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5 20:16
财务报告是指会计主体对外提供、反映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信息的通用书面文件。现行财务报告是建立在对过去的交易和事项进行分析、确认、记录和报告的基础之上的,所反映的这些信息是过去的总结和概括,是信息用户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
(一)不能满足信息需求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信息的最大特点,也是对信息的基本要求。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如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年度末4个月内报出,而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可想而知,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两个月时间内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样严重滞后的信息不可能有什么价值。由此可见,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已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同时,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如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现象一般发生在年底编制报表前。依据过时的、经过调整的信息来做决策,成功的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加,甚至会给企业经营带来严重的损失。
(二)不能满足信息需求的多样性
在今天社会经济日益复杂的条件下,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等。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的大量增加,致使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提出了与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的新要求,呈现为信息需求的多样性状态。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仅要获取定量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定性信息;不仅要获取确定的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获取历史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的整体信息,还要获取部分信息。显然,现行的财务报告由于披露内容单一、信息范围狭窄,根本不可能满足信息使用者这种日趋多样性的信息需求。
(三)不能满足信息需求的前瞻性
可以说,现行的财务报告是面向过去的,主要反映已经出现的财务状况,提供的是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信息,使其缺少有关企业经营过程中潜在的重大风险、经营机遇以及种种不确定性的财务信息的披露,缺少能够对决策有用的、体现企业现在及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信息的披露,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不确定性信息将比以前更多、更突出,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需要的是企业的前瞻性财务信息和预测性财务信息,这些能够反映企业未来财务潜力的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更为重要。因此,财务报告必须同时是面向未来的。
(四)不能满足信息需求的可靠性
根据企业财务工作的惯例,为了报告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在期末,企业往往要根据配比原则进行大量的调整和转账处理。虽然对财务数据的处理是以发生交易事项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但是由于这种转账和配比处理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加上企业的会计报表对外是提供给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使用的,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会人员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会计人员带着这种心态来编制会计报表,就会使会计报表带有粉饰的色彩。这就带来了现有企业会计报表的另一个较严重的问题:信息的可靠性大为降低。
(五)不能满足对无形资产财务信息的揭示要求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以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信息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企业生死的竞争,但是由于现有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六)不能满足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及报告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大多数的衍生金融工具都是待执行的合约,一项合约的签订往往意味着将来的风险和收益,而这却不符合传统财务报表的资产确认原则;又由于传统的财务报告是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而衍生金融工具又不能在一个时点完成,公允价值是其唯一的计量属性,所以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无法全面反映重要的风险和收益,受传统会计理论的制约,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不能完全解决它的确认和计量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前,衍生金融工具虽然已被广泛地作为避险或投资的工具,但未被确认为持有或发行企业的资产或负债,在财务报表中未予列报,仅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这种附注说明通常是比较粗略的,这会带来两种后果:一是企业管理当局对企业运作衍生金融工具的管理控制不足,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甚至招致巨额损失;二是投资者、债权人、股东等外部利害关系人缺乏企业衍生金融交易的有关信息,无从了解企业的财务全貌,极不利于他们的决策。
随着加入WT0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会计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人们对财务信息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而现行财务报告在新的会计环境下发展缓慢,局限性越来越突出,难以满足广大使用者的要求。
1、现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有待检验
目前,我国对整套会计核算及会计档案都有较为规范的规定,并且要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必须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在不考虑故意或恶意的情况下,可以说现行财务报告的可验证性和公允性还是比较高的,但其真实性却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得到保证。首先,货币计量假设是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原因,会计报表上所列示的信息都是以货币表示的绝对值,给人一种精确的印象。其实,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报表上所反映的信息才能够代表实际情况。因为货币形式无法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部内容。财务报告以货币计量掩盖着诸多企业经营活动中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事实。同时货币作为会计统一计量单位是建立在货币本身价值不变这一假设基础上的,但现实货币在其运动中价值是经常变动的,有时变动幅度很大,这就不能不使财务报告的货币表述偏离企业实际进行的价值运动。其次,大量的主观因素是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根源,在此之前,必须对信息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整理等加工处理,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为的主观判断是必不可少的。
