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8 18:59
《琴士图》是明代唐寅创作的绢本画。
主题与关键字:饮食器、文玩(琴棋书画)、家具(屏风)、香炉、火盆、瀑布、文房用具、珍玩、古玩、松、高士(士人,隐士)、侍从(侍女,童仆)、江河、湖海。
录入: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四册,1853-1854页,故宫书画录(卷四),第二册,179页,故宫书画图录,第十八册,301-304页。
此幅有行书款识:“唐寅为季静作”,印记:南京解元、唐伯虎;拖尾有彭年、章简甫、陆芝、黄鲁曾、文仲义、朱幸题。
在此幅画作中,一琴士坐松林泉石间,轻抚琴弦,溪水淙淙,似与琴韵相和,四周摆设文玩鼎彝。画中人杨季静名淩,吴人,其父杨守素,善琴,季静得其传,以琴游于公卿间,与唐寅、文征明等友善。山石双松之间,数位童仆正忙于烹茗煮茶,小几上与地上并且散列着书籍笔砚和鼎彝古玩,似乎是把风雅文人的书斋搬到了户外。画中主角人物杨季静身着象征高士的衣冠,赤足盘坐在水畔,面向江面抚弦弹琴,神态悠闲安详。观者似乎可以想像,清越的琴声将顺着琴士凝望的目光,以及涓涓瀑布流动的方向,在空旷的水面远播飘扬。
画中绘人物衣纹流畅而秩序井然,画山石的用笔则简率随意,和早期精谨工致的风格有所不同。清新淡雅的设色,更为这应该是描绘夏日一景的画面,平添一股清凉气息。
岩头细瀑前,一高士拂琴茗饮,神思飘逸,似已融趣于水声琴音之中。高士白袍披巾,有解衣槃礅,处身无人之野的气势。身后置书画,前列鼎彝等古物,一童拱手,一童捧物侍立于旁。前作苍松两株,松干块节分明,斑驳拮屈之美中,恢忽流动之笔意,跃然纸上。所用画笔较细,不作勾斫,将南宋院体明暗法则,溶于染墨中。瀑布细细勾成,顿挫笔少,反见雅韵天成,石罅作密点,自有润泽之趣。以赭石染人面树皮及石块明处,略施青绿,通幅之高雅脱俗,书卷气扑人眉宇,诚为唐寅晚年艺术素养极高之例证。
此幅是唐寅为杨季静(约1477-1530年)所作的画像。唐寅字伯虎,江苏吴县人,英才焕发,风流潇洒,早负盛名,但因科场弊案所累,无法在仕途发展,遂以放荡不羁之姿,活跃于江南诗文画坛,售画为生。他的画艺学自周臣,山水、花鸟、人物俱精,是吴派重要画家之一。
杨季静则是苏州著名琴师,而且与当地文人交游,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另一幅由文伯仁所绘的《杨季静小像》。唐寅为杨季静画过两张像,现藏于美国佛利尔美术馆的《南游图》(作于1505)成画较早,此幅虽无纪年,从人物造型与画风判断,当为唐寅晚年之作。
唐寅:明(1470—1523),自署晋昌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举应天解元。后应进士试,因科场案而被革黜。赋性疏朗,任逸不羁。尝镌其章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晚好佛氏,治圃舍于桃花坞,曰桃花盦,日饮其中。其学务穷研造化,于应世文字诗歌,不甚措意。奇趣时发,或寄于画。画法沉郁,风骨奇峭,刊落庸琐,务求浓厚。连江叠(山献),洒洒不穷。信士流之雅作,绘事之妙诣。其画远攻李唐足任偏师,近交沈周可当半席。自李、范、马、夏及元之黄、王、倪、吴四大家,靡不研解。行笔极秀润缜密,而有韵度。初师周臣而雅俗迥别。虽胸中多数千卷书,实所得者众也。学刘松年、李唐之皴法,亦青出于蓝。至若人物、仕女、楼观、花鸟,无不臻妙。书法入赵孟頫堂庑,惟差薄弱。卒年五十四。有《六如居士全集》。《明史本传、明史艺文志、明画录、无声诗史、丹青志、清河书画舫、尔雅楼书画记、澹圃画品、严氏书画记、艺苑卮言、祝氏集略、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