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新时间:2024-05-17 15:27

环境科学与工程(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设置背景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和演变,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专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调控理论、技术、工程和管理方法的专业,具有问题导向性、综合交叉性和社会应用性三大基本特征。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演化规律、揭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索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理论、技术、工程、规划和管理方法,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主干专业。

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广泛性以及环境污染防控目标和方法的多样性,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专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随着经济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环境问题的内容、形式也不断变化,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其他学科专业的渗透和影响也越来越深入。

环境保护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的发展战略。中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形成了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沈阳农业大学开始开设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课程,并受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指导委员会的委托,编写了全国农业院校首部适用于农科各专业环境教育的《农业环境保护》教材。

1983年,南昌航空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立。

1984年,南昌航空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招收第一批本科生。

2012年9月,教育部将新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2501)专业取代旧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1005S)专业。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工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82501,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制为四年。

培养目标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相关专业的专门知识,能够在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咨询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

4年。

工学学士。其中环境科学专业、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可授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总学分为140-180学分,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学分。

1.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2.业务方面

(1)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以及相关专业的专门知识。

(2)了解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了解国内外环境问题和环保思想的发展历史,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最新技术和产业发展动态。

(3)具有认识主要环境问题、分析实际环境问题和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总结、提炼、归纳能力,一定的系统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4)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书面和口语表达、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5)热爱环保事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环境意识和安全意识。具备科研素养、职业伦理、法律观念、追求卓越的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6)掌握1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3.体育方面: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应能支持培养目标和各项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课程体系设计应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核心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核心知识领域的知识单元组合成核心课程,将这些核心课程根据学科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形成的规律组织编排,并适当增加本校研究或应用特色内容,形成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15%,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15%,专业类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30%;实践类课程和教学环节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20%。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综合性交叉学科的特点,因此人才培养应体现专业特点,以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使学生在获得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得到全方位、多方面发展。专业教学应注重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理论课程

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外语、人文社会科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基础理论和知识,涉及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由各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应覆盖数学、物理学、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态学、环境学、地质学、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或生物学)等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方法,具体内容由各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

不同专业的课程应覆盖相关知识领域的核心知识内容,有助于学生服务生产实践、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学内容覆盖专业发展历史和现状等方面的内容。

1.环境工程专业

教学内容应涵盖工程基础、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和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等知识领域的主要内容。

工程基础知识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或水力学、工程制图和电工学等。

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主要有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工程设计原理等。

环境工程专业知识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清洁生产、生态工程;其他知识单元主要包括环境工程仪表与自动化、环保设备基础、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等。

具体教学内容由各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但应涵盖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和环境管理等核心知识单元。

(2)环境科学专业

教学内容应涵盖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领域的主要内容。

环境自然科学知识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主要包括生态过程与效应、环境化学过程与效应、环境生物过程与效应、环境物理过程与效应;其他知识单元包括环境地学过程与效应、环境模拟等。

环境技术科学知识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主要包括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土壤污染控制和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基本原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其他知识单元包括物理性污染控制、生物污染防治、区域污染调控和生态修复原理等。

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主要包括环境管理、环境法律、环境经济和环境规划;其他知识单元包括环境伦理和全球环境问题及对策等。

具体教学内容由各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但应涵盖上述核心知识单元的主要内容。

(3)环境生态工程专业

教学内容应涵盖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学等知识领域的主要内容。

生态学的核心知识单元主要包括基础生态学、产业生态学、区域生态学等基本知识;其他知识单元包括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

环境科学的核心知识单元主要包括环境化学过程与效应、环境生物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其他知识单元包括环境地学过程与效应等。

工程学的核心知识单元包括环境工程原理、污染控制工程、污染环境修复、环境生态原理与设计等。

具体教学内容由各高校根据专业背景、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但应涵盖生态学、生态规划与管理、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生态工程原理与设计等核心知识单元。

(4)其他专业

其他专业应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参考上述3个专业的知识体系要求,确定符合培养目标的知识体系。

示例

环境学导论(2)、环境地学(2)、环境生物学(3)、环境监测(3)、环境工程原理(3)、环境化学(3)、水处理工程(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2)、物理性污染控制(2)。

实践教学

应加强实践类教学环节,通过顶层设计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实验技能、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工程类专业还应包括工艺及工程设计能力、工艺操作能力等。

实验: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应设置实验环节。实验课程应涵盖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各高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及实验/实习教学目的与要求,开展实验教学,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实验不得少于5学分或160实验学时,并应涵盖专业主干课程的核心知识单元。

课程设计:工程类专业应开设至少2门专业课程设计。

实习:应与企业或行业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开展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分析问题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生物实验、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等。

