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1 17:55
球极投影是发源于中国《周髀算经》中对地球坐标系的发明,是有证有据的,能够从逻辑上考证的。有人认为是托勒密(C.Ptolemy, 100-170),有人认为是喜帕恰斯(Hipparchus, BC180-BC125),还有人认为是更早的欧多克斯(Eudoxus,BC400-BC347),这些都是没有证据的猜想。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假设球体是透明的,而光线也是沿直线前进的。然后在球的南极(或北极)放置一个投影点,在赤道放置一个平面,让光源向平面发光,这样就可以在平面上看到除南极点(或北极点)之外球面上所有点的投影了。
这种投影的特点是:赤道圈的投影和自身重合;赤道以北的半球上的元素投到平面赤道圈的内部,反之,球面上赤道南部半球上的内容投影到平面赤道圈的外部;球面上近北极的点,其投影密集,近南极的元素,其投影稀疏;另外,这种投影还有两个重要的特性,一个是保圆性,一个是保角性。
保圆性就是在投影变化下,球面上任意的不过两极的圆都被投影成一个圆。过两极的经线圈被投影成直线。
保角性是指,投影的时候,球面上两个弧线之间的夹角可保持不变。由此,其可以帮助人们很好地测量天体和研究天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