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03 15:56
琼侨歌谣,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1;项目名称 :琼侨歌谣 ;
项目类别:民间文学;
申报地区或单位:海南省群众艺术馆;编号:Ⅰ-1 。
琼侨歌谣反映了琼籍华侨和侨乡人民的心声,是海南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琼侨歌谣记述了侨乡历史状况,华侨出洋的缘由和遭遇,反映他们在寓居国的情况和艰苦奋斗的历程,被专家誉为我国华侨史、国际交流史的活化石。在文昌、琼海、万宁的一些地方,至今可以听到鲜为人知的琼侨歌谣。
琼侨歌谣是随着琼籍华侨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琼籍华侨的足迹走向世界。
琼侨的历史始于南宋。明《正德琼台志》载,宋乾道八年(1172年)就有占城(今越南中部)人到海南买马劫人。明清时期,海南岛沿海海寇更加猖獗,他们抢劫财物,掳掠人口。清《崖州志》载,嘉庆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贼何乔、林容等复犯崖州……掳掠数十人去。”十七世纪后,西方殖民主义者到海南拐骗农民到美洲、欧洲、东南亚充当苦力,俗称“贩猪仔”。在海口就设有“猪仔栏”,大批破产农民上当受骗,卖身为“猪仔”。
除了掠劫和被骗到国外当苦力外,也有大批居民远走国外谋生。据有关记载,民国成立后,海南出洋人数平均每年一万有余,出洋人数最多的是1939年,达到了5万。抗日战争至解放后,出洋人数逐渐减少。近年来,实行对外开放后,海南与海外华侨进行广泛的联系交往,出国人数又见增多。据2000年人口普查,海南人口786万,华侨就有300多万,分布于5大洲60多个国家。
琼侨产生之日,也是琼侨歌谣诞生之时。琼侨走到哪里,琼侨歌谣也传播到哪里。琼侨歌谣与琼侨的历史一样,一直走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