其他实践类教学环节示例:专业实习、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创新实践项目、毕业设计(论文)(含毕业实习)等。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专业的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需要,生师比不高于20:1。新开设专业专任教师应不少于10名;在校本科生超过120名时,每增加20名学生,至少增加1名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不低于90%,40岁以下授课教师应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

专任教师能独立承担80%以上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担任主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30%以上主要专业课程由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讲授。

助理教学岗位设置: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人数,配置适量的助理教学教师,协助主讲教师指导作业、讨论、实验、实习和答疑。

1.教师职业素质

教师应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教师应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积极从事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注重教学效果,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科研能力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能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参与学术交流。

2.专业背景和工程背景

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的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中,至少有一个学历应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或相关专业。

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本科毕业于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或相关专业的教师比例不低于50%。

工程类专业,从事专业教学(含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中80%应具有6个月以上的企业或工程实践经历。

拥有良好的学科发展基础,为教师从事教学、科研提供基本的条件、环境和氛围,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学生指导、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使教师明确其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专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

设备资源

1.实验室

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室面积及仪器设备要达到教育部相关规定的要求。

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覆盖面要达到一定规模,种类和台套数应满足开设最低要求实验课程的需要;实验室符合国家安全规范,面积满足实验课开设要求。

2.实习基地

针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特点,按照不同实习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长期稳定的、满足教学要求的实习基地,鼓励各高校联合建立实习基地或实现资源共享。

院系自建图书资料室或学校图书馆中应有满足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图书、期刊、标准、规范及其他资料,并具有数字化资源及信息检索工具。

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投入能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且稳步增长。

新办专业应保证充足的专业开办经费,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应满足教学要求。已办专业除正常教学运行经费外,应有稳定的经费投入,满足实验室维护更新、图书资料购置、实习基地建设等需求。

质量保障

各高校应对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实验课等)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应建立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主要教学环节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与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

分析报告,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各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培养模式

1.“农业资源与环境”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交叉融合

只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深度嫁接发展才能让农林高校有新的发展动能,让传统农林有新农科的生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升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中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传统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重农资轻环境,传统“环境科学与工程”重城镇轻农村。地方农林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存在较大的交叉深度融合空间。除了将农业环境保护纳入农业资源与环境下的二级学科,更应该整合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师资和学生资源,这样才能加快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一流本科建设步伐。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只有更多的将主要科研和教学精力着眼于农业环境的治理与修复研究和人才培养,利用农业资源与环境已有的学科优势,才能打造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环境学科建设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

2.农业资源与环境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培养计划调整

公众调查发现,老百姓对农林专业的认识都相对比较狭隘,导致大多数农林专业都归类于冷门专业之列。随着新农科的建设,要努力让农林专业成为显学、热学,让人争先恐后地愿意学、想学。从教育部开始号召鼓励新农科建设以来,正式启动了两年多,许多农林高校开始着手对传统农林专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要想与环境科学与工程深度融合,同样需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如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计划中增设环境生态学、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工程学等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从本科生开始增强其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环境专业素养,逐步在农业生产人才中灌输环保的意识。此外,同样需要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中增设“农业环境保护”“环境土壤学”“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等关于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课程,改变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重城镇环境修复轻乡村生态修复的局面,培养具有农林特色的环境专业人才。要提高所有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要坚决取消清考,高校要大胆地把毕业率降下来。不能按时毕业的学生,以后也要重新登记交费注册学习。

3.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提档升级

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获得是以付出更高资源环境为代价。现代农业对环境和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少投入、多产出、高质量。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单位面积生产效率放缓,传统农林学科将难以支撑未来农业发展。要实现绿色高效发展,必须依靠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等交叉知识作为支撑。在此背景下,新农科的出现将适应社会新需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中将设立新的农科专业或改造原有的农科专业,推进农科与理工文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新农科被视为对传统农林学科的“提档升级”。未来要把农林的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当成一个战略支撑点,让学生在实践中知农爱农为农,知环保爱环保重环保。要围绕农业系统价值链、农业产业生态链、农业产品健康链,用现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构建为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提供全域支撑的新农科集群,为促进天蓝山青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幸福生活做出历史性新贡献。

4.建立农业环境保护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地方农科院校,办学经费有限、难以大规模引进具有多学科背景教师的情况下,必须通过内部挖潜,尽早整合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师资源,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师资力量建设。新农科的践行,落脚点在人才的建设。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新农科建设同样必须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既要打牢基础理论,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核心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生产技能,同时传授生态文明观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还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心系“三农”,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强人才培养与未来农业发展的契合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继续实施一流人才培养行动计划,进行课程体系再优化。具体而言,就是要强化多

