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民歌

更新时间:2023-11-07 17:05

瑞金民歌是瑞金传统民歌,融合了瑞金茶文化、灯文化、农耕文化、客家习俗文化等各种文化元素,是赣南东部经社会形态的展现。瑞金民歌保留了许多濒临失传的客家语汇,是研究客家先民民俗风情的活化石。

历史渊源

瑞金民歌,自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瑞金建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瑞金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客家民间文化十分丰富,瑞金的先民们砍樵烧畲唱山歌,种茶、采茶唱茶歌,闲时唱小调,喜庆节日唱灯歌、祝赞歌等形式的民歌数不胜数。“或歌窈窕之章,或得池塘之句,或为幽兰白雪之曲,或咏秋风黄竹之辞,莫不同祖风骚,妙偕言律”。这是对流传近千年的瑞金民歌最经典的概括。

演唱方式

据【瑞金明·嘉靖县志】记载:古时,瑞金城西北隅的铜钵山常有樵夫高唱山歌,故有“铜钵樵歌”之称。瑞金传统民歌,其词曲韵味独特、鲜明,她融合了瑞金茶文化、灯文化、农耕文化、客家习俗文化等各种文化元素,是赣南东部经社会形态的展现。

瑞金民歌的演唱方式:一是野外唱山歌、对茶歌,多为独唱、对唱,边歌边舞。二是用客家方言演唱。三是原声态三嗓唱法:假嗓唱高吭山歌;本嗓唱灯歌、小调;细嗓用于室内独唱。音乐调式,猎及“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但以宫调式和徵调式、羽调式为主。调式交替常见的是商调式和羽调式。词汇表现为单句式、二句式、三句式,而多句式往往都是单乐段加花重复。

瑞金民歌的节拍多是2/4和4/4拍子,3/4拍子有时与2/4拍子交替形成复合拍子,1/4拍子只用于劳动号子。其曲调旋律流畅,发展平稳,跳跃比较少。旋律都在1—8度之间,四度以上大跳比较少,其旋律优美,很有地方风味。歌词出自劳动人民之口,说身边的人,唱身边的事,即兴创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瑞金民歌,有表达炽热爱情的山歌,讴歌劳动场景的茶歌,喜庆欢快的灯歌,委婉动听的小调,歌咏淳朴民风的风俗歌、生活呐喊的号子,生动诙谐的童谣,催人奋进的红色歌谣。

传承发展

中央苏区时期,瑞金民歌得到了空前的传承和发展,革命文艺先驱和当地的民间艺人赋予民歌时代内容,创作演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瑞金民歌保留了许多濒临失传的客家语汇,是研究客家先民民俗风情的活化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