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4 16:55
云南内毛楠(学名:Endocomia macrocoma subsp. prainii (King) W.J.de Wilde)是肉豆蔻科、内毛楠属植物。乔木,高达24米,胸径30-45厘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叶坚纸质,倒卵状长圆形至提琴形。雄花序圆锥状,分枝稀疏,腋生,长12-15厘米,有时可达30厘米。果序圆锥状,长10-18厘米,通常着成熟果1-3个;种子卵球形至卵球状椭圆形;种皮厚,硬壳质,基部偏生卵形疤痕。花期5-7月,果期翌年4-6月。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至西南部。生长于海拔500-800米的沟谷密林或山坡密林中。
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先生于1963年命名发表,但是五十年来琴叶风吹楠的分类学位置一直有争议。胡先骕同时发表提琴叶贺得木(Horsfieldia pandurifolia)和长序梗贺得木(Horsfieldia longipedunculata),1977年出版的《云南植物志》将两种合并,名之琴叶风吹楠(Horsfieldia pandurifolia Hu)。
据1979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记录,琴叶风吹楠(Horsfieldia pandurifolia)于1975年被归并入内毛楠(Horsfieldia macrocoma),但是因为两种的花序、果实及种子特征明显不同而分开处理,后来中国国内的诸多著作都沿用琴叶风吹楠(Horsfieldia pandurifolia)这个学名,并记为云南特有种。
1984年,德怀尔德(de Wilde)在审校风吹楠属(Horsfieldia)植物时,将琴叶风吹楠(Horsfieldia pandurifolia)归并入云南风吹楠(Horsfieldia prainii),再将云南风吹楠(Horsfieldiaprainii)作为亚种组合入内毛楠(Horsfieldia macrocoma),然后将内毛楠(Horsfieldia macrocoma)作为模式种建立一个新属内毛楠属(Endocomia de Wilde),将琴叶风吹楠的学名变更为Endocomia macrocoma ssp. prainii。内毛楠属(Endocomia)得到国外学者的承认,而且他们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进一步获得了证据,证明内毛楠属(Endocomia)与风吹楠属(Horsfieldia)的亲缘关系较远。
2003年,在《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一书中承认了Endocomia,译为内毛楠属,对琴叶风吹楠(Horsfieldia pandurifolia)并入云南风吹楠(Endocomia macrocoma ssp. prainii)的处理未提出异议。2004年,叶脉认为内毛楠属(Endocomia)与风吹楠属(Horsfieldia)两属的分类界限不明,取消了内毛楠属(Endocomia),恢复内毛楠(Horsfieldia macrocoma)。
在2008年出版的《Flora of China》中,取消了内毛楠属(Endocomia),将琴叶风吹楠的学名改为Horsfieldia prainii,名之“云南风吹楠”。
2012年并入内毛楠(Endocomia macrocoma)作为在中国亚种分布,命名为云南内毛楠(Endocomia macrocoma subsp. prainii (King) W.J.de Wilde)。
乔木,高(10-)15-24米,胸径30-45厘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小枝粗壮,无毛。叶坚纸质,倒卵状长圆形至提琴形,长(10-)16-34厘米,宽6-9.5厘米,先端短渐尖至突然细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稀为圆形,两面无毛;侧脉(9-)12-22对,弯曲,边缘处几不网结,第三次小脉几不明显;叶柄稍粗壮,长2.2-3厘米,粗2-3毫米。
雄花序圆锥状,分枝稀疏,腋生,长12-15厘米,有时可达30厘米,无毛;花序轴紫红色;雄花卵球形蕨长约1.5-2毫米;花梗长约雄花的2倍;花被裂片通常4,较薄,基部下延;雄蕊10枚,合生成球形,微具短柄。雌花未见。果序圆锥状,长10-18厘米,通常着成熟果1-3个;果卵状椭圆形,先端锐尖,基部不偏斜,下延渐狭成0.2-0.3厘米长的短柄,成熟时长3-4.5厘米,直径2-2.5厘米,黄褐色;花被裂片早落;果皮木质状壳质,约厚1.8毫米,外面光滑;假种皮鲜红色,先端微撕裂状;种子卵球形至卵球状椭圆形,长2.5-3.2厘米,宽1.6-1.8厘米,顶端具明显的突尖;种皮厚,硬壳质,灰白色,光滑微亮,具脉纹及淡褐色斑块,基部偏生卵形疤痕。花期5-7月,果期翌年4-6月。
该种与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等地产的内毛楠(Endocomia macrocoma (Miq.) W. J. de Wilde)相近。但该种雄花椭圆形;花被3裂,外面被毛;雄花序短,不超过10厘米;小花密集;果顶端钝;种子不具小突尖等特征,有较大差异,故该种应予分开。也近越南产的风吹楠(Horsfieldia amygdalina (Wall. ex Hook. f. et Thomson) Warb.),不同点在于该种叶较大,成倒卵状长圆形至提琴形;花序特长,有时可达30厘米,易于区别。
生长于海拔500-800米的沟谷密林或山坡密林中。分布区年平均温19-21℃。极端最低温不下0.5℃,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分布不均匀,80-90%多集中在5-10月雨季,但干季有雾,以补偿水分的不足,相对湿度82-86%。土壤为三迭纪紫色砂页岩形成的砖红壤或山地黄壤,pH值4.5-5.5。在热带季节性雨林中局部的地形和生境条件下,可成为群落中的主要建群种,居上层者较多,下层时则零星分散。伴生植物主要为番龙眼、千果榄仁树、轮叶戟与白颜树等。在乔木层覆盖度约50-60%,林下灌木层稀疏的林分中,天然更新良好。
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至西南部。在勐腊、景洪、勐海、澜沧、双江、孟连、耿马、镇康、瑞丽、盈江、江城和河口的河谷地段有分布。
适宜于子种繁殖,因种子富含油脂,容易酸败,不宜久藏,最好即采即播,如存放超过10天,发芽率即降至85%,存放20天,则发芽率仅有30%。播种时以带种壳播种为好,适当荫蔽,保持土壤湿度,播后11-13天开始萌动,20天左右完全出土。幼苗生长快,6个月苗高可达42.8厘米。
经济:木材略轻柔致密,刨面光滑,可做箱板材,如加防腐处理后亦可作轻建筑的板材;种子含固体油57.39%,可作工业用油。广泛用于合成化妆品、医药、香料、杀虫剂,以及纺织工业。
研究:云南内毛楠是典型的热带季节性雨林成分,为中国特有,在热带植物区系研究中有一定学术意义。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易危。
云南内毛楠是中国热带季节性雨林中的一个特有种,分布区狭小。由于数量少,雨林过度毁坏,雌株为数不多,天然繁殖较差,又因商业部门收购种子,群众伐树收果,因此植株日渐减少。
云南内毛楠开花结实正常,种子饱满且萌发率高,保苗率高,移栽容易成活,但是种子萌发过程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表明自身生物学特性限制了分布范围,但不是导致濒危的主要原因。云南内毛楠分布区破碎,呈斑块状,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现存的少量植株也是处于分布区的边缘,再也没有扩大种群的自然空间。云南内毛楠自然繁衍对生境的需求和人为导致濒危生境是造成种群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
分布区大部已划为自然保护区,应明确列为保护对象,加强保护,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天然更新。建议产区有关部门,合理采收种子,进行栽培种植,确保这一重要资源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