2、现行财务报告侧重企业历史经济活动而忽略未来经济活动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环境复杂,企业管理者要运用前瞻性信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筹划。利益相关者日益关注的是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而现行财务报告只能提供历史交易信息。因此,事后信息揭示已成为现行财务报告最大的局限之一,其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历史交易信息与使用者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正在日益减少,有些甚至毫无用处。目前人们可以很容易地从电脑数据库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着眼于提供预测数据的信息,这也是现行财务报告受到最多和最猛烈的批评之处。另一方面,许多与企业未来发展休戚相关的经济业务如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技术资产、人力资源价值等都未能在财务报告中得到有效的充分披露。财务报告的有用性正在削弱。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具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有时可能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但有时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巨额的损失。
3、现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
尽管完整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性是现行财务报告的固有弊病。试想,以交易为基础的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势必会拒绝确认乃至报告某些虽然于交易无联系但却十分重要的期间价值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企业对经营业绩的反映和监督不能令人满意。现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经营过程中造就的竞争优势得不到反映,但是这类事项或情况对企业日后的经营业绩却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二,那些企业内生的人力资源状况和各种软资产如知识产权、智力资产等对企业发展意义深远的项目更是得不到反映;第三,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在财务报表中长期被忽视,而由此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第四,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越来越快,环境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越来越大,然而现行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环境信息长期忽视,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严重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和决策效率。
4、现行财务报告方式的局限性
财务报告方式主要是指财务报告的信息交换方式、交换的时间和交换内容,这三个因素相互影响。信息交换方式是指交换信息时所依赖的信息传输介质及其传送方式。在工业社会,这种介质主要表现为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而传送方式则主要表现为一定格式的会计报表。信息交换时间是指所交换信息的介质时间及传送的具体时点。在现行财务报告中,所传送信息的截止时点通常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而传送的具体时点则通常是指会计报表的发布日。交换的内容是指所交换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涵义。这种财务报告方式严重限制了财务报告的使用范围、传递速度,使广大财务信息使用者难以及时了解财务信息,影响了决策效率,难以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速度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企业的财务信息作为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得不到及时的传递和获取,后果不难设想。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在迅速变化的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影响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的处理技术与方式也得到了改进。作为世界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必须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深层次的变革。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靠性与相关性并重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由会计信息的不同用途所决定的。用于传统财富分配的会计信息要求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而用于投资决策的会计信息则要求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会计信息的决策用途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它的重要性程度却并没有使会计信息的财富分配用途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因此,从根本上说,传统会计只是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尽管规范会计信息生产与交换的权威机构也试图在可靠性的基础上来增强相关性,但殊不知,对于同一属性的信息而言,可靠性与相关性又构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强调了信息的相关性,又会以牺牲可靠性为代价。因此,试图通过单一属性的会计信息来实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如果抛开单一信息揭示的基本构想而取道多元信息揭示的途径,或许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便可迎刃而解。例如,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信息更具有可靠性,而以评估价值为基础的会计信息更具有相关性,两种不同属性会计信息的同时提供便可同时满足不同用途的信息要求。
2、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重
