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湿地

更新时间:2023-05-03 06:57

珠江三角洲湿地是位于广东省,广州以南。面积475000公顷,海拔0-10米,是雁鸭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鹬的重要驿站和越冬地。

简介

珠江三角洲北依白云山,南濒南海,主要由西江、北江、东江、潭江、高明河及流溪河下游冲积形成的复合三角洲平原,并缀有低山丘陵台地(占23%),总面积约11281平方公里,包括广州市区、佛山市、中山市、珠海市(特区)、江门市区和花县、三水县、南海县、番禺肥、顺德县及斗门县全部;深圳市(特区)、东莞县、新会县的一部分;博罗县、增城县、四会县、高要县、高明区及台山县的小部分。

基本情况

珠江是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总称,珠江河口还吸纳增江、流溪河和潭江等诸河会聚。从石龙、江村、三水和石嘴等地以下至海岸线,诸河下游水道逐级分汊,纵横交织如网,自东至西以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泥湾门、虎跳门和崖门等8条分流水道为主体,呈放射状通海,潮流往复运动。由网状水道织结的珠江三角洲平原,连同其内的丘陵台地,面积约8370 km2,仅次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第二大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岸线从深圳河口起至台山市铜鼓角止,长约400km,岸线外依次为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海岸线两端均有河口湾。珠江年均径流量3.36×1011 m3,年输沙量8.7451×107 t。

珠江口也属于淤涨型海岸。珠江三角洲滩涂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伶仃洋和黄茅海东西两岸及磨刀门、鸡啼门的口外浅滩。分析表明,近百年来,由于水土流失、广筑堤围、沿海围垦,西北江三角洲岸线推进速度已增至4050m/a,滩涂面积增长迅速。

珠江三角洲的湿地主要分布于广州以南,北纬22°00′,东经113°05′,面积 475,000公顷的区域。珠江三角洲湿地,通常是指主要流入伶仃洋的西江(珠江)和几条较小河流包括东江、陪江、潭江、林西河和庄江的特大三角洲系统。有许多相互连通的河道,低地岛屿,河滩沼泽地,成为稻田、鱼池和虾塘的大型低洼田,及大片的潮间泥滩,现在存在很少红树林。造来用于灌溉的排水的水哉也被用于水产养殖业,在三角洲部分地区,这样的池塘占了土地面积的30~60%。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圳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就位于珠江三角洲,是全国唯一位于城市市区腹部的自然保护区。

气候状况

珠江三角洲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多集中在4~9月。常受台风暴雨影响。年平均气温22℃,1月份平均气温13.1℃,7月份平均气温28.4℃,无霜期352天。

植被特征

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分为内伶仃岛保护区和福田保护区两个区域。内伶仃岛保护区的原生植被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现仅有少量被保存,目前该岛以台湾相思林、马尾松林为主,约占全岛植被面积的60%,除某些滩地、迎风坡多草丛外,其它山地等几乎已没有裸地,全部为次生林、次生灌丛所覆盖。而且台湾相思林、马尾松林两个优势种群已逐渐退化,并形成一系列更新明显的各种次生性群落。同时,该岛环岛区域的人工林、次生灌丛都在封山育林、建立猕猴自然保护区后向多样化发展。

福田保护区则表现为红树林明显。先锋红树林有下列优势种混合:秋茄、桐花树和海榄雌,河道里有海漆和老鼠勒。成熟的红树林群丛以秋茄、木榄和红树蕨,卤蕨为优势种。存在的其它种包括海桑、红海榄和鱼藤。虾塘中的植被包括芦苇、莎草和鼠尾粟,堤岸上零星生长着禾草和苔草(如:结缕草雀稗、鼠尾粟和飘拂草)和碱蓬,沙地上有臭牡丹、羊膝、阔苞菊、露儿树、刺葵番薯的混合群落。

根据按3级分类系统划分,即植被型(组),群系(组),群丛(组)(群落),该区域植被可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18个群系。此外,台湾相思林较典型可分为5个群系,果园林有4类、作物园有4类。

湿地鸟类

该三角洲被认为是雁鸭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鹬的重要驿站和越冬地。已记录到102种鸟,包括28种非雀形目鸟,以鹬、鹭类和鸭类为主,主要分布于三灶岛和白藤湖。1986年上半年在西江3500多只野鸭的集中地观察到至少50只青头潜鸭,三角洲的部分地区支持大量的鹭类,主要有夜鹭牛背鹭池鹭白鹭中白鹭大白鹭和苍鹭。除了新会鸟类乐园自然保护区的夜莺繁殖地外,在广州以西,康公附近竹林里有一大的鹭类繁殖区。当地估计在这个繁殖区鸟的数量有3000到20000只。1985年5月,记录到4种营巢鸟:夜鹭(数目最多),池鹭、牛背鹭和白鹭。海滩外缘还见到过斑嘴鹈鹕中华白海豚首先在珠江发现。

保护措施

仅建立了一个很小的自然保护区,鸟类乐园自然保护区,保护广州西南70公里新会天马河上一棵500多年龄的榕树的一个大型夜莺繁殖区。1984年8月建造了一个大型大众观察塔。

面临的问题

珠江三角洲湿地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从而导致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减少或者退化。

污染

一些来自当地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还有深圳河上游深圳市工业的发展,给珠江三角洲湿地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并可能会增加。

盲目开发

大片红树林几乎已完全被改造成鱼塘,部分滩涂被围垦作其它用途。

破坏生态平衡

可能由于大量使用杀虫剂,鹭类避免在大面积稻田上取食。大量捕捉繁殖鹭类食用。1985年报道当地村民每年在广州附近捕捉4000多只幼鸟出口香港当野味。这种贸易仅开始于70年代,需求量每年增加。

其他相关内容

土地利用:主要活动是水产养殖,种植水稻和捕鱼。

经济和社会价值:三角洲是中国最重要的渔业地区之一。

主要研究:中山大学的生物学家曾(1986)对该地区鸟类、无脊椎动物红树林植被作过调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