元化课程体系,补齐美育、劳育教育短板,同时对专业结构再做调整,布局更多的新农科专业、交叉学科专业。还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更多的产学研基地,要让学生尽早地接触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了解和感受高新技术为传统农业带来的根本性改变。

代表院校:江西农业大学

1.制定和完善各类实习制度

为明确教学任务重要性、指导和约束实习中的教学行为、奖励优秀师生,学校完善《实践课程计划》等制度,建立了《环境类专业实习制度》《环境类专业实践课指导组织制度》《环境类专业实习执行制度》《实习生手册》《实习检查制度》等一系列确实可行的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稳定了学校环境类实习的机制和指导组织,使实习有序、按时进行。

2.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生产实习实训基地是高等教育的实践基础平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核心资源。虽然学校一直沿袭生产实习的培养内容,但因为合作意向不明确以及经费等问题,很长一段时间环境类实习单位不能固定,造成实习单位的频繁变动。新的实习单位对培养目标和内容不熟悉,不利于展开指导;没有合作协议,使单位把实习作为支持学校完成任务的义务,部分单位认为同意接受学生就可以,不负责、不监督学生达到实习锻炼的目的;部分学生自己联系单位实习后,从不到岗;还有学生利用此段时间复习考研,不认真参加实习等等,致使实习的教学质量较差。教学改革中依据合作时间是否超过3年、现场指导效果是否达到教学要求、工程技术人员的资质、是否具有用人前景和科研合作价值等标准对实习单位进行类梳理和筛选。

3.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制定实习内容,及时总结实习经验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前专业生产实习时间一般为4周,除去布置相关事务、企业报到和回程时间,真正留给学生进行实习的时间非常短。企业实习的学生可能只弄清了工艺流程,不清楚应用的原理;事业和政府单位的实习生仅了解运作程序,并没有时间深入到服务和管理对象,以及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实际应用。实践教学收效甚微,造成资源浪费。针对实习单位及学生多次提出实习时间过短的问题,安徽农业大学及时修订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延长时间至2个月。实习划分为熟悉职能部门、学习、实际操作和交流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分别在7—8个工作日完成,第三阶段需到各主要部门进行实际操练,最后请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互动交流。改革得到实习单位和学生的高度认可,实习单位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新进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实习生在熟悉基本流程后参与部分现场工作,深入了解理论应用的方法,与单位工程技术人员交流。这一改革举措利于为学生初步搭建职业平台。同时,学校与企业积极协商,共同制订实习内容。原有实习基本以学校教师组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为主。教学改革中,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邀请行业技术和管理精英对拟定的实习内容提出意见建议,并请实习单位技术指导人员提出反馈,最后定稿并实施。通过改革,实习内容详实,更切合实际,学生能够真正学习到生产和管理中的实用知识。

代表院校:安徽农业大学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国家建设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本着专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学院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借鉴兄弟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修订2017、2018和2019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培养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实训相结合,“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三创”复合人才,提高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及“三创”能力。

2.加强校内外实践平台建设

依托院校内的绿点学社,营造具有特色与校园文化的“三创”新阵地。以特产生产区域的环境保护为切入点,开展污染调查研究以及土壤、大气和水的环境监测。以专业型社团为媒质,根据学生专业兴趣及特长进行优化组合,

培育“三创”造项目的建设。以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深耕细作,开创“三创”的实践活动,为参加“三创”项目大赛作准备。充分调动学生“三创”的积极性,鼓励校内各专业学生跨学科参加竞赛。加强与地方企业或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依托校内资源与校外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搭建“三创”实践平台。通过实践开拓眼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于实际“三创”的应用当中。

3.加强“三创”导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三创”师资队伍是开展创业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为此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迎合“三创”教育的需要,教师应进行继续再教育,学院环境系应选派教师去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培训或到其他高校进修学习,提升“三创”专业素养。通过“三创”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创新项目的实践和行业的案例的研究,使教师们成为具有工科背景的双创教师。环境系应成立以“三创”专职教师、创业成功的校友、杰出企业家等组成的“三创”导师人才库。由入库导师根据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三

创”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另外,还可以积极聘请人才库外的专业实践能力强的“三创型”兼职教师进校授课或实践指导,培育“三创”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为开展“三创”教育提供足够的师资保障。

代表院校:宁德师范学院

数据统计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2000-2500人。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公共管理、环境科学。

就业方向

国家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设计院及各类环保企业,主要从事工艺环境管理、环境咨询服务、智慧环境开发、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环保工程设计与开发、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工作。

开设院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