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5 23:17
玫瑰革命是2003年11月22日在格鲁吉亚发生的反对当时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及其所领导政府的一系列示威活动,其领导人由于反对党领袖萨卡什维利,每次公开露面都拿一枝玫瑰花,因此被称为玫瑰革命。最终,萨卡什维利领导的反对党获得了胜利,建立了民主选举的政府,其本人当选格鲁吉亚总统,而原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辞职。在2004年03月28日进行的格鲁吉亚议会选举中,萨卡什维利总统领导的政党获得全部150个议席。格鲁吉亚玫瑰革命成为后来的“颜色革命”的第一波。
苏联刚一解体,美国便启动了“支持新生独立国家”计划,动用一切资源在独联体各国“培植民主土壤”,“营造民主气氛”,“物色民主骨干”,“树立民主榜样”,要把独联体各国打造成“新型民主国家”。
1992年,美国参议院通过《自由援助法》,随后又通过了其他名目繁多的“单项计划”,向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提供各种援助。1993年至2003年,美国用于帮助独联体国家进行“民主改革”的专项援助就有90亿美元,其中3/4以上提供给这些国家的私有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独立媒体等民间机构。
起先,美国这些“民主改革”方案主要借助独联体各国政府的力量来实施,但发现各国政府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民主改革”,美国又将专项援助转向了这些国家中的“年轻一代”,制定了形形色色的青年学者交换计划,对这些国家实行“软渗透”。
1999年5月,美国第一次制定了“俄罗斯领导人计划”,把崭露头角的俄政治精英送到美国,让他们亲身体验美国的“民主”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2000年,美国政府又启动“未来一代的首创精神”计划,动员大批乌克兰青年赴美学习。据统计,自1993年开始,共有9万名来自原苏联国家的商人、大学生、政府官员在美方援助下,到美国留学、进修和考察。这些人回国后纷纷成为本国政界、商界精英,其影响力自然不可小视。在2003年年底的“天鹅绒革命”中胜出的萨卡什维利,就在美国受过教育,自然亲美。
在独联体范围内,美国对一个国家实施“民主革命”也是有所选择的。在独联体国家中,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西靠”倾向最为明显,与美国的关系最为密切。
经过美国的多年经营,乌格两国的“民主土壤”已很有基础,乌格两国的非政府组织更活跃,青年学生更富有“民主意识”,独立媒体更有影响力。因此,乌格两国就成了美国在独联体各国首先选中的“民主试验田”。
2004年9月底,美国《华盛顿邮报》刊发了一篇文章《如何帮助乌克兰民主》,称乌政府2004以来关闭了美国“自由”广播电台在乌境内的播放,并收购了多家独立电视台和报纸,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不得不四处奔走,到各个城市和农村直接与选民见面,而不能利用媒体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篇报道提醒美国政府,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
为确保此次选举的“民主和公正”,美方在选前多次派高级代表团访乌克兰,其中包括前总统老布什和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率领的代表团。这些美国代表团抵达基辅后,一方面向乌总统库奇马施压,要求现政权保证此次总统选举的“公正、民主”,另一方面频频与乌国内各反对派领导人接触,要求四分五裂的反对派结成“反对派联盟”,共同支持惟一的反对派总统候选人尤先科,以便尤先科获得更多的选票。
美国国务院还为此制定了总金额1400万美元的特别计划,包括定期进行“公正”的民意调查,资助独立媒体报道选情,向总统候选人和独立媒体提供法律援助,派竞选问题专家赴乌帮助尤先科竞选总部搞竞选,等等。据乌克兰媒体披露,参加此次“栗子花革命”幕后策划的美国机构,包括美国民主党下属的国家民主学院、美国共和党下属的国际共和学院、美国国务院、美国国际发展基金等非政府组织。西方媒体说,在乌大选的关键时刻,一些前塞尔维亚反对派领导人还在非政府组织的资助下秘密来到基辅,为尤先科担任“现场顾问”。据格反对派人士向记者透露,当年,他们在塞尔维亚接受“民主革命培训”时,同期学员中就有来自乌克兰的“战友”。格“天鹅绒革命”后,还未当选格总统的萨卡什维利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就是乌克兰。当时,萨氏没有与库奇马见面,却与尤先科打得火热,两人还分别代表各自的政党签署了“合作协议”,要共享“革命经验”。
这两年来,独联体各国相继进入“领导人更替”的新时期。分析人士指出,人们会很容易发现,独联体国家选举背后晃动着美国影子。
在格鲁吉亚“天鹅绒革命”至乌克兰的“栗子花革命”期间,美国人也曾尝试在独联体国家亚美尼亚和白俄罗斯克隆“天鹅绒革命”,结果都遭失败。2004年4月,亚美尼亚国内的反对派就曾借鉴格的成功经验,发动了一次“亚式天鹅绒革命”,逼现任总统科恰良下台。但亚总统科恰良果断地采取了行动,制止了事态的恶化。
美国的援助和渗透让独联体各国爱恨交加。随着美国援助的增加和美国大兵的进驻,美国对独联体各国,特别是对中亚及外高加索国家的影响、渗透、干预正在不断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