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街道

更新时间:2023-11-20 14:12

珠光街道,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地处越秀区中南部,东起东濠涌,与大东街道白云街道为邻;南到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北京路,与北京街道人民街道相接;北至文明路,与大塘街道毗连,总面积0.92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珠光街道户籍人口有70342人。

历史沿革

明清时,隶属番禺县。

民国十年(1921年),属广州市贤思区、东堤区。

1950年,成立文德南街,属中区管辖。

1960年,文德南街与德政南街合并称为珠光公社,隶属东山区。

1961年,珠光街与德政南街分置,改为珠光街道。

1998年,与永汉南街、德政南街合并,保留珠光街道名称。

2005年后,隶属越秀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珠光街道辖东沙角、广舞台、越秀南、定安里、万福东、湛塘路、东园路、福行、珠江园、祖庙前、新福里、清水濠、文德路、文明路、仰忠、厂后、爱家园、海傍18个社区。

截至2021年10月31日,珠光街道辖14个社区:东沙角社区广舞台社区越秀南社区定安里社区东园路社区珠江园社区祖庙前社区新福里社区清水濠社区文德路社区文明路社区仰忠社区爱家园社区海傍社区,街道办事处驻珠光路54号。

地理环境

珠光街道地处越秀区中南部,东起东濠涌,与大东街道白云街道为邻;南到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北京路,与北京街道人民街道相接;北至文明路,与大塘街道毗连,东西最大距离1.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千米,总面积0.92平方千米。

人口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珠光街道常住人口有56329人。

截至2011年末,珠光街道户籍人口有70342人,其中男性35272人、女性35070人;另有流动人口15121人;常住人口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壮、满、苗等17个少数民族,共456人。2011年,珠光街道人口出生率7.71‰,人口死亡率8.01‰,人口自然增长率-0.3‰。

经济

2011年,珠光街道有个体私营企业2701个,其中仓储业企业48个;有房地产建筑业企业15个,资质内建筑业总产值10.18亿元,比2010年增长5.07%;有批发零售业企业410个,商品销售收入426.79亿元,比2010年增长3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9.64亿元,比2010年增长27.45%;有住宿餐饮业企业14个,服务业企业88个,服务业总产出29.57亿元,比2010年增长16.89%。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珠光街道有职业高级学校1所,在校生3340人,专任教师184人;有小学4所,其中省一级学校1所,在校生3241人,专任教师215人;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925人,专任教师113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珠光街道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是省一级有文化站;有18个社区文化室、3个文化广场;成立有珠光艺术团等3支业余文体团队,有社区文化骨干210人。2011年,珠光街道举办了第六届“珠光璀璨”社区文化节活动;有电影院1个,座位1500个。截至2011年末,珠光街道有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1个、网球场1个、乒乓球室2个、游泳池1个、健身体育路径18条,体育活动场地2300平方米;有社区体育三级指导员约600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珠光街道有越秀区中医医院、越秀区第三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单位,有病床123张,专业卫生人员427人,完成诊疗9.23万人次/年。

社会保障

2011年,珠光街道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83户、人数1549人,全年支出626.56万元,比2010年增长34.73%;参加城镇人口基本医疗保险1720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82.24万元,增长27%;有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4个、星光老人之家14个、庇护站14个,开展托老、便民等服务;全年接受社会捐款41220元。截至2011年末,珠光街道有残疾人1382人,办理残疾人专项救助1343人次,发放救助金50.868万元,办理残疾人乘坐市内交通优惠卡420个;全街道登记失业人数6566人,登记失业率为13%。2011年,珠光街道新增就业人员5755人,有242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交通

珠光街道主要交通干线有万福路、湛塘路、珠光路等。

历史文化

珠光街道因珠光路而得名。

珠光街道境内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古迹有文明路的骑楼建筑群,是典型的清代商铺型骑楼建筑;珠光路侨商街由侨商出资建于20世纪30年代,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与西关大屋式的建筑群风格相似;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广东区委员会旧址、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旧址、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德楼、黄埔军校驻省街道办事处、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旧址、广州市消防局旧址、小东门桥;市登记保护单位基督教救主堂。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