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8 12:56
瑶山苣苔(Oreocharis cotinifolia (W. T. Wang) Mich. Möller & A. Weber)是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的多年生无茎草本。根状茎近圆柱形;叶均基生,宽椭圆形、圆卵形或近圆形,近全缘或有不明显小浅纯齿,两面稍密被白色短柔毛;聚伞花序,花序梗与苞片、花梗和花萼外面均密被短柔毛,苞片对生,线状披针形,花萼钟状,裂片窄三角形或披针状线形,花冠近钟状,淡紫或白色,外面疏被短柔毛,裂片宽卵形或圆卵形,花丝着生花冠筒近基;蒴果线形,被短柔毛;花期9月。
瑶山苣苔(Dayaoshania cotinifolia W.T.Wang)是1983年由王文采命名发表的瑶山苣苔属植物种。根据采集记载,钟济新于1932年在原广西蒙山县古仆村云徙山(现金秀县共和村古仆屯)首次采到瑶山苣苔标本,存放于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采集号为90913);大瑶山综合考察队和覃德海于1981年在金秀老山林场的青年工区和独木桥采到标本(大瑶山综合考察队10930,覃德海64865),并发表新种。
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的多年生无茎草本。根状茎近圆柱形,顶端粗约7毫米。叶9-17枚,均基生;叶片纸质,宽椭圆形、圆卵形或近圆形,长2.5-5.5厘米,宽2.3-4.8厘米,顶端微尖、钝或圆形,基部稍斜,圆形或宽楔形,偶尔浅心形,边缘近全缘或有不明显小浅钝齿,两面稍密被白色短柔毛,侧脉每侧4-7条,下面稍隆起;叶柄长0.8-6厘米,密被贴伏短柔毛。
聚伞花序2-4条,每花序有1-2花;花序梗长5.5-8.5厘米,与苞片、花梗和花萼外面均密被短柔毛;苞片对生,线状披针形,长5.5-9毫米,宽1.2-2.2毫米,密被短柔毛;花梗长4-12毫米。花萼5全裂,钟状,裂片窄三角形或披针状线形,长5-8毫米,宽1.2-2毫米,边缘近全缘或有少数小齿,有3条脉,外面稍密被短柔毛,内面只在上部疏被短柔毛。花冠近钟状,淡紫色或白色,长1.3-1.9厘米,外面疏被短柔毛;筒长7-9毫米,口部直径5-9毫米,内面疏被短柔毛;檐部直径1-2厘米,上唇长7-10毫米,2裂,裂片宽卵形或圆卵形,宽6-10毫米,下唇长7-12毫米,(2-)3裂近中部,裂片三角形,宽2-6毫米,边缘有短柔毛。雄蕊(1-)2;花丝着生于距花冠基部1.8-2毫米处,狭线形,长7.5-14毫米,疏被短柔毛,花药暗紫色,长圆形,长2-3毫米,无毛;退化雄蕊2或不存在,狭线形,长约4毫米,被短柔毛。花盘环状,高约1毫米。雌蕊长1-1.6厘米,子房线形,长4.5-9毫米,密被短柔毛,花柱疏被短柔毛,柱头半圆形或宽卵形,宽约0.6毫米。蒴果线形,长约2.5厘米,被短柔毛。花期9月。
生于海拔860-1200米的山地林中或路边林下。分布区地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带上,加之保护区地形复杂、森林广布,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即冬暖夏凉,阴雨天多,日照少、湿度大。据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多年气象资料,该地区年平均气温1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7℃,最低月1月平均气温13.8℃,年日照数1268.6小时,>10℃的年积温5233.9℃,年无霜期283天,年均降雨量1824毫米,年蒸发量1203毫米,相对湿度83%。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随着海拔的升高,依次出现山地红壤、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漂灰黄壤。
瑶山苣苔为中国广西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的大瑶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4′-110°15′,北纬23°43-24°09′。
瑶山苣苔其植株形态奇特,花型端庄秀丽,花色淡雅具较高观赏价值。
瑶山萱苔的雄蕊着生于花冠近基部处,花药二室平行,不叉开,为苦董苔科较原始的属种,对该科植物的系统演化研究有重要科学价值。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CR)。在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中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2004))定为极危种(Critically Endangered)。列入《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
内部原因:植物种群的规模影响着种群的生活潜力,种群规模小是种群趋向濒危的特征之一。小种群的数量少,其自身的数量变化随机性大,而且易受环境的波动、灾害和遗传漂变等随机因素的影响,所以灭绝率较高。有研究表明,小种群容易产生自交和退化,其遗传漂变几率的增加将导致种群遗传多样性降低,自然选择作用会随着小种群遗传多样性下降而减弱,从而增大了其遗传的不稳定性,使种群逐渐失去适应能力。瑶山苣苔分布区极其狭小,种群分布现状必然引起种群间基因交流少,近交程度大,有效种群范围缩小,加之其主要生长于林下岩石上,当环境条件变化时,导致其生境十分脆弱,种群生长不良,而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甚至灭绝。王印政等研究尖舌苣苔族(Klugieae)物种灭绝速率时发现,进化水平较低即系统发育上比较原始的类群,其居群灭绝速率往往较高,进化水平较高即系统发育比较特化的类群,其居群灭绝速率往往较高,进化水平较高即系统发育比较特化的类群,其居群绝灭速率则低。瑶山苣苔的雄蕊着生于花冠近基部,花药二室平行,不叉开,是苦苣苔科较原始的种,这也可能是瑶山苣苔濒危的原因之一。瑶山苣苔种子每年11月份中旬成熟,种子小,其果实长度不足1毫米,千粒重约为16毫克,大部分苦苣苔科植物种子萌发大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瑶山苣苔种子成熟后,要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季(当地极端最低温可达-4.8℃)才能萌发,严重影响了种子的生活力,从而导致萌发率降低。在野外调查中发现,在瑶山苣苔群落较大的种群附近,很少见到瑶山苣苔的幼苗这就是很好的见证,这可以从野外观察得到证实。
