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楼

更新时间:2024-01-04 18:56

理学楼位于武汉大学文理学部,隔着奥场与行政楼遥遥相望,背临东湖。北面理学院主露穹窿圆屋顶与南面工学院四角重檐攒尖顶遥相呼应,体现出“天圆地方”(北圆南方)的传统建筑理念。该建筑既遵循“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中国传统建筑原则,又引用了西方罗马式、拜占庭式建筑式样,达到了整体建筑美与单体建筑美的完美结合和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

历史沿革

在老图东侧的理学楼大概是现在武大早期建筑中使用最多的,也为大多数同学所熟悉的一栋。它始建于1930年,一期工程于1931年11月竣工,后排的配楼为第二期工程,于1936年同老斋舍同年竣工。

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景

理学楼和很多武大老建筑一样,其貌不扬但总暗藏玄机:理学楼主露穹窿圆屋顶隔着奥场和现为行政楼的前工学院四角重檐攒尖顶遥相呼应,“天圆地方”的传统建筑理念便展现在眼前。而教室里的石柱,又使中式外表的理学楼增添了少有的欧式风采。

理学楼是武大最古老的教学楼之一了。内部构造十分复杂,通道楼梯连向哪里只有走了才知道,走过一个转角,也许又出现了一排教室,兜兜转转,十分神奇。而理学楼的厕所可谓让人印象深刻,实在和教室离的有些远了,下一楼走过道,第一次很可能分不清东南西北。学累了,从理学楼的阳台望去,东湖风光一览无余。

内部设置

理学楼有三种教室:多边形阶梯教室,多边形普通教室和矩形小教室。多边形阶梯教室的柱子分布会阻挡视线;矩形小教室使用时会产生压迫感,较普通教室差一些;多边形普通教室无遮挡视线与压迫感的情况,采光良好,室内空间变化丰富。

理学楼的走廊设计了与外界环境交融的景窗,形成景观节点,使每一位在此驻足的使用者都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理学楼走廊宽阔,在走廊交谈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通行。

卫生间的布置非常不便,距离太远。理学楼卫生问的位置偏远,前往卫生间的流线过长,并且途中楼梯上下次数多,较曲折,使用不太方便。

评价

物理环境

理学楼的声环境是比较良好的,比一般的教学楼要好。其多边形普通教室和矩形小教室声环境较好,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多边形阶梯教室中,由于空间较大,课堂秩序不太有序时,对教学的干扰就非常大。

其光环境能够满足日常所需的日照,但是有时也需要人工照明进行补充。白天的日照能够满足大部分教室的需求,无论是晴天雨天,都很充足。

武汉处于夏热冬冷地区,因此对建筑的保温隔热的需求也就很大,而理学楼的室内温度比较适宜开展平时的教学工作,也能够满足平时的一些相应活动。其墙厚至少为300cm(估计厚为370cm),室外炎热的温度与室内凉爽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冬季时,理学楼的室内温度也比室外高一些,温度比较适宜。

建筑美学

理学楼的体型与外观比较美观,圆顶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其特殊的色彩和质感能平抑心中的浮躁,使人安心地读书。筑构造方面,楼梯栏杆扶手及立柱精细、美观,透露着古典美的气息,教室内的圆柱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威严的柱子配着白色纹状柱头装饰,严肃却不失典雅,装饰性的梁托给理学楼添加了一丝活泼。

人文环境

理学楼继承并发扬了武汉大学的文脉,是武汉大学的标志之一。它带来归属感,同学们喜欢这栋建筑,喜欢在这栋建筑里学习或者活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