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斯图亚特

更新时间:2024-07-10 10:48

《玛利亚·斯图亚特》是2013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斯蒂芬·茨威格。

内容简介

《玛利亚·斯图亚特》由斯蒂芬·茨威格所著。她,曾经是法国诗人笔下风华绝代的公主;她,也曾是世人眼中才情无限的女王;她追求权力,但是实际上,大多数时间里,她都有名无实;最终爱的欲望让她丧失理智,步入深渊。玛丽·斯图亚特,一个史书里受谴责的女王,一个传奇故事中出色的女主角。为了维护王权她置生命于度外,却甘愿匍匐在情人的脚下当一名女奴。前半生的女王,后半生的囚徒。

图书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摇篮里的女王

1542年~1548年

第二章 少年时代在法国

1548年~1559年

第三章 寡居的王后和在位的女王

1560年7月~1561年8月

第四章 回到苏格兰

1561年8月

第五章 巨石滚动

1561年~1563年

第六章 政治婚姻市场里的闹剧

1563年~1565年

第七章 再婚

1565在

第八章 霍利鲁德的凶险之夜

1566年3月9日

第九章 叛徒的叛变

1566年3月~6月

第十章 可怕的情感纠葛

1566年7月~圣诞节

第十一章 爱情的悲剧

1566年,1567年

第十二章 走向谋杀

1567年1月22日~2月9日

第十三章 毁灭与疯狂

1567年2月~4月

第十四章 穷途末路

1567年4月~6月

第十五章 废黜

1567年夏

第十六章 告别自由

1567年夏~1568年夏

第十七章 罗网织就

1568年5月16日~6月28日

第十八章 罗网收紧

1568年7月~1569年1月

第十九章 惨淡岁月

1569年~1584年

第二十章 最后一战

1584年~1585年

第二十一章 走向结局

1585年9月~1586年8月

第二十二章 伊丽莎白同自己交战

1586年8月~1587年2月

第二十三章 我的终结就是我的开始

1587年2月8日

尾声 1587年~1603年

作者简介

作者:(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赵燮生、谭渊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他的作品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名,作者极善以优美的文笔描摹、刻画人物的性格、细腻的心理、丰富的内心冲动,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热情的生动叙述。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传记作家之一。

序言

清清楚楚、显而易见的事不解自明。然而隐蔽的事却能激发创作的想象力。正因为如此,那些蒙着神秘面纱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求我们再次做出解释和进行文学创作。一个历史问题往往具有永不衰竭的神秘的魅力,玛利亚·斯图亚特的生活悲剧就是典型而出色的一例。在世界史上,大概没有一个女人像她那样出现在如此众多的文学作品——戏剧、小说、传记和论文中。三百多年来,她总是一再地吸引作家去描写她,迫使学者去研究她,而她的形象一直以不减当年的力量敦促我们进行新的塑造。因为让一切杂乱的事趋于清晰,让一切隐秘的事趋于明朗,是令人感兴趣的。

玛利亚·斯图亚特的生活秘密频繁地被人描写和阐释,然而又是那样的矛盾百出:也许没有一个女人像她那样在人们的笔下是如此大相径庭,有的说她是杀人凶手,有的说她是殉难者,有的说她是愚蠢的阴谋家。有的说她是崇高的圣徒。然而,说来奇怪,她的面貌被写得如此迥异,并不是因为流传下来的材料匮乏,而是因为材料丰富得使人无所适从。保存下来的文件、记录、案卷、书信和报告数以千计,这是三百多年来一年年积累下来的,一批批法官,总是满怀新的热情,就她是有罪还是无罪提起诉讼。但是,我们研究史料愈是透彻,就愈是感到悲哀,因为我们从中发现各种历史证据(包括艺术创作)都很成问题。任何一个文件,尽管是真正的手稿,历史悠久,并经过认真归档的,但还是不能完全保证它的可靠性和叙事人的公正性。同一件事,同时在几位史家的眼里看法竟截然相反,这种情况在玛利亚·斯图亚特一案中似乎更加明显。在这里,任何一个“是”,必有一个“不”予以反驳,双方各有文件为证,任何一个控告,必有一个辩白。谬误和真理,虚构和事实,杂乱地交织在一起,以致实际上任何一种看法都可以成为最可信的证词。如果谁想证明玛利亚·斯图亚特参与谋杀亲夫,那么有几十份证词可供使用。同样,如果谁想极力证明她没有参与,证明也很容易找到。要描绘她的任何一幅肖像,都有现成调好了的颜料。如果在这些杂乱的现存材料中再掺入政治偏见或民族主义,那就成了蓄意粗暴地歪曲她的形象了。人的天性本来就是如此:处在两种人、两种思想和两种世界观之间争论存在还是毁灭。几乎都摆脱不了诱惑,不是站在这一边就是站在那一边,不是承认这个对就是承认那个不对。不是认为这个有罪就是认为那个无罪。就像在这桩流传至今的案件中一样,如果那些艺术家多半各有所属,分别属于斗争的各方、各派宗教信仰或各种世界观,那么他们的片面性事先就注定存在了。在一般情况下,新教的作家把一切罪过一股脑儿地推到玛利亚·斯图亚特的身上,而天主教的作家却把一切罪过归于伊丽莎白;英国的艺术家几乎都把玛利亚描绘成杀人凶手,而苏格兰的艺术家则把她说成受害者,品行端正,横遭卑鄙的中伤。关于首饰盒信件,争论最多,一些人斩钉截铁地说它是真的,另一些人发誓说它是假的,在这件事上纠缠不休,连一些鸡毛蒜皮的得失都掺入了派性的色彩。因此,一个既非英国人又非苏格兰人的作家,毫无这种血缘关系和利害关系,也许能够比较公正而无先入之见地加以客观的评说;一个有热烈的兴趣而无成见的艺术家,也许更能够理解这场悲剧。

