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5 12:16
玛沁县地处青海省东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北部,系国家级“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全县2019年辖区总面积13460.12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117.57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108.53万公顷,占草场面积的92.3%,属典型的高原山地类型,平均海拔4100米以上。现辖6乡2镇35个行政村、96个牧业合作社。行政区域面积13400平方千米,2019年末,玛沁县户籍人口为48445人。
唐设“笼络州”。
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明属朵甘行都司和硕特蒙古政权辖地。
清为上郭罗克百户、中郭罗克千户部落牧地,青海建省后由省直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果洛行政督察区属地。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西乐设治局。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撤销。
1952年6月玛沁地区解放。
1954年甘德县人民政府成立,玛沁地区属甘德县管辖,设置当洛格尤赤(然洛)、大武麦仓两个区政府。
1957年10月设置玛沁县。
2001年3月5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14号文批复:撤销拉加、军功2乡,合并设立拉加镇;撤销当项乡,并入当洛乡。调整后,玛沁县辖2个镇、7个乡:大武镇、拉加镇、大武乡、东倾沟乡、雪山乡、下大武乡、昌麻河乡、优云乡、当洛乡;有31个牧委会。
2001年末,玛沁县辖2个镇、7个乡,31个牧委会。大武镇驻大武,辖内无牧委会。拉加镇驻拉加,辖史肉欠、赞根、哈夏、俄合科、台西、拉德、也合恰、加思乎、麻什堂、赛日托、曲哇军功11个牧委会。大武乡驻桑多,辖江钦、哈龙、日近3个牧委会。东倾沟乡驻曲如麻堂,辖当前、东柯河2个牧委会。雪山乡驻尕茶多,辖阳柯河、阴柯河2个牧委会。下大武乡驻雪前多,辖年扎、清水、尼青3个牧委会。昌麻河乡驻昌麻河,辖茶藏、血麻2个牧委会。优云乡驻中心站,辖优曲、德尔当、阳桑3个牧委会。当洛乡驻当洛,辖格雅、加布青、岗龙、坎巴、查切5个牧委会。
2006年8月,撤销昌麻河乡,并入优云乡。调整后,玛沁县辖2个镇、6个乡:大武镇、拉加镇、大武乡、东倾沟乡、雪山乡、下大武乡、优云乡、当洛乡。
2020年4月21日,玛沁县退出贫困县。
玛沁县于1958年6月建政,2010年辖大武镇、拉加镇、大武乡、东倾沟乡、雪山乡、当洛乡、优云乡、下大武乡等2镇6乡,下辖35个牧委会93个牧业合作社。
2006年8月,撤销昌麻河乡,并入优云乡(大武镇)。牧委会改为行政村,共设35个行政村;各村划分96个牧业合作社。
玛沁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系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区。介于北纬33°43'~35°16',东经98°~100°56'。境域东与甘肃省玛曲县为邻,东北与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接壤,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兴海县毗邻,西与玛多县、达日县相连,南与甘德县相邻。行政区域面积13400平方千米。
高山县境内西北部和北部,高山环绕,积石山脉绵延全境,阿尼玛卿雪山逶迤北部,山脉走向为西北、东南向。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多为侵蚀构成,岩石裸露,为基岩与变质岩,以粗细相间为屑岩为主,寒冷风化作用强烈,属冻蚀地形发育。
低山分布于阿尼玛卿山以东,山峦重叠,逶迤起伏,峡谷交错,海拔在4000米,相对高度在300—800米之间,坡度一般均在30度以上,个别地区可达50度以上。山谷狭窄多呈V形,无滩地或仅有小块零星滩地。
丘陵分布在县境中高山之间,相对高度仅在几十米之间,坡度较平缓,山坡表面有植被覆盖。