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传统会计,是在财富分配用途导引下而产生的强调信息可靠性的产物。众多会计学者提出的以其他属性为计量模式的会计系统之所以没有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会计系统在所提供信息的可靠性方面存在缺陷。我们承认相关的信息首先也应当可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前遭受可靠性攻击的会计模式正在变得越来越弱化。因为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在工业社会中相互分割的市场正在走向世界一体化,以交易价格为基础的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公允价值的逐步形成及其所具有的客观性已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承认。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现行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中,都已开始较为普遍的使用公允价值的概念。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债务重组》中,也首次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从理论上说,普遍采用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许多其他新的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系统,已具备其形成和发展的外部环境。目前我们所缺乏的也许只是观念的更新和敢于尝试的胆略。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其它某种适当的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系统绝对不再是“纸上谈兵”。
3、货币与非货币计量并重
表示信息揭示的框架要求所有的会计信息都能够数字化,且具有能够汇总的经济意义,以及会计信息货币化的要求。如果会计信息计量不只是采用单一的货币计量属性,而信息的获取也并非只是局限于报表本身,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变化必然会使会计息的货币计量向非货币计量延伸。如果在货币化信息之外还有大量相关且有用的非货币化信息存在。如难以准确以货币量化的企业员工素质、企业组织结构、市场网络、秘密配方等。这种发展无疑将会改变传统会计只揭示单一货币信息的局限,而货币与非货币计量并重的方式,也就一定会成为未来财务报告发展的一个方向。
4、积极推广在线财务报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正在改写纸张、笔墨和算盘等传统信息技术的历史;现代网络通信技术正在改写传统的信息交换方式。在线财务报告(on-line report)是指企业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置站点,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定期更新的财务报告。在线财务报告在信息载体(存储介质)、传递方式与表述方式(格式) 等方面都将与传统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取消纸制(书面、报纸)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而是在网上在线发布信息,突破了书面报告所含财务信息数量上的局限性, 使用者也不必等待寄送或亲自去取阅财务报告。在信息的表达方式上,不再围于文字与表达格式,而是更多的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恰如其分的表达信息内涵,做到图文并茂,声像俱全,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直观、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方便性。由此可见,在线财务报告应是在网络上传输的、表式信息与音像化信息相结合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适时报告。在线报告大大缩短了财务报告传递时间, 电子数据在网络上是以光速传送,几乎可以看作是没有时间差。这样,迅速的传输速度就使企业有可能随时更新在线报告的内容,信息使用者也因此获得了有关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及时报告。由于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信息处理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及时报告”,但是在线报告的出现使人们看到了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
(一)建立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
一方面,外部信息使用者总是试图索取企业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他们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又会显得束手无策。实际上,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走进企业这个黑匣子,随时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要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就需要建立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打开企业这个黑匣子,让外部信息使用者有限地进入企业内部,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与企业进行信息交流,从而改变用户被动接受会计信息的现状。同时,通过双向的信息传递,使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做到知己知彼,可以减轻信息的不对称现象,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这种财务报告模式可以使信息使用者通过反馈系统参与报告的生成过程,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另外,通过交互式报告模式还可以将企业的财务信息置于使用者的监督之下,从而增强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二)扩大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范围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无形资产在企业持续经营中的地位至少在目前还没有重要到可以完全取代有形资产的地步,因此,会计系统在揭示无形资产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有形资产的计量。鉴于当前各方面条件尚未成熟,为解决信息使用者的燃眉之急,可以借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金融工具问题上的做法:首先着重解决相关信息的披露问题,暂时绕过确认与计量问题,待相关时机成熟之后,再研究确认与计量的实务操作。在未解决之前,可以遵循充分揭示原则,即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需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使用户易于理解。对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可采用表内与表外结合的方式。表内披露主要是指编制通用格式的财务报表单独揭示相关的信息;表外披露主要是在财务报表附注部分揭示。可以把包括知识产权、人力资源、自创商誉、人力资本、风险资本等在内的无形资产与原先的无形资产分别加以列示,以便更好地反映知识资本的价值和获取收益的能力,突出人力资本为中心的知识资本的重要地位,从总资本保全角度报告会计信息,会计上能予以量化的无形资产应尽可能加以量化。
(三)建立实时报告系统
这种财务报告模式也是一种实时报告系统,它通过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服务。这里所讲的“实时”有相对实时和绝对实时之分。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视自身的情况而定,可以每发生一笔交易就报告一次,实施绝对的实时报告,也可以一天、十天、半个月、一个月报告一次,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当然,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对企业的it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但它对于经营决策者和信用使用者适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提供信息的内容与方式在变化中出现了一些带有普遍倾向性的问题。建立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扩大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范围,增加财务报表附注的信息量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是完善现行财务报告所应该采取的基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