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8 14:58
花名。也叫丰瑞花。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记》“瑞圣花”原注:“出 青城山 中,榦不条,高者乃寻丈,花率秋开,四出,与桃花类,然数十跗共为一花,繁密若缀,先后相继而开,凡阅月未萎也。蜀人号丰瑞花,故程相国琳为益之年,绘图以闻,更号瑞圣花。”
太平花,九百多年前,四川人称其“丰瑞花”,《广群花谱》称“太平瑞圣花”,清道光皇帝改称太平花,为珍品名卉,它“似桃四出,千百苞骈萃成朵”(《天禄识余》)。 在宋朝以前,“丰瑞花“只生长于四川剑南一地。到了宋朝,“丰瑞花”作为贡品移植中原,并得宋仁宗赵祯赐名“太平瑞圣花”。北京种植的太平花,是金兵攻破汴梁后,从宋朝的御花园中移来的。从金朝到清嘉庆二十三年的八百多年间,只有西郊及清代的畅春园和圆明园中种着太平花,皇宫御花园未曾移植。 嘉庆二十四年(1819),“绛雪轩”前的海棠树枯死。
道光三年(1823),道光帝奉嫡母钮禄氏之命,把畅春园中的太平花移了一部分种到故宫“绛雪轩”前。道光帝还为此发了一道上谕。在此之前,因嘉庆皇帝死后的“庙谥”为“仁宗睿皇帝”,其中睿字与瑞字同音,“瑞圣”二字有影射嘉庆之嫌,因此,道光下令将“太平瑞圣花”中的“瑞圣”二字取消,改称“太平花”,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1860年,英法侵略军火烧三山五园,畅春园、圆明园中的太平花全被焚毁,只长春园中幸存两丛,这两丛幸存的太平花,位于小有天园中法慧寺大佛殿前。慈禧修颐和园时,将这两丛太平花移种到了排云门前,左右各置两丛。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排云门前的太平花又遭浩劫,三丛被毁,仅存一丛。
1903年,慈禧第二次重修颐和园,又下令将故宫“绛雪轩”前的太平花移来一部分,补种到了排云门前。从此以后,由于慈禧、隆裕皇太后等常用太平花作礼品,分别赏赐各王公大臣,加之李连英、小张德等总管太监偷挖私种,不少王公府第,官家私宅都种植了太平花,李连英、小张德的宅院内也不例外。 太平花传到北京后,由于气候条件改变,长年丛种,生长缓慢,枝干细小,所开花瓣多为单片小白花,不如当年“似桃四出”。然而,太平花是一种古花名卉,历史悠久,经历曲折,今日游人品赏,仍觉鲜艳袭人,不减当年。 大觉寺自明代成为皇家寺院,院内共有5丛太平花,虽无文字考证,但推断也该是明清时皇帝的恩宠以至延续至今。 太平花和娑罗树花期约为两周,时下正是含苞绽放之际,它们正以最为饱满繁盛的花朵迎接游人驻足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