滩地如大武镇、野马滩,海拔3700—4020米,地形平坦、地面坡度1—3度。
谷地在县境内广泛分布,海拔2900—3600米,谷地有的狭窄,有的较宽阔平缓。局部低流水排水不畅,地表水多,地下水位高,土壤经常处在季节性或长期性积水状态,呈嫌气环境,微生物活动弱,有机物质累积明显,形成沼泽地。
玛沁县属大陆性寒润性气候,东西部差异较大。西北部寒冷湿润,东南部由寒温潮温逐渐到冷温湿润。年平均气温-3.8—3.5℃,气温低,日温差大。年降水量423—565毫米之间,多集中在6—9月份。全年日照时间为2313—2607小时,相对日照45%—63%。一年之间无明显四季之分,冬季寒冷而漫长,时间长达八九个月。春季干旱多风。夏秋季短而多雨,并常伴有暴雨和冰雹。除拉加镇黄河各地一带有80—95天的无霜期外,其余地区均无绝对无霜期。
青海省气候中心发布的《2021年黄河青海流域气候报告》指出,2021年,玛沁县年平均气温列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
玛沁县境内多年生牧草的生长期和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均温稳定通过5℃的终日一致,故把日均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定为初苗期,稳定通过5℃的终日定为枯黄期。大武地区发芽、返青期一般在4月中旬,枯黄期在9月下旬,生长期约150天。西部地区牧草发芽、返青期一般在5月上旬,枯黄期在9月上旬,生长期约110天。
玛沁县地域辽阔,境内地形变化大,高低落差悬殊,降水主要来源于印度洋孟加拉湾上空的西北和东南暖温气候,其次是来自西北和东南方的水气。降水在日控分布上不均匀,多年平均降水量为:大武513.2毫米、优云441.9毫米、当洛565.9毫米、东倾沟529毫米、军功423.2毫米、雪山484.9毫米、拉加423.2毫米。各河流的天然经流量以降水补给为主。全县多年平均自产径流量17.28亿立方米。
玛沁县森林主要分布在军功、拉加、雪山、东倾沟及大武等乡的黄河南岸及切木曲、德柯河等支流两岸的河谷地带,海拔3200—4200米之间。乔木树种以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优势树种,另外有白桦、青杨。青海云杉多分布在黄河沿岸阴坡,呈带状分布,纯林多。祁连圆柏主要分布在黄河一级、二级支流的阳坡、半阳坡,切木曲、秀穷、秀欠、德柯河为主要分布区。白桦主要在半阴、半阳坡与青海云杉呈混交分布。青杨分布在黄河沿岸,纯林少。
县境内有野生动物(经济兽类)20余种,按经济类型可分为稀有珍贵动物、药用动物、观赏动物、肉用动物、皮毛动物5类。著名的有野耗牛、野驴、羚羊、白唇鹿、岩羊、盘羊、雪豹、麝、棕熊、猞猁、黄羊、麋鹿、水獭、豺等,分布广泛,在全县均有分布,在下大武、雪山、东倾沟、拉加、军功较多分布。野禽类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禽有:黑颈鹤、天鹅、斑头雁、赤麻鸭、棕头欧、鹰、雕、鹫、蓝马鸡、雪鸡等;一般禽类有斑鸡、石鸡、猫头鹰、鹞、鹊、鸽、啄木鸟、雀等;属季节性鸟或候鸟有雁、燕、野鸭、黄鸭、布谷鸟等。鱼类主要有青海湟鱼。
玛沁县境内2007年有天然草场总面积117.58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89%,其中可利用草场10.853万公顷。
高寒草甸类
是境内天然草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 于海拔3800—4500米的山顶、滩地、山地阳坡。草场可利用面积45.27万公顷,占全县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41.71%。组成此类草场的牧草种类繁多,绝大部分是中生、多年生牧草。优势种为莎草科嵩草属的小嵩草、矮嵩草、线叶嵩草、禾叶嵩草及苔草属的苔草一种,总盖度78—90%。此类草场草质柔软多叶,营养成分高,适口性强,草场耐牧,是放牧绵羊良好的草场。
高寒沼泽类
此类草场的公布规律不明显,全县各地都有分布,是全县天然草场中主要类型之一。草场可利用面积30.7万公顷,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8.29%。草山面积居第二位。一般分布在沟脑、垭口、阴坡下部、沟谷滩地,海拔在2900—4500米。下大武、优云、当洛等乡居多,甘肃嵩草、小嵩草、华扁穗草、早熟禾、发草、苔草等,平均盖度52%。
灌丛类