当然,即使这样一个人,如果他想佯言他所知道的玛利亚·斯图亚特生平的一切情况都是真情,都是独自掌握的真情,那也是够大胆的。其实,他所能把握的。只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可能性,甚至以他的全部学识和良知认为是客观的观点,也总是带有几分主观性。因为史料的来源都不是完全纯真的。他只能从模糊不清的史料中去搞清真相。又因为当时那些人叙述的情况相互矛盾,他对于这场诉讼,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不得不在控方证人和辩方证人之间进行选择。不管他的选择是多么谨慎,有时他只能采取最老实的做法:在他的看法后面打上一个问号,承认玛利亚·斯图亚特这个或那个生平事迹至今仍未搞清真相,也许永远也搞不清。

因此,在呈献给你们的这部试作中,你们可以看到作者严格遵循一个原则:决不采用任何一个由刑讯、恐吓或逼供而得到的证词,一个真正寻求真理的人决不会认为屈打成招的供词是真实可信的。同样,对密探和使臣(在当时这两者几乎是同义词)的报告,作者也是在经过极其慎重的选择后才偶尔采用,并对每一份文件都取存疑态度。即使作者在书中认为那些十四行诗以及大部分“首饰盒信件”是真实的,那也是在经过极其严格的审核后才持这种看法的,并提出了个人令人信服的理由。凡是归档的文件中存在两种相反的看法,本书作者都要彻底探寻它的来源和政治动机;如果无法回避地要在这种或那种看法中选择一种,那么决定取舍的根本准则,便是那种行为在心理上是否符合整个性格。

因为玛利亚·斯图亚特的性格本身并非那么神秘:她性格的不一致仅仅显示在外表上,而内在的本质自始至终都是一致而鲜明的。玛利亚·斯图亚特属于那种十分罕见的、富有激情、能够做出真正冒险之事而为时极短的女性,属于那种光华灿烂而昙花一现的女性,她不是那种一生放荡的女性,而只是一时在炽热而狭窄的空间里进发出激情的女性。在二十三岁以前,她的情感像平静的水面,从二十五岁开始,她的情感也没有再一次掀起汹涌的波澜。仅仅在那短短的两年,她的情感突然像暴风雨般地猛烈进发出来,原本平淡无奇的命运突然演绎成一出古典悲剧,一出伟大而又壮烈的悲剧,犹如《奥瑞斯忒亚》。仅仅在那两年,玛利亚·斯图亚特才真正成了一个悲剧人物。她只是在压力下挣脱出来,超越了自己,由于过度冲动而破坏了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因此而永垂不朽。她的激情毁灭了她心中的人性,而她的名字之所以至今还能留存在诗歌和争论中,也仅仅是因为她有这种激情。其实,内心生活历程极其浓缩,集中在唯一的瞬间爆发出来,这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玛利亚·斯图亚特各种传记的形式和节奏。艺术家的唯一任务是再现这条陡然向上又陡然回落的生活轨迹,表现出它完全令人惊异又独特的个性。因此,在本书中,她前二十三年以及被囚禁的近二十年的漫长岁月,与她激情进发的悲剧性的两年,所占的篇幅几乎相等,这样的安排你们一定不会感到是矛盾的。在人一生的命运中,内心时间和外部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只在表面上是吻合的。实际上,唯有经历的充实才能决定心灵计时的尺度,人的感受与冷酷的日历迥然不同,它以独特的方式从内心计算流逝的时间。人在感情的陶醉中,无比幸福地摆脱了束缚,受到命运的保佑,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得到无穷的满足,尔后又摒弃了激情,便沦入一片空白之中,感到无穷无尽的岁月像幢幢幻影,是那样的虚无缥缈。正因为如此,在传记中,只有那些紧张而重要的瞬间才是真实有效的;正因为如此,生活只有凝聚在瞬间中,只有从瞬间去观察,才能被确切地描述出来。一个人,唯有把全部力量发挥出来,于己于人才算真正活着;他的心灵唯有发出烈焰,烧得通红,才能成为看得见的形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