,差不多到了当地“无敌手”的情况时,就被送到北京的道场来深造,在几百名孩子中努力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而此时,孩子也真正进入了“为了前途必须苦练”的冲刺阶段。各个地方最优秀的棋手们齐聚一堂,为了少数的名额而奋斗,他们的生活也自此单调起来,充满了竞争与刺激。

相比之下,王香如的幸运来自于她对围棋的执著,也来自于她父母全力的支持。“2005年那次没有打上,看着身边的朋友们差不多都入段了,当时就很动摇。跟我妈妈说,不想再打了,但妈妈和我的老师都鼓励我,说相信我一定能打进去,只是运气稍微差了些。”

回报

在亲人们的鼓励下,王香如坚持了下来,毕竟她自己的心中也有着一份不甘。

然而坚持的代价则是继续“煎熬”。

2006年,王香如经历了同样的惨痛,为此她流下了伤心的眼泪。“那次我是5连胜,然后3连败,最后一盘棋我本来是优势,但太紧张了,头一晕就出了昏着。后来我天天躲在被子里哭,我妈妈看着心疼,但也没有办法。”王香如至今回忆起来还有些伤感。

其实王香如的经历几乎每一个学棋的孩子都经历过。可以说,他们是在激烈的竞争、强制性的自我管理、简单的生活以及压力中挺过来的。除了流汗,他们还会流泪。

虽然如今王香如所有付出的辛苦得到了回报,但正是因为这份不易,她更能够体会那些最终没能够迈入职业门槛的战友们的痛苦。“我看到那些同学他们回去读书,但他们并不快乐,他们还是觉得下棋的时候最快乐。所以有的时候我也以这个来鞭策自己,要自己不要轻易放弃。”

在经历了煎熬、绝望、坚持、再绝望、再坚持的循环后,王香如对人生也有了新的感悟。“真正开始考虑自己将来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也是近两年的事。我看过一本书,说人一生走来,要留下一些值得自己回忆的脚步。”

王香如说出了所有学棋人的心声:“如果结局是好的,那在过程当中所有受过的苦就都可以变成甜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