主要分布于军功、拉加、雪山、东倾沟、大武等5乡,海拔3600—4500米的山地阴坡、半阴坡。西部优云、当洛、当项、下大武地区也有少量零星公布。高层灌木以高山柳、金露梅、密枝杜鹃为主。灌丛平均高度0.6—1米,平均盖度30—50%,伴生灌木种类有高山乡线菊、窄叶西番柳、鬼箭锦鸡儿、短叶锦鸡儿、忍冬、茶麓子、沙棘等。
山地草原类
分布于海拔3200—3400米的森林下沿沟谷、阳坡。在军功、拉加沿黄河河谷、切木曲、西哈垄下游河谷两岸较常见。可利用面积0.6万公顷,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的0.55%。
高寒草原类
主要分布于下大武乡曲什吻山地阳坡和河谷阶地及优云乡沿黄河河谷沙丘地带,海拔3900—4200米的山地阳坡及滩地上。草场可利用面积3.15万公顷,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91%。牧草种类简单,优势种为旱生密丛型地面芽植物紫花针茅,伴生种有克氏针茅、鹅冠草、粗状嵩草、沙生凤毛菊、兰花葱等。
疏林类
分布于军功、拉加、东倾沟、大武、雪山等乡沿黄河、切木曲河谷两岸及其支流中下游峡谷地带,海拔3200—3600米。草场可利用面积2.18万公顷,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此类草场分布地区气候温和湿润。草场有明显三层,乔木层有祁连圆柏、云杉、桦木等高大乔木树种。
玛沁县2011年共有中小学17所,乡(镇)级寄宿制小学7所,共有在编教职工451人,编外聘用人员232名。在校生10452名,学前儿童入园率47.1%,学龄儿童入学率99.9 2%,初中阶段入学率99.96%,高中阶段入学率54.9%;非文盲率为99.6%。
2011年玛沁县共有47个医疗机构,从业人员152人(不含牧医3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5人,工勤人员7人;村卫生室有牧医35人,相当于中专水平人员17人,无学历人员18人。“五苗”接种率达90%以上,计划生育率为97.3%,人口出生率为15.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2‰。玛沁县县共有兽医站9个,其中乡镇兽医站8个。
2011年玛沁县有文化事业单位4个,电影发行机构1个,放映单位1个,广播站1个。
2011年,玛沁县共有农村低保3150人,享受牧民医疗救助的有136人;五保对象共有404人。全县享受城镇“低保”的有745户、1945人。
2020年2月12日,玛沁县入选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名单。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人口
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12099户、40432人。其中:城镇人口14826人,城镇人口比重为36.7%;乡村人口25606人,乡村人口比重为63.3%。全年计划生育率为98.6%,人口出生率为15.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52‰。
2018年末,境内民族以藏族为主体,另有汉族、回族、撒拉族、土族、蒙古族等。总人口57070人,其中,藏族人口47298人,占总人口的82.87%;农牧业人口33055人,占总人口的57.92%。
2019年末,玛沁县户籍人口为48445人。
民族
玛沁以藏族为主体,还有汉族、回族、撒拉族、土族、蒙古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2013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47%,增长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4%;完成公共财政收入504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4%;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57万元,增长13.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935.24元,增长12.37%;实现全县旅游总收入3938.7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2%;文化产业销售收入243.8万元,增长34%;城镇化率41%,完成目标任务的97%
