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模式

更新时间:2024-06-27 11:46

医学模式是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哲学概括,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和医学科学发展阶段,认识和解决医学与健康问题的思考。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主要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结构和发展规律。古代主要是神明模式和自然哲学模式,建立了中国阴阳五行学病理学说,到后来依次经历机械唯物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起源于生物医学模式,从纯生物学角度研究宿主、环境和病因三大因素的动态平衡。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疾病谱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有医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现代医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拓展了医学的境界。强调关心病人,关注社会,注重技术与服务的共同提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传统医学有趋于一致之处。提示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

模式介绍

医学的进展越来越快,在职医生也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因而医院不仅要承担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培训任务,还要组织医生的继续教育。于是现代化医院就成了集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四项任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务单位。这种有分有合、分而再合的变化正反映了医学发展的辩证法

产生背景

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医学发展的社会化是指从个人分散的医疗活动转变为社会分工协作进行的系统医学活动的过程。随着都市化的发展,生产和生活消费行为的进一步社会化,使公共卫生和社会保健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人类保护健康和与疾病斗争日益突破个人活动的局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即需要国家、社会的参与,采取相应的社会措施。人类活动全球化已使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跨越国界,成为全世界应该共同防范的问题,这些均使医学社会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疾病谱死因谱的转变

全球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以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占据疾病谱和死因谱的主要位置的趋势。这些疾病的病因复杂,它和人的性格、行为与生活方式、心理因素乃至经济生活条件、能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多种因素都有联系。

现代医学模式在当前疾病谱和死因谱改变的情况下,是指导卫生保健工作的正确思想和科学方法。在进行以消灭和控制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为重点的第一次卫生革命的同时,必须开辟第二战场,进行以防治慢性疾病为主的第二次卫生革命

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对疾病的防治,而是积极地要求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还要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氛围

医学科学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

医学领域中,学科日趋分化,产生了许多新学科,如行为医学、病理心理学分子医学、量子药学等,医学各学科已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人体活动规律及人体与环境的联系。而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出现高度综合,以综合为主的新学科也相继产生,如社会医学环境医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等。

医学认识手段的现代化,使对疾病的认识趋向于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个体经验的过分依赖,加强了分工协作,不同专业共同参与对疾病的考察,以及他们之间实现认识上的互补,为多学科参与医学实践、为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参与医学认识与实践均提供了可能。

模式内涵

1现代医学模式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

2现代医学模式更加准确的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

3现代医学模式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中医学医学模式:人体——自然——社会心理(天人一体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