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08 11:39
《现代水文地质学》是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林学钰。
该书是对20世纪水文地质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对21世纪水文地质科学发展的展望。《现代水文地质学》共分5篇20章,约35万字。
《现代水文地质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水文地质学研究对象、创立过程、与相邻学科关系和地下水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地下水的形成和基本特征;水文地质学基础和应用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水文地质勘察技术与研究方法;20世纪水文地质学的主要研究领域;21世纪水文地质科学展望。最后,《现代水文地质学》还对国际水文地质学术组织作了概略介绍。
《现代水文地质学》是集学科基本内容、创立发展历史和20世纪主要科学成果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可供从事水文、水资源与地下水管理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
序
前言
第一篇 水文地质学及水资源概述
第一章 水文地质学概述
第一节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人类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历史
第三节水文地质学的创立过程
第四节地下水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第五节水文地质学的学科分类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
第一节地球水体的组成和水资源
第二节地球上的水循环
第三节地下水和地下水资源
第四节地下水资源的基本特征
第二篇 水文地质学的基础学科及其研究内容
第三章 地下水的形成理论
第一节地下水的赋存条件
第二节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和径流条件
第四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条件
第五节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知识及地下水流问题的计算原理
第一节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地下水流基本问题的计算原理
第五章 水文地球化学原理
第一节水文地球化学概述
第二节络合作用与氧化还原作用
第三节水岩作用
第六章 地下水溶质运移及弥散理论
第一节微观弥散过程
第二节宏观弥散
第三节对流—弥散方程
第三篇 水文地质学的应用学科及其研究内容
第七章 矿床充水条件与矿床水文地质类型
第二节矿坑及地下工程涌水量预测
第三节矿井突水与预测
第四节矿床疏干防治水工作
第五节矿山开采地下工程开挖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第八章 供水水文地质学
第一节供水水文地质学的目的任务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的概念和地下水资源的分类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评价
第四节地下水水质评价
第九章 环境水文地质学
第一节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第二节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第十章 地下水管理
第一节地下水管理的含义
第二节地下水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地下水管理模型
第四节地下水管理模型的建立步骤
第四篇 水文地质勘查技术与研究方法
第十一章 地质及水文现象分析方法
第一节地层的调查
第二节岩石性质的调查分析
第三节地质构造的调查分析
第四节地貌条件的调查分析
第五节地下水露头和井点的调查分析
第六节地表水的调查分析
第七节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及生态条件的调查分析
第十二章 水文地质物探和遥感技术
第一节水文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地面物探方法
第三节地球物理测井方法
第四节遥感技术
第十三章 水文地质钻探
第一节水文地质钻探的重要性和主要任务
第二节水文地质钻孔的结构和钻孔设计
第三节钻井过程中的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第四节水文地质勘探钻孔的布置原则
第十四章 水文地质试验
第一节抽水试验
第二节钻孔注水试验
第三节渗水试验
第四节地下水水质弥散实验
第五节连通试验
第十五章 地下水模型技术
第一节水文地质问题与数学模型
第二节优化规划法
第三节系统动力学方法
第四节层次分析法
第五节数量化理论方法
第六节灰色系统模型
第十六章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研究
第一节地下水动态研究方法
第二节地下水均衡研究方法
第三节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监测项目
第十七章 地下水研究中的同位素技术
第一节同位素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同位素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 水文地质图的编制
第一节水文地质图的分类
第二节区域性综合水文地质图的编制
第三节水文地质图的编图历史与发展方向第五篇 20世纪水文地质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及21世纪的展望
第十九章 20世纪水文地质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第一节地下水系统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三水转化和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开发利用”观念的建立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评价与水资源管理科学的新发展
第四节环境水文地质学的诞生
第五节基于3S技术的地下水科学方兴未艾
第六节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处理技术的发展
第七节深部水文地质学的诞生
第二十章 21世纪水文地质科学展望
第一节多相流理论研究
第二节地下水模型的非确定性研究
第三节含水层污染的控制和恢复治理
第四节点源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的研究
第五节全球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
第六节“3S”技术及网络的应用
第七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主要参考文献
英文文摘
附录:主要国际水文地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