外部原因:外部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导致其濒危的最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大面积的天然林被砍伐,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都使不少稀有物种濒临灭绝。瑶山苣苔也不例外,20世纪30年代瑶山苣苔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共和村古仆屯有分布,但因近年来大面积种植杉木和八角,瑶山苣苔耐以生存的生境遭到破坏,使瑶山苣苔已濒于绝灭。病虫害也是瑶山苣苔濒危的原因之一,瑶山苣苔的虫害相当严重,主要危害部位是花、果实和种子。花期主要危害其花序梗,导致结果率降低。在种子成熟期,其果实虫害率达86.3%,严重影响了瑶山苣苔的结实率。害虫为鳞翅目的蛾类,其幼虫在果期危害种子后并在蒴果上吐丝结茧,将整个果实包裹住,严重影响了种子的传播。灾害性天气也对瑶山苣苔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据调查统计,在2008年1-2月的冻害期间,瑶山苣苔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直接被冻死的达100多株。瑶山苣苔为多年生常绿草本,对生长基质有较严格的专一性,生活在较阴湿的岩石上,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需求都有一定的要求,加之瑶山苣苔生长于林下草本层,植株矮小,在与其它草本竞争中难以取得优势地位,往往导致更新困难,种群数量难以得到有效补充,使种群数量下降。
与其他保护方式相比,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着更多的优越性,如能保护足够大的种群和完整的种群结构,能够提供物种生存和自然进化的场所,并能使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系统得以维持等,就地保护是保存种质资源的最有效的手段。金秀老山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金秀老山国营林场,林场经济困难,没有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和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更没有专门的保护经费对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保护,再加上管理手段和设施落后,保护工作难已开展,为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当前最首要的任务之一。金秀老山林场已申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保护区,增加保护投入,提高管理水平,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扩大保护范围,以保护更多的珍稀濒危植物。当前最有效的办法是在金秀老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独木桥和青年工区建立两个瑶山苣苔保护点,明确重点保护范围,对其及生境进行重点保护。
迁地保护是保护和拯救珍稀濒危物种及其自然居群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可使不同的居群放置到一起保护,降低保护成本,而且还可以创造适宜条件,建立新的人工居群,另外也便于进行系统学、分类学和育种学研究。鉴于瑶山苣苔的濒危现状,有必要对瑶山苣苔进行迁地保护。通过对原生地和引种地瑶山苣苔的生长动态、生境动态和自然更新状况进行定位观察对比研究,并监测其生长发育规律,把经过迁地栽培的人工种群再引种到瑶山苣苔原来适合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或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中,以增加种群数量,增强瑶山苣苔在群落中的群体作用,从而避免其在原生环境中的灭绝,逐步达到瑶山苣苔种群恢复的目的。
针对瑶山苣苔的研究较少,因此应加强对瑶山苣苔生物、生态学特性,特别是其繁殖特性的深入研究,为瑶山苣苔解濒提供技术支持。鉴于瑶山苣苔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加强其药理成份研究,同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展瑶山苣苔的快速繁育,有计划、有步骤的引种栽培,扩大瑶山苣苔的种植面积,以利于瑶山苣苔的资源扩大,这样既可使瑶山苣苔野生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又可以充分发挥其多种经济用途,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使保护和利用紧密结合。