2019年,玛沁县地区生产总值168749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6624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231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0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7912万元。
2008年末,存栏各类牲畜498736头(只匹),其中马6249匹、牛197904头、羊294583只;繁殖各类仔畜209121头(只匹),成活178333头(只匹),成活率85.28%,繁殖率69.51%;总增牲畜56281头(只匹),总增率20.05%;出栏牲畜175187头只,出栏率达到62.4%,同比增长了24.23个百分点;出售牲畜143307头只,商品率达到51.04%;适龄母畜239280头(只匹),比例达到47.98%;损亡成畜18176头(只匹),损亡率6.48%。
截止2008年末,全县累计建成草场围栏6721块、504.33万亩,畜均占有7.65亩;畜棚3326座、24.77万平方米;实现“四配套”牧户2482户,占牧户总数的19.3%。
2008年末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9415.7万元,同比增长169%,完成工业销售值56712.8万元。
玛沁县是整个果洛州的交通枢纽。主要道路有:
省道
宁果路:起于西宁,沿线经过贵德河西乡、贵南黄沙头、泽库王加乡、同德河北乡,后进入玛沁拉加镇到州府大武镇,全长439公里,其中县境内长76公里。
花阿公路:花阿公路起自青康公路410公里处的玛多县花石峡、途经玛沁县昌麻河、优云、当洛、当项、过吉迈、久治至四川省阿坝县。玛沁县境内长92.5公里。
昌大公路起自花阿公路的昌麻河、沿途经东倾沟乡至大武镇,全长121公里。
大甘公路起自大武镇至甘德县城,全长86公里,玛沁境内36公里。
县乡公路
花下公路,起于青康公路400公里处,经年扎桥、格让桥至终点下大武乡,基本属沿溪线,全长38.06公里。
东雪公路,起于昌大公路东倾沟岔路口,途经柯曲桥、才贡卡、白塔岔口至终点雪山乡、全长54公里。
主要乡村公路
东当线:起于昌大公路东倾口岔路口,终点为东倾沟乡当前牧委会,全长53.4公里。
大日线:起点为大武镇,终点为大武乡日进委会,全长56公里。路基宽4.5米,路面为天然砂砾路面。
雪下线:起点为东雪公路白塔岔路口,终点为下武乡,全长55公里。
当格线:起点为当洛乡,终点为当洛乡格雅牧委会,全长30公里。
当查线:起点为当项乡,终点为当洛乡查雀牧委会,全长33.5公里。
军赛线:起点为军功乡赛龙沟口,终点赛龙沟,全长25公里。
拉欧线:起点为拉加欧龙沟口,终点为欧龙沟,全第25公里。
拉勒线:起点为拉加、终点为勒合穷,全长55.6公里。
三野公路:起于大军公路18公里处三岔口,终于野马滩煤矿,全长7.15公里。
石峡德尔尼公路:起于大甘公路石峡口,终于德尔尼铜矿,全长18公里。
阿尼玛卿峰,又称玛积雪或玛卿岗日,是昆仑山系支脉阿尼玛卿山的主峰,位于玛沁县西北部,距大武镇86公里,有简易公路直达山下,是国家对外开放的山峰之一。
拉加寺位于玛沁县东北部黄河北岸的拉加乡阿尼群贡(意为:大鹏展翅)山下,坐东向西,面临黄河,前有1986年建成的黄河大桥可通彼岸。距州府大武镇76公里。
白塔
白塔坐落于雪山乡阴柯河交汇处,海拔3650米。白塔背面的殿堂内,四周墙壁绘有壁画(唐卡),介绍阿尼玛卿雪山的神话传说。
阿尼格托神山
位于军功乡曲哇牧委会。阿尼格托独立于群山环抱之中,高高凸起,垂直高差200余米。东南北三面悬崖峭壁间分布着10多个岩洞,是曲哇部落始祖普济法师修炼参禅之地。半山腰有神仙洞,洞内幻境无穷。传说几进去者有去无回,当地藏族群众在洞口摆有神龛封堵,佛教信徒围山朝拜。
主要分布于拉加、大武、东倾沟、雪山乡的黄河南岸及各支流河谷地带,林地面积约799平方公里。森林中生长着青海云彬、祁连圆柏、白桦、青杨、高原柳、沙棘等树种600余种牧草、野生药材,还有白唇鹿、香獐等数十种珍稀动物。林区近地点沿格曲河向北距离大武镇35公里,公路直达林区。
2020年10月,获评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21年2月18日,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